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45(3):471-47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87003 CSTR: 32113.14.j.MC.187003
摘要: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也对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各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代表的开放式教育理念目前已在高校中获得普遍的认可和实施。《微生物学通报》以“第十六届全国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大会报告为主要稿源组织出版的这期“高等院校教学主题刊”很好地反映了在开放式教育潮流下我国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态势。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微生物学教师间的教改经验交流和合作,促进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018, 45(3):473-47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727 CSTR: 32113.14.j.MC.170727
摘要:本文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2015–2017年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作业设计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实践。该项目主要由塔式题目设计、二元评价体系、档案纪录及评价反馈机制3个部分组成。其中每章作业题按“3道基础题+2道发散题+1道固定题+1份知识拓展”的塔式设计,作业的批改与评价同时采用两套体系,一套为ABCD体系,以对错标准评分,强调知识掌握与运用。一套为M (Model)体系,以独立思考精神和科研思维能力为评定标准,树立典范,鼓励思考和创新。批改后的作业及时发回学生本人,作业上有整体的和每一题的二元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每一个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信息反馈包括作业整体概况通报、作业逐题点评和模范作业推荐。特别是通过表扬并上传模范作业的扫描件来鼓励和肯定优秀的学生答案,激励每一位学生进步。总之,三年来这些改革措施能让教师清楚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与掌握的情况,有助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团队协作交流,便于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2018, 45(3):480-48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80018 CSTR: 32113.14.j.MC.180018
摘要:概念图已成为各种教育背景下的学习工具,通过概念图可以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和对知识的理解。本文初步探讨了概念图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有效应用。
2018, 45(3):487-49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909 CSTR: 32113.14.j.MC.170909
摘要:PAD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课堂即对分课堂,是一种突破传统课堂、但又区别于翻转课堂和研讨式教学的新模式,已被列入上海市教委新进教师培训内容和教育部网培中心“卓越教学法”系列,正在被广大教师采用。笔者2015年首次将对分课堂引入高等生物学教学,迄今已分别在专业必修课“微生物学”和通识选修课“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中全程实践,共4个学期。本文分析了关于PAD教学模式的106份有效问卷,给读者呈示出该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希望为同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种思路,推荐一种新模式。
2018, 45(3):495-49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936 CSTR: 32113.14.j.MC.170936
摘要: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主要关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和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认知能力,目前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评价方式。本文介绍食用菌栽培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方法,包括确定表现性评价的具体目标、评价的任务和设计、表现性评价量表等。研究表明,表现性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018, 45(3):500-50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875 CSTR: 32113.14.j.MC.170875
摘要:“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开展对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理解微生物学知识原理至关重要。因此,不断探索和改进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减少学生的错误实验操作、提高实验课堂教学效率是任课教师的基本任务。反例微视频教学法是将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反例教学法和当下流行的微课程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阐述了该教学法的原理、基本操作流程、课堂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该教学法的实施能较好地提高实验课堂效率,大幅减少学生错误实验操作的次数,值得在本科生物类实验课堂中进行推广。
2018, 45(3):504-50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868 CSTR: 32113.14.j.MC.170868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主要实验材料是病原微生物,因此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本课程区别于其它实验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条件限制,我校以前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只能安排在不具备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的普通实验室中进行,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使一部分内容不能正常进行,使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为解决这一矛盾,本研究通过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师资队伍的培训、实验室硬件条件升级改造以及对课程内容涉及的菌(毒)种及其配套软件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具有北京大学医学特色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体系,保证了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规条例的落实及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2018, 45(3):509-51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577 CSTR: 32113.14.j.MC.170577
摘要:克隆策略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制品开发必不可少的工具,生物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足够的应用经验。由于实践机会少,大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很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克隆技术,我们在基因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基本理论+论文案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克隆策略的教学。通过创设问题任务、拓展知识点,完成克隆策略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基因克隆的流程和可用方法;通过教师引导的自学、讨论、自教完成应用论文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基于克隆策略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方法选择的技能。教学实践证明,基本理论与论文案例嵌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弥补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使学生的实验设计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逻辑思维的严谨性、缜密性得以培养。
2018, 45(3):516-51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908 CSTR: 32113.14.j.MC.170908
摘要: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重要的基础学科,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对培养生命科学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措施。微生物学案例教学中案例来源可以多样化,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案例类型和教学目的,微生物学案例教学可以分为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种教学组织形式。案例教学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开放与互动,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8, 45(3):520-52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452 CSTR: 32113.14.j.MC.170452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学科交叉与相互渗透日益明显的时代。从多学科角度出发,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研究和回答生命科学问题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分枝杆菌分泌系统为例,探讨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将微生物遗传、微生物生理和感染免疫进行整合教学的思路和框架,及其在本科教学中的优势。
