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9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湘江河岸土壤中高产甲壳素脱乙酰酶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2016, 43(5):1019-1026.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802CSTR: 32113.14.j.MC.150802

      关键词:菌株筛选|甲壳素脱乙酰酶|变色圈法|层生镰刀菌
      摘要 (1405)HTML (1035)PDF 6.12 M (2116)收藏

      摘要:【目的】甲壳素脱乙酰酶(CDA)是将天然甲壳素生物转化为可商品化利用的壳聚糖的关键酶。本文旨在从湘江河岸的土壤中筛选可高产CDA 的新菌株。【方法】以甲壳素为唯一碳源,利用4-硝基乙酰苯胺为显色剂,通过变色圈法进行产CDA 菌株初筛,产酶活性分析复筛;通过形态学和ITS 区序列特征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湘江(长沙段)河岸边的土壤中分离出的117 株菌株中筛选到可产CDA 的菌株30 株,其中4 株具有较强产CDA 的能力。进一步经发酵产酶分析验证,菌株A1 具有较强的产CDA 能力,其胞外CDA 酶活高达13.21 U/mL。结合形态学和ITS 区序列特征,菌株A1 初步鉴定为层生镰孢菌。【结论】从湘江河岸边的土壤中筛选到可高产CDA 的菌株A1,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褐藻表面可培养褐藻酸降解菌的原位筛选

      2018, 45(9):1853-1860.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80152CSTR: 32113.14.j.MC.180152

      关键词:褐藻酸降解,菌种筛选,铜藻,革兰氏碘液
      摘要 (1543)HTML (1215)PDF 2.08 M (2207)收藏

      摘要:【背景】褐藻酸经酶解后生成的褐藻寡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诱导免疫调节、调节植物生长等多元化的生物学功能,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大量筛选褐藻酸降解菌有利于获得新结构、新功能的褐藻寡糖,有利于积极推动寡糖产业进程。【目的】高效筛选褐藻酸降解菌株,发掘具有开发前景的海藻原位微生物资源。【方法】利用褐藻酸唯一碳源培养基对天然铜藻表面微生物进行筛选;革兰氏碘液显色反应指示微生物降解褐藻酸的特性;牛津杯法初步测定产褐藻酸裂解酶菌株的酶活大小。【结果】从铜藻表面共获得81个菌落,经透明圈显色筛选出28株菌,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得到7株褐藻酸降解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节杆菌属、德库菌属、短杆菌属和链孢子囊菌属。除芽孢杆菌属外,其余菌属的菌种此前均未被报道过有产褐藻酸裂解酶的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T-1菌株的产酶能力最强、酶活力最高。【结论】利用革兰氏碘液显色结合牛津杯法筛选到7株产酶菌株,并比较了各菌株的酶活大小,表明该筛选方法简便高效,适合大规模筛选褐藻酸降解菌株。

    • 泡菜水中产生物表面活性剂酵母菌株的筛选

      2022, 49(1):153-162.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10323CSTR: 32113.14.j.MC.210323

      关键词:曼式毕赤酵母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筛选乳化性
      摘要 (438)HTML (1414)PDF 3.78 M (1122)收藏

      摘要:[背景] 由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BS)具有低毒性、高效性、生物可降解性等多种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学表面活性剂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因此筛选高产、安全的BS生产菌株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目的] 从泡菜水中筛选能代谢合成药食两用型BS的微生物菌株。[方法] 运用滴崩法和排油圈法从传统发酵食品泡菜水中筛选出产BS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rDNA ITS序列分析等方法确定菌株的种类,并采用液滴塌陷直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鉴定BS的功能特性。[结果] 从重庆市垫江区家用泡菜水中筛选到一株可产BS的曼式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 YM-7,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使液滴直径提高27.5%,使磷酸盐缓冲液界面张力下降49.21% (71.87 mN/m降至36.50 mN/m),提取液与植物油等比例混合放置8 d后乳化指数可达63.0% (空白对照放置6 d后降为0)。[结论] 从泡菜水中成功筛选出产表面活性剂的曼式毕赤酵母YM-7,其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能。

    • 一株高效甘蔗内生固氮菌NN08200的鉴定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

      2019, 46(6):1336-1345.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80523CSTR: 32113.14.j.MC.180523

