• 2007年第23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综述
    • 人热休克因子1突变体的应用研究进展

      2007, 23(6).

      摘要 (1107) HTML (0) PDF 0.00 Byte (30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热休克因子1是调节应激反应的主要转录因子,它在应激条件下可被活化。通过基因突变得到正显性和负显性热休克因子1,它们不需要外界条件刺激就分别具有启动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或竞争抑制内源热休克因子1活性的能力。目前,已有多个热休克因子1的突变体应用于疾病研究。介绍了热休克因子1的结构和活化途径,以及热休克因子1突变体在肿瘤、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 青蒿倍半萜合酶(环化酶)研究进展

      2007, 23(6).

      摘要 (1565) HTML (0) PDF 0.00 Byte (3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的抗疟有效单体,是含有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属于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中的倍半萜类分支途径,倍半萜合酶是该途径的关键酶之一,目前已从青蒿中克隆了多个倍半萜合酶基因。综述了青蒿中已克隆的几种倍半萜合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 泛肽、核糖体蛋白及泛肽-核糖体蛋白S27a与肿瘤的关系

      2007, 23(6).

      摘要 (2045) HTML (0) PDF 0.00 Byte (36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泛肽-核糖体蛋白S27a(Ubiquitin-ribosomal protein S27a,UBRS27a)是泛肽和核糖体蛋白的融合蛋白,N端为泛肽,C端由含C2-C2型锌指结构域的高度保守核糖体蛋白S27a构成。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时,被酶解成泛肽和核糖体蛋白。该多功能核糖体蛋白在各种活性增殖细胞和瘤组织中高度表达,在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中,该基因的过量表达是一个典型特征。本实验室对该蛋白在家蚕中的作了初步研究,也发现RPS27a在活性增殖细胞中表达量很高。大多数核糖体蛋白的功能还没有完全探明,它们不仅仅在组装成核糖体时起作用,往往还有核糖体外的功能。回顾了最近几年有关该融合蛋白以及与它相关的泛肽途径、核糖体蛋白与肿瘤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有可能预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并为肿瘤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靶点。

    • >基因工程
    • Intein介导的重组昆虫毒素BmK IT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2007, 23(6).

      摘要 (1095) HTML (0) PDF 0.00 Byte (2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获得重组蝎昆虫毒素BmK IT,通过PCR方法在BmK IT基因的3′端融合了编码6个组氨酸残基的核苷酸序列,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TWIN1的内含肽 Ssp DnaB Intein基因下游的多克隆位点(MCS)。将获得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用Ni-NTA亲和层析柱从菌体裂解液中纯化了CBD-Intein-BmK IThis6融合蛋白,并在柱上诱导Intein自剪切,成功去除融合子CBD-Intein。通过Superdex 75凝胶过滤层析获得了纯度达95%以上的BmK IThis6蛋白,该蛋白不仅具有正确的二级结构而且有生物活性。

    • 丙型肝炎病毒功能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2007, 23(6).

      摘要 (1435) HTML (0) PDF 0.00 Byte (25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CV)与宿主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期研究已经证实HCV的感染对宿主多种途径中基因的转录均能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究竟是HCV中的哪些功能基因在与特定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中起主导作用,构建了分别含有HCV Core、E1、E2、p7、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入宿主细胞CHO-K1中,在G418的选择压力下筛选获得稳定表达HCV单个蛋白的细胞系(10株)。PCR和RT-PCR可分别从稳定细胞系中检测到相应的HCV基因的DNA和mRNA,冻存和复苏不会造成HCV基因的丢失。Western-blot检测到稳定细胞系中表达E1,E2和NS5B蛋白,说明HCV基因在CHO-K1中已经形成稳定表达。薄层层析(TLC)结果显示,含有不同HCV基因的稳定传代细胞系中,UDP-葡萄糖神经酰胺葡萄糖基转移酶(UGCG)活性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E2和p7的表达使胞内UGCG的活性提高了约1倍,NS2和NS5A则使UGCG的酶活提高了约0.6倍。该稳定细胞系的建立为研究病毒与宿主因子的相互作用及药物筛选奠定了基础。

    • HCV核心蛋白抑制干扰素α诱导的抗病毒基因表达及其机制研究

      2007, 23(6).