2018, 45(3):527-53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565 CSTR: 32113.14.j.MC.170565
摘要: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是全国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基础的、系统的、前沿的微生物学知识和理论。随着高通量测序、质谱、芯片等高通量技术的快速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快速进入了以海量多元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免疫组学、代谢组学等)数据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而这势必会对微生物学教材已有的内容产生冲击和补充。本文对如何在组学大数据背景下对国内经典的微生物学教材进行改革,将目前最具突破性的组学成果整合到已有的教材框架中或革新现有教材框架进行了初步探讨。
2018, 45(3):534-54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911 CSTR: 32113.14.j.MC.170911
摘要:微生物学数字课程是以微生物学知识内容构建、借助高等教育出版社云课程平台传播的课程。作者编著的《微生物学数字课程》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学数字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应用。该课程结构设计包括章节名称、作业、基本问题、小组专题讨论、课程论文、自由讨论区;资源设计包括教学录像、电子资源(教学课件、动画等)、网上自测;交互设计包括讨论、留言、疑难解答等;构建出课前教师在平台发布课程资源和学习任务—学生登录平台观看资源—课中教师进行疑难问题解答及知识总结—学生进行问题讨论、课题成果汇报—课后学生提交作业及网上自测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微生物数字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素养及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2018, 45(3):546-55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790 CSTR: 32113.14.j.MC.170790
摘要:网络教学平台资源丰富,功能强大,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高校教学。探索将网络教学平台引入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结果表明,“高级微生物学”网络教学平台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了师生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8, 45(3):551-55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887 CSTR: 32113.14.j.MC.170887
摘要:“互联网+”教学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一种新型教学体系。为探索智能手机在“食品微生物学”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本文在分析智能手机在教学中应用潜力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习惯,开展了智能手机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和服务实现了移动学习,有利于信息及时传递,方便解惑释疑,加强了师生互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有助于获得全面及时的教学反馈和评价。智能手机可以成为提高教师“教”与学生“学”效果的一把利器。
2018, 45(3):557-56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834 CSTR: 32113.14.j.MC.170834
摘要: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此前我们以QQ群为平台对“免疫学”教学进行翻转课堂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受QQ平台技术的限制,难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与考核。因此,在原有基础上,以“玩课网”为平台,设计了以学生完成课前自学任务获得积分作为翻转课堂的课前教学评价。实践证明不仅促进了学生高质量完成课前自学任务,也使任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前自主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卢曙光 , 胡晓梅 , 谭银玲 , 李明 , 胡福泉 , 饶贤才
2018, 45(3):564-56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517 CSTR: 32113.14.j.MC.170517
摘要:针对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教育的需求,结合“医学分子微生物学”优质课程建设,阐述在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材及网络资源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效果,为同类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2018, 45(3):569-57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957 CSTR: 32113.14.j.MC.170957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属于基础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课程过渡的桥梁课程。医学微生物学中关于细菌学的部分是整个微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等。传统的授课模式是在系统讲解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补充细菌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及操作方法,不过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暴露出了一些弊端。我们根据医学微生物学知识内容的特点,结合其中细菌学研究的历史和规律,系统讨论了如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 45(3):577-58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987 CSTR: 32113.14.j.MC.170987
摘要:工业微生物育种学是酿酒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为更好地体现课程专业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教学内容上采用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与生活、生产、科研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精讲要点教学、完善考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8, 45(3):581-58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888 CSTR: 32113.14.j.MC.170888
摘要: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硕士研究生学生知识背景不同的问题,以在学科交叉背景下建立完备的微生物生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为目的,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总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前提并结合原有课程和学生学情基础上对微生物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适合的微生物生理学课程体系,解决微生物生理学基本知识与实际应用割裂等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知识,以期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018, 45(3):589-597.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870 CSTR: 32113.14.j.MC.170870
摘要:跨学科综合课程改革、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为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行业发展需要的有竞争力的人才,以跨学科协同教学与维基(WIKI)网站系统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新模式探索。通过对2014学年对照组和2015学年实验组学生教学效果SPSS统计分析发现,2015学年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2014年学生平均成绩,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82.8%的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对个人专业能力提升有作用。实践证明,该教学新模式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拓展专业知识延伸、提升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信息分析素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可实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能力素质双优的专业人才,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新模式。
宋存江 , 王淑芳 , 李国强 , 马挺 , 潘皎 , 杨超 , 魏东盛 , 程志晖 , 蔡峻 , 邓飞
2018, 45(3):598-60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774 CSTR: 32113.14.j.MC.170774
摘要: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连续数年位列高考“红牌警告”专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同时获得生物科学与技术的最新研究信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微生物类课程教学?这是每一位专业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本文结合南开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建设,结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谈谈我们对于微生物类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2018, 45(3):603-60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905 CSTR: 32113.14.j.MC.170905