      关键词:甘蔗,内生固氮菌,促生长作用,菌种筛选
      摘要 (2048)HTML (1590)PDF 1.02 M (2184)收藏

      摘要:【背景】生产上过高的氮肥投入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利用生物固氮是减少氮肥施用量最为有效的途径,植物内生固氮菌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目的】筛选高效甘蔗内生固氮菌,并对其联合固氮效率及促生长功能进行评价。【方法】从广西甘蔗茎基部组织分离筛选到一株内生固氮菌株NN08200,利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通过菌落PCR扩增nifH基因确定菌株为固氮菌;通过菌株培养性状和菌体形态观察、Biolog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的分类;采用盆栽接种测定菌株对甘蔗的实际促生长作用,并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其相对固氮效率。【结果】菌株NN08200的固氮酶活性达到2 445 nmol C2H4/(h·mL),菌株的nifH基因长度为339 bp,与甘蔗内生固氮醋酸杆菌Gluconacetobacter diazotrophicus PAL5菌株的nifH相似性达99%;根据菌株培养性状和菌体形态观察、Biolog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菌株NN08200属于泛菌属(Pantoea sp.)细菌;盆栽接种菌株NN08200能显著提高甘蔗幼苗的株高和干重,15N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该菌株甘蔗植株的根、茎和叶从空气中获得氮素的百分率分别为7.49%、15.02%和10.79%,其联合固氮效率显著优于甘蔗内生固氮模式菌株G. diazotrophicus PAL5,利用后者接种的甘蔗根、茎和叶从空气中获得氮的百分率分别为3.53%、9.44%和4.87%。【结论】菌株Pantoea sp. NN08200是高效甘蔗内生固氮菌,其固氮促生长效果明显高于G. diazotrophicus PAL5菌株,可望研发成为优良固氮微生物肥料生产菌种,并可进一步用于甘蔗联合固氮菌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

    • 一株耐盐甲基杆菌Methylobacterium sp.W-1的分离及促生潜能研究

      2021, 48(11):4134-4144.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10172CSTR: 32113.14.j.MC.210172

      关键词:菌株筛选耐盐促生培养基优化拟南芥
      摘要 (611)HTML (1002)PDF 2.42 M (1281)收藏

      摘要:[背景] 多种甲基杆菌属细菌对寄主植物有促生作用,其分布区域较广。筛选具有耐盐与促生特性的甲基杆菌属菌株可为微生物菌肥的开发提供依据。[目的] 从新疆乌尔禾地区盐渍土壤中筛选耐盐促生菌,对其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及促生能力进行研究,为微生物菌肥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筛选耐盐菌株,对菌株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测定,采用平板试验法初步研究该菌对拟南芥的生长影响。[结果] 筛选出中度耐盐菌株W-1,经鉴定为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sp.)。菌株生长最佳无机盐为NaCl,最适浓度为1%–3%,最高耐受浓度达7%。最佳氮源为酸水解酪蛋白,产生长素最高达33.53 mg/L。溶磷能力达28.71 mg/L。菌株W-1接种拟南芥幼苗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对其根系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 菌株W-1促生性能显著,可为生物肥料制备提供菌种资源。

    • 从实际应用特点出发筛选益生乳杆菌菌株

      2016, 43(6):1395-1395.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68006CSTR: 32113.14.j.MC.168006

      关键词:益生菌,乳杆菌,人工胃肠液,菌株筛选
      摘要 (1321)HTML (674)PDF 220.10 K (2013)收藏

      摘要:

    • 大曲来源淀粉利用型乳酸菌的筛选及其淀粉利用特性

      2022, 49(10):4194-4208.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20178CSTR: 32113.14.j.MC.220178