      摘要 (1448) HTML (0) PDF 0.00 Byte (3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HCV核心蛋白对干扰素α诱导的抗病毒分子PKR和2′-5′OAS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HCV核心蛋白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RT-PCR分析PKR和2′-5′OAS的mRNA水平变化,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核心蛋白对ISRE介导的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分析SOCS3、STAT1及STAT1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在干扰素α刺激情况下,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细胞中,PKR和2′-5′OAS的mRNA水平下降,ISRE介导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STAT1磷酸化水平下降。此外,核心蛋白表达的细胞中SOCS3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果表明,HCV核心蛋白可能通过激活SOCS3、抑制STAT1的磷酸化,从而下调干扰素α诱导的PKR和2′-5′OAS表达。

    • 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发育阶段虫体抑制性消减文库的构建

      2007, 23(6).

      摘要 (1100) HTML (0) PDF 0.00 Byte (2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分离鉴定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孢子发育阶段虫体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未孢子化卵囊和孢子化卵囊为驱动组、子孢子为实验组,或未孢子化卵囊为驱动组、孢子化卵囊为实验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2个子孢子cDNA消减文库和1个孢子化卵囊cDNA消减文库。随机从3个cDNA消减文库中分别挑取50个克隆,经PCR鉴定2个子孢子cDNA消减文库的重组率都为96%,孢子化卵囊cDNA消减文库的重组率为98%。从每个文库中随机挑取50个克隆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孢子化卵囊cDNA消减文库中获得了13个单一有效序列,其中8个EST与已知蛋白同源性很高;从2个子孢子cDNA消减文库中共获得了40个单一有效序列,其中9个EST与已知蛋白同源,其余可能为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新基因。这些结果为分离柔嫩艾美耳球虫新功能基因和进一步探索防治球虫病的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 小鼠KCTD10特异性抗体制备及其在小鼠背神经上皮和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

      2007, 23(6).

      摘要 (1115) HTML (0) PDF 0.00 Byte (2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KCTD10蛋白是一个TNF-α诱导表达的蛋白,能与DNA聚合酶δ的小亚基和PCNA相互作用。但其具体功能尚不清楚。为了研究KCTD10的功能,用小鼠KCTD10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兔抗鼠KCTD10多克隆抗体。由于小鼠KCTD10蛋白与小鼠PDIP1蛋白和TNFAIP1蛋白有较高的蛋白序列相似性,KCTD10抗体同PDIP1蛋白、TNFAIP1蛋白有抗体交叉反应。将同源蛋白PDIP1和TNFAIP1的部分降解片段与抗KCTD10血清在4℃下孵育3 h从而消除非特异性抗体,成功地消除了KCTD10多克隆抗体对PDIP1蛋白和TNFAIP1蛋白的交叉反应。用此抗体做小鼠胚胎及胚胎切片的免疫组化,发现KCTD10蛋白在E12.5d的小鼠胚胎背根神经节以及神经管神经上皮中有明显的表达。该结果提示KCTD10可能在小鼠的神经管神经上皮和背根神经节发育中发挥作用。

    • 蜂房哈夫尼菌植酸酶基因appA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2007, 23(6).

      摘要 (1381) HTML (0) PDF 0.00 Byte (30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蜂房哈夫尼菌(Hafnia alvei)中克隆获得一个植酸酶编码基因appA, 该基因全长1335bp,编码444个氨基酸,其中前33个氨基酸为信号肽,成熟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45.2kD。将基因appA 克隆到大肠杆菌E. coli表达载体pET-22b(+),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表达产物具有植酸酶活性。对表达的酶蛋白进行纯化,并初步研究了该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酶的作用最适pH值为4.5;在pH 2.0~10.0范围内, 酶活性保留80%以上;酶的作用最适温度为60℃;酶的比活性为356.7U/mg,酶动力学分析表明其K,/i>m为0.49mmol/L,Vmax为238U/mg;该酶对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有一定的抗性。该研究为哈夫尼菌属来源植酸酶的首次报道。

    • 大豆异黄酮代谢途径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及表达

      2007, 23(6).