摘要:“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在“兽医微生物学”的教学中进行了改革探究。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考核制度入手,由教师授课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融入到各个知识点,同时实行知识和能力的全过程综合考核制度,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改变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学习态度。实践结果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梅运军 , 黄岚 , 胡纯 , 胡文云 , 张顺喜 , 刘骏
2018, 45(3):609-61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683 CSTR: 32113.14.j.MC.170683
摘要: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对学生的知识架构以及应用技能的培养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为了实现该课程定位目标,达到课程的学习预期,我们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引入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实施逆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原则,即根据课程定位制定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预期学习产出,在预期学习产出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过程,如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增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与其他课程的协调性,在教学实施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促成预期学习产出,构建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尽管将OBE理念引入到教学实施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该体系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018, 45(3):616-62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1033 CSTR: 32113.14.j.MC.171033
摘要:通过对30多年来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微生物学教学改革论文的分析,针对论文作者们普遍关心的教学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我们的观点,与微生物学教学工作者进行交流。
2018, 45(3):622-62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761 CSTR: 32113.14.j.MC.17076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对象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会产生新的学科与专业,对新型专业的微生物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对于培养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十分重要。为适应我校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我们对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3个方面进行调整。化学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独立开课5年来基本达到我校教学目标与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本文介绍我校化学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改革内容与方向,供同行指正。
2018, 45(3):626-62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591 CSTR: 32113.14.j.MC.170591
摘要:本科阶段的微生物学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相关问题,具备理性思考和辨析能力。本文以我校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教案设计、教学案例筛选和教学方法整合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不同教学策略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理性辨析能力。
2018, 45(3):630-63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708 CSTR: 32113.14.j.MC.170708
摘要:本文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在“微生物生态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双语教学和前沿英文文献开卷阅读测试的实践案例。连续三年的教改实践有效帮助本科生克服了英文文献阅读的恐惧心理,提高了本科生阅读专业前沿文献的理解能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思维能力有明显提高。
何进 , 唐清 , 陈雯莉 , 王莉 , 端木德强 , 金安江
2018, 45(3):635-64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904 CSTR: 32113.14.j.MC.170904
摘要: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需要不断革新,以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华中农业大学在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课堂上通过推崇学科名人,弘扬科学精神;关注社会焦点,激发学习兴趣;引入学科前沿,培养创新意识等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相关知识。通过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借助“微助教”微信公众平台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师生互动的方式,突破学生学习的时空局限,加强师生交流。依托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开展科研实践,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向实践创新能力的转化。总之,学生不仅能够在“微生物学”课堂上牢固地掌握微生物学知识,创新思维也得到锻炼,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018, 45(3):642-647.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804 CSTR: 32113.14.j.MC.170804
摘要:“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应用性非常强,其工艺流程包括上游的菌种和培养基,中游发酵动力学和过程控制,以及下游的发酵产物分离制备与精制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的每个阶段都是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授课过程中,如果教师只介绍教材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不结合具体生产实践,学生不仅难以掌握知识点,而且对利用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没有深刻的认识,更不知道如何去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生产。由于发酵工程应用的重要性,发酵工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就业情况。因此,本课程组开展了基于生产实践指导的发酵工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在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中,结合生产实践中的科研经验,总结教材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点,使教材中较为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实际科研、生产过程中曾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授人以渔的方法对于指导学生的科研和毕业后的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8, 45(3):648-65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363 CSTR: 32113.14.j.MC.170363
摘要: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开放课堂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现有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创新创业项目为驱动,将包括翻转课堂在内的现代开放课堂理念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期解决学生创新积极性不足、师生互动少、实验成功率低等问题。利用仿真实验平台、移动课堂、翻转课堂、线上实验室、网络直播等多种新颖、生动的互动模式为载体,将开放课堂教学贯穿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始终,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同时,最大限度地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业人格,提升了学生对机会的把握能力和运用创新思维的能力。
彭方 , 谢志雄 , 李文化 , 夏曦中 , 车婧 , 谢畅 , 唐晓峰
2018, 45(3):655-66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561 CSTR: 32113.14.j.MC.170561