      关键词:菌株筛选类食品乳杆菌淀粉水解
      摘要 (489)HTML (916)PDF 1.25 M (946)收藏

      摘要:【背景】乳酸菌是面包、馒头等发酵食品中的重要功能微生物,对改善质地和风味均具有重要作用。淀粉利用能力高的乳酸菌,因其能够在生面粉中更好地定殖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的】筛选获得淀粉水解型乳酸菌并研究其淀粉利用特性。【方法】以浓香型白酒大曲为筛选源,采用淀粉基质碳源对大曲中乳酸菌进行定向富集,结合淀粉发酵能力筛选高淀粉利用能力菌株,并对筛选得到的优良菌株展开淀粉酶表达及其酶活力研究。【结果】以贮存3-6个月的大曲为优秀筛选源,以生面糊传代富集方法可较快筛选出具有良好淀粉利用能力的乳杆菌,主要物种为植物乳杆菌和类食品乳杆菌。对其中一株具有淀粉利用能力的类食品乳杆菌LBM12001的淀粉水解特征和淀粉酶活力展开研究,该菌株淀粉水解能力达10 g/L,并且其在面糊中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酶活力测定表明,其α-淀粉酶和麦芽糖淀粉酶为胞外酶;麦芽糖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最适pH值为3.5,比酶活为1 240 U/mg。【结论】建立起从我国传统白酒发酵大曲中高效筛选淀粉水解型乳酸菌的富集筛选方法,以及菌株的水解能力评价方法,获得的胞外麦芽糖淀粉酶分泌型乳杆菌在酸面团、馒头等需进行生面粉发酵食品的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 磷酸三(1-氯-2-丙基)酯降解菌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2023, 50(4):1481-1490.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21255CSTR: 32113.14.j.MC.221255

      关键词:磷酸三(1-氯-2-丙基)酯微生物降解菌株筛选降解特性
      摘要 (349)HTML (961)PDF 728.19 K (812)收藏

      摘要:【背景】磷酸三(1-氯-2-丙基)酯[tris-(1-chloro-2-propyl) phosphate, TCIPP]作为全球广泛关注的新兴有机污染物,具有环境赋存含量高、不易生物降解等特点,亟须开发TCIPP的高效去除技术。【目的】获得具有较高TCIPP降解效率并可用于TCIPP污染修复的新菌株。【方法】利用梯度提高无机盐培养基中TCIPP浓度的方法,从TCIPP污染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液体中高浓度TCIPP (100 mg/L)的菌株,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首次对其降解液体中TCIPP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所筛选的TCIPP降解菌株DT-6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它能够利用TCIPP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当TCIPP初始浓度为50 mg/L、培养时间为7 d时DT-6的生物量最大,对TCIPP的降解率也达到最高,为34.6%;蔗糖的加入能够显著促进DT-6的生长,但却抑制了其对TCIPP的降解。【结论】本研究报道了一株TCIPP高效降解菌Ochrobactrum sp. DT-6,能够为环境中TCIPP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 抗氧化菌株的筛选及其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4, 51(7):2690-2701.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30842CSTR: 32113.14.j.MC.230842

      关键词:菌株筛选木糖葡糖球菌抗氧化
      摘要 (208)HTML (392)PDF 855.85 K (590)收藏

      摘要:【背景】机体的氧化损伤会引发多种疾病和机体衰老,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改善宿主的代谢水平,提高宿主的抗氧化能力,为抗氧化产品开发提供新方向。【目的】筛选具有良好抗氧化效果的菌株,为抗氧化药物以及保健品的开发和研究提供菌种材料。【方法】将从江西省宜春市温汤长寿村地区的健康人群粪便中筛选出的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鉴定,挑取其中6株益生菌,通过测定其培养液上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酶活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选取一株抗氧化能力最佳的菌株进行后续细胞实验。建立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使用CCK-8法评估其培养液上清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效果,通过试剂盒测定培养液上清对细胞中SOD酶活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验证其培养液上清的抗氧化效果。【结果】筛选出的6株益生菌培养液上清中,菌株H0661表现出最佳的抗氧化能力,其培养液上清中GSH-Px酶活为586.11 U/mL (P<0.01),SOD酶活为1 278.00 U/mL (P<0.01),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达到40.5%。结合16S rRNA基因鉴定结果,将其命名为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 TG022。木糖葡萄球菌TG022培养液上清浓度为15%时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效果最佳(P<0.01)。此外,木糖葡萄球菌TG022培养液上清能有效保护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SOD活性(P<0.01)。经木糖葡萄球菌TG022培养液上清处理后可以有效提高HepG2细胞的抗氧化活性(P<0.05)。【结论】本研究筛选出一株木糖葡萄球菌TG022,其培养液上清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为研发抗氧化药物和保健品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菌株材料。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9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