      摘要 (1580) HTML (0) PDF 0.00 Byte (30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然界异黄酮合成途径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以微生物为宿主研究异黄酮代谢,则需要将整个相关代谢途径的多酶体系组装到工程菌种,从而进行表达及代谢研究,这就需要用到多基因的转化和共表达技术。综合应用了多基因单载体和多基因多载体方法,将大豆异黄酮代谢途径中的五个关键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对异黄酮代谢途径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和表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获得了含有五个外源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重组菌经IPTG诱导,以L-酪氨酸为底物进行发酵,发酵产物经过HPLC测定,结果表明和空白对照相比有新的代谢产物生成,初步断定为异黄酮类化合物。

    • >细胞工程
    • 龟板脂肪酸调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作用

      2007, 23(6).

      摘要 (1239) HTML (0) PDF 0.00 Byte (23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龟板浸膏中对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增殖起促进作用的化学成分,用石油醚提取促进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龟板有效部位,用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研究了提取物调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采用GC-MS技术研究了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初步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能明显促进干细胞增殖,其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甾醇和甾酮,且十八烷酸、十六烷酸和甾酮能起调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龟板浸膏中,脂肪酸起调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作用,这为龟板浸膏促进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又不引起干细胞过度生长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也为中医药调控干细胞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 Vitex glabrata R.Br.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条件优化及20-羟基蜕皮激素的生产

      2007, 23(6).

      摘要 (1138) HTML (0) PDF 0.00 Byte (29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素以及接种量对Vitex glabrata R.Br.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对20-羟基蜕皮激素形成的作用。当细胞在添加有2.0mg/L BAP (6-苯甲酸嘌呤)和1.0mg/L 2,4-D的Gamborg's B5培养基中培养时细胞生长和20-羟基蜕皮激素的形成达到了最高水平。当接种量为20%PCV(积压细胞体积)时观察到了20-羟基蜕皮激素的最高产量,大约是1.1mg/(L·d)。实验数据也表明当接种量增加到20%PCV时,产量提高了7倍。

    • 转人t-PA指形区缺失基因的山羊体细胞核移植及其继代核移植

      2007, 23(6).

      摘要 (1125) HTML (0) PDF 0.00 Byte (23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索转基因体细胞核经连续核移植后的发育潜力,以转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指形区缺失基因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 MII期的卵母细胞质为核受体,利用胞质内注射法构建原代核移胚胎(G0),并进行了原代核移植胚胎的继代核移植研究。比较原代和继代核移植胚胎在体外发育能力上的差异;在G1 、G2代核移植试验过程中,比较了供体胚胎细胞的发育阶段对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代核移植胚胎的卵裂率(76.45%±1.17%)与继代核移植胚胎的卵裂率(72.18%±1.97%,76.05%±2.38%,75.99%±2.84%)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原代核移植胚胎的桑葚胚率(47.20%±2.93%)、囊胚率(11.00%±1.42%)显著高于G1、G2、G3代核核移植胚胎的桑葚胚率(34.99%±2.66%,28.23%±2.00%,23.34%±1.99%)、囊胚率(3.87%±0.67%,2.08%±1.66%,0);在G1、G2中,当用16-细胞期核移植胚胎作为核供体时的桑葚胚率(29.57%±1.53%, 24.43%±1.87%)、囊胚率(1.96%±1.31%, 2.01%±1.34%)低于用32~64-细胞时期的核移植胚胎的桑葚胚率(34.32%±1.31%, 29.76%±1.66%)、囊胚率(3.86%±1.03%, 3.48%±0.34%),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由此得出结论:转基因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不宜进行多代克隆;胞质内注射法构建核移植胚胎,用32~64-细胞期的胚胎作为核供体构建的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发育率高于用16-细胞期的胚胎作为核供体构建的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发育率。

    • 香蕉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菌污染的控制

      2007, 23(6).