摘要:好奇心是研究和学习的动力,为了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激发并延续学生的好奇心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尝试将“环境微生物的检测”实验与微生物的鉴定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环境微生物的检测”实验中引发的好奇心、热情和兴趣通过鉴定自己分离的菌株而得以延伸,贯穿到整个学期的微生物学实验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主要的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掌握。而且,在这样的综合实验中,教学实验与科研相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2018, 45(3):661-66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716 CSTR: 32113.14.j.MC.170716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微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本文通过若干具体案例,介绍如何在“微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在传授微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此外,为其他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学实现立德树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秀芝 , 刘慧 , 张巍 , 刘一倩 , 熊利霞 , 张艳艳 , 王晓东 , 易欣欣
2018, 45(3):665-66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657 CSTR: 32113.14.j.MC.170657
摘要:根据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目的与内容,建立基础实验训练阶段–专业技能训练阶段–自主设计实验训练阶段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初步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食品微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技能。
2018, 45(3):670-67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863 CSTR: 32113.14.j.MC.170863
摘要:生命科学及生物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高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我们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研究型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并针对研究型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内容特点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方式和过程管理模式。为期12年的实践表明,开展研究型设计性实验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其实践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作用显著。研究型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具有推广意义的教学新模式。
向琴 , 卢芳国 , 刘慧萍 , 黄晓蒂 , 魏科 , 刘璐 , 喻嵘 , 吴勇军
2018, 45(3):676-68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662 CSTR: 32113.14.j.MC.170662
摘要: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入手,针对中医药高等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三大网络教学平台,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整合实验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开展以研究型实验为主的实验项目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应用,旨在不断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戴亦军 , 何伟 , 袁生 , 刘中华 , 贾永 , 韩管助
2018, 45(3):683-69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739 CSTR: 32113.14.j.MC.170739
摘要:“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使高校教学在教学场景、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特点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将智慧教学工具引入到“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以及在互联网学习平台上建设在线开放课程。雨课堂教学工具将智能手机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实现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数据有助于教师更客观地评价学习效果和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其次,在江苏省在线课程中心平台上开展了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微生物学模块化实验”的建设工作。课程建设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岗前培训;课程内容应考虑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制作成本和学习成本等因素。在线课程的建设为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提供支撑条件,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徐爱玲 , 宋志文 , 夏文香 , 孙好芬 , 李捷 , 谢经良
2018, 45(3):691-69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886 CSTR: 32113.14.j.MC.170886
摘要:“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我国高校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内容滞后、单调,学生的预习甚至实验过程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考核方法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作者采取将移动互联网引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的前期准备等措施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编写实验教材、精心安排实验内容、将科研带入到实际教学中等途径来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将平时成绩纳入最终实验成绩的方法来改革传统考核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以上教改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2018, 45(3):697-70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895 CSTR: 32113.14.j.MC.170895
摘要:项目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倡导主动性学习、咨询性学习的教育方法。为了提高“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实验的系统性,增强其科研性,我们进行了基于项目制学习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研究型实验的探索。本文对实验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总结。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能够使学生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研究有更系统性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探索的精神,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2018, 45(3):702-707.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967 CSTR: 32113.14.j.MC.170967
摘要:由于生源质量和学习目标的多元化,以教师为主导、验证性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此我们以微型科研项目为载体,在提供一定数字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加强线上自学、课内和课外实验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的训练,结果显示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丽君 , 柴长斌 , 孙晓敬 , 姚佳 , 马茜 , 汪洋
2018, 45(3):708-71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818 CSTR: 32113.14.j.MC.170818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是联系微生物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重要桥梁,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都不理想。本文探索一种结合相关学科知识点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能有机整合不同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今后可能遇到的临床实际问题更加密切地联系起来,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18, 45(3):713-71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788 CSTR: 32113.14.j.MC.170788
摘要:为使本科学生更好地掌握微生物工程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前沿研究技术,探索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构建了以达托霉素产生菌菌株改造为主线的微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在教学模式、实验内容设计、教学安排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本科学生的科研技能、科研思维和研究素质。
2018, 45(3):717-72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70776 CSTR: 32113.14.j.MC.170776
摘要:“生产实习”是各校生物工程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但目前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生产实习面临对口企业难寻以及学生动手机会少等问题。本校对生物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进行改革,通过调整实习时间、优化带队教师结构、更新实习内容等途径,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加实际操作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