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41(2):417-427.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巴尔通体脂肪酸成分的主要因素,建立适合巴尔通体脂肪酸成分分析的标准化方法,探讨脂肪酸图谱应用于巴尔通体分类鉴定的可能性。【方法】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巴尔通体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的变化;应用已构建的标准化方法获取10株巴尔通体标准菌株和9株来自不同地区的汉赛巴尔通体猫分离株脂肪酸图谱;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培养基、温度和传代次数主要影响巴尔通体脂肪酸的微量成分;10株巴尔通体标准菌株的成分相似,但也存在构成和含量上的差异;在所测巴尔通体中,检出可分辨脂肪酸成分有20种,共有成分为7种,其中C18:1ω7c、C18:0和C16:0累积含量达80%以上;猫分离株被准确鉴定为汉赛巴尔通体。【结论】巴尔通体脂肪酸成分受培养基、温度等培养条件影响,在脂肪酸提取方法标化后,可用于汉赛巴尔通体种水平分类鉴定。
2012, 39(11):1695-1702.
摘要:【目的】应用一种昆虫细胞培养基作为基础成分培养巴尔通体(Bartonella species), 建立一种操作方便、高效稳定的巴尔通体液体培养方法。【方法】昆虫细胞培养基中添加10%胎牛血清, 以此为基础培养液分别添加蔗糖和谷氨酰胺, 比较这两种成分对汉赛巴尔通体(B. henselae)和五日热巴尔通体(B. quintana)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其他10种巴尔通体在简化后的培养液中的生长特性。【结果】添加蔗糖和谷氨酰胺不会明显促进巴尔通体的生长, 10种巴尔通体在简化后的培养液中均生长良好。不同种巴尔通体生长曲线不同, 汉赛巴尔通体和五日热巴尔通体的世代时间分别为5.2 h和4.3 h, 生长速度快于固体培养。【结论】以昆虫细胞培养基作为基础成分的培养液适于巴尔通体液体培养, 特别是对一些更难培养的巴尔通体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