      摘要 (1071) HTML (0) PDF 0.00 Byte (47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体外培养一种孟加拉传统香蕉(Musa spp. Cv. Kanthali)的茎尖组织。茎尖的原始细胞表面经无菌处理(0.1% HgCl2处理12min),接种6~15d后外植体地下茎部分仍有微生物污染(大部分是细菌),杀死了85%的外植体。为确定无污染培养基,将等量外植体分别浸泡在含400mg/L氨苄青霉素和200mg/L庆大霉素(两种光谱抗生素)的培养基中1h。结果表明,经抗生素处理的外植体完全没有污染,但培养3周后不能再生。进行二次继代培养后,其中一部分外植体吸收了培养基并胀大,颜色由苍白转变成浅绿或深绿。三次继代培养后数天,不再观察到外植体的生长,所有经抗生素处理过的外植体都开始死亡。在未经抗生素处理的活外植体中,单个茎发育的最佳培养基是:MS+4.0mg/L BA+0.5mg/L KT+15% CW,平均生长时间为18~21d,但再生率很低,只有30%。茎细胞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4.0mg/L BA+2.0mg/L IAA+15% CW,每个茎平均只萌发3~4个芽。最后,在添加0.5mg/L IBA的一半浓度的MS培养基中,体外培养茎最大生根率达到90%。

    • >组织工程
    • 同时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和氯己定的功能性壳聚糖温敏凝胶的制备

      2007, 23(6).

      摘要 (1277) HTML (0) PDF 0.00 Byte (3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壳聚糖温敏凝胶是一种新型的可注射、在体固化的载体材料,该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呈生理中性的溶液状态,在37℃左右可由溶液转变成水凝胶。该水凝胶对大分子药物具有良好的缓释效能,但对小分子药物缓释效能极差。 为制备同时缓释生长因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ecombined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 2, rhBMP-2)和抗菌药物氯己定的功能性壳聚糖温敏凝胶,将小分子药物氯己定先与β-环糊精制备成包结物,再将rhBMP-2与β-环糊精/氯己定包结物共混于壳聚糖温敏凝胶中,通过HAAKE粘度测量仪,对比加入目标药物前后系统的流变学性质,并且分别通过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测量目标药物的体外释放性质,温敏凝胶系统的流变学性质几乎未受加入药物的影响。而氯己定从凝胶系统中释放的速度大大减慢,药物持续释放可保持1月以上。同时,rhBMP-2也获得较好的缓释效果。 通过先行环糊精包结共混的方法,成功制备同时缓释rhBMP-2和氯己定的功能性温敏凝胶。

    • >酶工程
    • 栓菌漆酶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及重组酶的性质

      2007, 23(6).

      摘要 (1274) HTML (0) PDF 0.00 Byte (3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栓菌420(Trametes sp. 420)漆酶基因lacD以两种方式在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进行异源表达,产生两种重组漆酶:rLacDx(具有天然N-末端)和rLacDe(N-末端带有8个额外的氨基酸残基)。摇瓶发酵18d,rLacDx和rLacDe的产量分别为1.21×105u/L、7.38×104u/L [以2,2′-连氮-3-乙苯-二噻唑-6磺酸(ABTS)为底物]。在高密度发酵条件下,rLacDx的产量增加到2.39×105u/L,同时其生产周期降至7.5 d。两种重组酶对愈创木酚底物的氧化特性相似,且在50℃和pH3~10的范围内均稳定。然而,rLacDx对底物ABTS的比活力(1761u/mg)高于rLacDe (1122u/mg),其表观Km值(427μmol/L)低于rLacDe (604μmol/L)。

    • 固定化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制备染料木素活性苷元的研究

      2007, 23(6).

      摘要 (1262) HTML (0) PDF 0.00 Byte (26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比较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用胶囊法、包埋-交联法、交联-包埋法三种不同方法固定化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的效果,并研究了最佳固定化方法的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酶的部分性质。结果表明,交联-包埋法即β-葡萄糖苷酶与0.20%戊二醛交联后再用2.0%海藻酸钠包埋的固定化方法中酶结合效率和酶活力回收率最高。海藻酸钠浓度和戊二醛浓度对酶结合效率影响较大,戊二醛浓度和包埋颗粒直径大小对酶活力回收率影响显著。与游离酶相比,制备的固定化酶最适温度、最适pH值和Km值分别由50℃、4.5和2.57 μg/mL下降到40℃、4.0和2.02 μg/mL。固定化酶具有更强的耐酸性和稳定性。该固定化酶用于大豆异黄酮活性苷元染料木素的合成,重复使用6次后,固定化酶的活力仍保持84.94%,染料木苷转化率为56.04%。

    • >发酵工程
    • 灵芝胞外多糖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

      2007, 23(6).

      摘要 (1505) HTML (0) PDF 0.00 Byte (3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分批发酵研究了灵芝(Ganoderma lucidum)胞外多糖的合成特性,结果表明Ganoderma lucidum多糖合成和菌体生长呈部分生长关联型。菌体干重、胞外多糖分别达到15.56g·L-1<、3.02g·L-1<,胞外多糖对细胞干重得率系数(Yp/x)为0.19。根据分批发酵试验结果采用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和类似Luedeking-Piret方程,得到了描述灵芝生长、胞外多糖以及葡萄糖底物消耗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同时在初始葡萄糖变化较大范围内,试验数据与模型预测值进行了比较拟合,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表现出很好的适用性。表明该动力学模型对指导灵芝胞外多糖的发酵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 构建高产谷胱甘肽啤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提高啤酒抗老化能力的研究

      2007, 23(6).

      摘要 (1521) HTML (0) PDF 0.00 Byte (27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同源重组的原理,将来源于啤酒酵母工业菌株G03的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基因(GSH1)和筛选标记Kan取代质粒pRJ-5中18S rDNA内部约340bp的DNA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RKG。以pRKG为模版,PCR得到以18S rDNA为整合位点包含GSH1和Kan的基因片段18S rDNA::(Kan-GSH1)。用此片段转化啤酒酵母工业菌株G03,通过G418抗性筛选得到啤酒酵母工程菌。实验室小试表明,工程菌的谷胱甘肽含量比受体菌株提高16.6%,啤酒的抗老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而常规指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连续传代5次后胞内GSH含量基本不变遗传稳定性良好。由于表达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基因来源于受体菌株自身,是通过自克隆技术改造工业啤酒酵母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 海洋链霉菌GB-2发酵产物的抗细菌活性及性质研究

      2007, 23(6).

      摘要 (1460) HTML (0) PDF 0.00 Byte (2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连云港海域潮间带采集的样品中筛选得到一株产高活性抗细菌物质的链霉菌GB-2。该菌的发酵产物对蜡样芽孢杆菌AS1.1846、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及6株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1 株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AS1.487、荧光假单胞菌AS1.1802等4 株革兰氏阴性菌有显著拮抗作用。纸层析对抗细菌物质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B-2所产抗细菌物质是中性的水溶性物质,其产生与海水的存在有显著相关性。发酵液稳定性研究表明,该物质在121℃,pH1 和pH12条件下抑菌活性均不变;紫外线照射也不影响其抑细菌活性。显示菌株GB-2产物在生防、食品及医药方面潜在的应用价值。

    • >生物信息学
    • 核酸、氨基酸分类和蛋白质二级结构关系的分析与分子设计

      2007, 23(6).

      摘要 (1319) HTML (0) PDF 0.00 Byte (27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核酸序列中包含一定的蛋白质结构信息。根据通常情况下遗传密码表中密码子中间位的碱基配对时产生的氢键数目,尝试将20种氨基酸划分为两类,并用自编的计算机软件对蛋白质二级结构数据库中两类氨基酸的类聚现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对氨基酸进行划分后,氨基酸残基具有较大概率与划入同一类的氨基酸残基相邻出现,并且这种聚集体对二级结构具有一定的偏好性。最后按照该方法设计了一段氨基酸序列并给出了预测服务器预测得到的结构。

    • >研究简报
    • 猪口蹄疫病毒受体通用亚基αv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2007, 23(6).

      摘要 (1200) HTML (0) PDF 0.00 Byte (19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病毒受体是病毒宿主范围和组织嗜性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至少有四种整联蛋白αvβ1、αvβ3、αvβ6、αvβ8是口蹄疫病毒(FMDV)的受体,其中αv是4种受体的通用亚基。首次从口蹄疫病毒实验感染猪的肺组织中克隆到了通用亚基αv基因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猪αv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含有3141个核苷酸,编码1046个氨基酸,其N-端30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其后的胞外域、跨膜区、胞浆域分别由955、29、32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域含有1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XT/NXS)、2个Ca2+结合位点(DX[D/N]XDGXXD)、18个半胱氨酸残基。猪αv基因与牛、人、猕猴、家鼠、鸡、犬的αv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3%、91.5%、91.4%、85.6%、73.2%、89.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3%、94.6%、94.1%、90.8%、81.6%、93.8%,猪与牛αv亚基同源性最高,表明受体αv亚基可能与口蹄疫病毒的宿主范围有关。

    • SOCS-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007, 23(6).

      摘要 (1262) HTML (0) PDF 0.00 Byte (2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中国地方猪品种八眉猪(BaMei)肾脏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猪SOCS-2(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2,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基因的cDNA序列,经T/A克隆,插入到pMD19-T载体上,导入大肠杆菌DH-5α,阳性克隆经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人、大鼠和小鼠SOCS-2基因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软件对猪SOCS-2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结构预测。结果表明:首次成功克隆了猪SOCS-2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F121242),其长度为822 bp,该基因ORF区核苷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相比同源性达到93%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则达到89%以上,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分子量为22.25kD,等电点pI=8.30,包含199个氨基酸残基。该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SOCS-2调节机体发育的分子机理。

    • 谭清苏铁性别连锁的RAPD和SCAR分子标记

      2007, 23(6).

      摘要 (939) HTML (0) PDF 0.00 Byte (30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分子标记技术,寻找谭清苏铁(Cycas tanqingii)中与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筛选了160个10bp的随机引物,产生了2500多个RAPD条带。只有引物S0465 (CCCCGGTAAC)产生了一条大约500bp的雌性特异RAPD标记,该分子标记出现在所有的供试雌性植株中,而所有的供试雄性植株都不具有该标记。对该特异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并根据序列分析结果将RAPD标记转化为重复性和特异性更好的特异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CAR)分子标记,并命名为STQC-S465-483。分子标记的建立可用于谭清苏铁幼苗性别的早期鉴定,为谭清苏铁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 西瓜花叶病毒HC-Pro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与功能研究

      2007, 23(6).

      摘要 (850) HTML (0) PDF 0.00 Byte (2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西瓜花叶病毒HC-Pro的基因,长度为1371bp,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PIC9K-WHC。将重组质粒经SalⅠ单酶切后电转化Pichia pastoris GS115菌株,经PCR鉴定与G418、MD和MM培养基筛选,获得Mut+/His+表型高拷贝转化子。经1%甲醇诱导5d后,SDS-PAGE检测发酵液上清,在66kD处有一特异蛋白条带表达。Western blot 鉴定表明,表达蛋白可以和HC-Pro蛋白抗血清发生结合反应。Far-Western blot 证明该蛋白能与西瓜花叶病毒CP蛋白结合,支持了HC-Pro蛋白协助传毒的“桥梁”学说。

    • 大麦黄矮病毒GAV株系ORF4基因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2007, 23(6).

      摘要 (1267) HTML (0) PDF 0.00 Byte (24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已报道的大麦黄矮病毒GAV株系(BYDV-GAV)相关基因序列,利用RT-PCR方法获得ORF4基因。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成功表达了ORF4和GFP(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GFP: ORF4),Western blot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在细胞中的积累和亚细胞分布,发现ORF4基因编码的17 kD蛋白(P4)能进入细胞核,并在细胞核膜上聚集。通过对ORF4基因编码的P4蛋白的N端和C端缺失突变结合蛋白质的结构预测分析,鉴定出N端α螺旋结构对于P4蛋白的核膜定位是必需的。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ORF4基因在黄矮病毒GAV系统侵染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微生物来源的HLE抑制剂N01WA-735E的研究

      2007, 23(6).

      摘要 (1119) HTML (0) PDF 0.00 Byte (29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为筛选炎症和癌症的重要靶点。应用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的筛选模型对数千株放线菌进行筛选,发现了阳性菌株N01WA-735。首先通过形态学和化学分类学鉴定其为链霉菌属。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结晶等方法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单体化合物N01WA-735E,通过对N01WA-735E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其结构与文献报道的化合物BE-52440A相同。该化合物对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为3.02μmol/L。该化合物对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国内外未见报道。

    • >技术与方法
    • 蛋白质芯片技术应用于高通量单克隆抗体制备研究

      2007, 23(6).

      摘要 (1518) HTML (0) PDF 0.00 Byte (3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在传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进行特异性筛选时大量的人力消耗,建立了一种联合应用蛋白质芯片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方法。用8种重组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在传统的细胞融合的基础上,将8种抗原免疫的杂交瘤阳性细胞混合后进行克隆化、蛋白质芯片筛选,阳性细胞有限稀释克隆化制备相关抗体。实验结果:混合克隆化共得到单克隆细胞175孔,经蛋白质芯片筛选出阳性孔119孔,选择针对单一抗原阳性的细胞连续2轮克隆化,8种重组蛋白各获得单克隆抗体细胞株1株。与经典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相比,蛋白质芯片筛选与混合克隆化技术联合应用于单克隆抗体制备,1个筛选周期获得了8种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提高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效率,节省了在筛选中的抗原用量,提供了一种经济、快速、简便的方法。

    • 超声波辅助下脂肪酶催化高酸值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

      2007, 23(6).

      摘要 (1327) HTML (0) PDF 0.00 Byte (3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条件下脂肪酶催化高酸值废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的反应。来源于Aspergillus oryzae和Candida antarctica的固定化脂肪酶,在超声波辅助下,对高酸值废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以来自于C. antarctica的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以酸价为157mg KOH/g的高酸值废油脂为原料在超声波辅助下与丙醇反应,在脂肪酶用量为油质量的8%、初始醇油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控制在40~45℃、超声波频率和功率分别采用28kHz和100W的条件下,反应50min转化率达到94.86%。在此条件下,不同碳原子数(C1~C5)的直链和支链醇均有较高的转化率,在短链醇的选择上具有宽广的适应性。超声波还减少了反应产物和反应体系中其他黏性杂质在固定化脂肪酶表面的吸附,回收的Novozym435相较单纯机械搅拌条件下回收的外观干净、分散良好无结块现象、易于洗涤和再次利用,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 结合光谱法在DMIs类杀真菌剂筛选中的应用

      2007, 23(6).

      摘要 (1037) HTML (0) PDF 0.00 Byte (22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捷和准确的方法用于新型杀真菌剂的筛选,以外源表达的稻瘟菌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为靶酶,以市售烯唑醇、戊唑醇、三唑醇、三唑酮为DMIs类杀真菌剂代表,分析了靶酶活性、靶酶纯度和靶酶浓度对二者结合光谱的影响,并与生物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其可靠性。结果表明靶酶的高活性、无其他P450干扰和合适的靶酶浓度是获得准确结合光谱的必要条件。烯唑醇、戊唑醇、三唑醇、三唑酮与靶酶结合常数(K,/i>d)分别为0.143μmol/L、0.24μmol/L、0.257μmol/L、0.307μmol/L,该结果与其对稻瘟菌生长抑制能力(120h-EC50)显著相关,证明结合光谱法可作为一种简便可靠的DMIs类杀真菌剂筛选方法。

    • 质粒纳米乳剂的制备与阴离子交换色谱测定方法

      2007, 23(6).

      摘要 (991) HTML (0) PDF 0.00 Byte (29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纳米乳剂为载体包裹草原兔尾鼠卵透明带3 DNA疫苗,制备获得了纳米乳剂DNA疫苗,并对其进行了质量评价。采用界面乳化法制备质粒纳米乳剂,用电子显微镜测定了其粒径及其分布,根据质粒的带电特性,利用强阴离子Q SepharoseTM XL色谱柱分离纳米乳剂和游离质粒,建立了强阴离子交换柱质粒纳米乳剂包封率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乳剂DNA疫苗的平均粒径为(23±10)nm,包封率为80.5%。选择0.05 mol/L的 Tris-HCl 为平衡液, 流速为0.7mL/min, 紫外检测波长260nm, 柱温30℃, 进样量为2mL的实验条件,质粒的含量和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3),加样回收率在95%以上,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可用于纳米乳剂DNA疫苗包封率的快速测定。

    • Spindle-view系统在猪卵母细胞去核中的应用

      2007, 23(6).

      摘要 (1185) HTML (0) PDF 0.00 Byte (26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Spindle-view对体外成熟培养36、42、44和48h的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纺锤体进行去核操作,并与传统去核方法(McGrath-Solter去核法,挤压去核法)相比较,结果表明:①在42~48h之间利用Spindle-view得到的猪卵纺锤体影像与极体的相对位置没有明显的变化;②Spindle-view适合用于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纺锤体的观察及去核;去核效率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极显著(95.5%,42.1%,74.2%,P<0.01);③纺锤体成像是否清晰可用于猪卵母细胞的质量监控。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