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 2016年第43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封面
    • 43(6)封面

      2016, 43(6).

      摘要 (1217) HTML (0) PDF 23.77 M (1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目录
    • 43(6)目录

      2016, 43(6).

      摘要 (1220) HTML (0) PDF 2.01 M (2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主编点评
    • 从实际应用特点出发筛选益生乳杆菌菌株

      2016, 43(6):1395-139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68006

      摘要 (1262) HTML (574) PDF 220.10 K (18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主编点评文章
    • 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筛选益生乳杆菌

      2016, 43(6):1396-140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898

      摘要 (1478) HTML (1308) PDF 674.46 K (40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筛选具有益生特性的乳杆菌作为保健型酸奶的候选菌株。【方法】从健康人肠道和奶豆腐中分离筛选出耐受人工胃液的乳杆菌,对其进行体外益生特性(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胆盐耐受性、抑菌活性及胆固醇降解能力)研究。【结果】从在乳杆菌分离培养基上有溶钙圈的41株菌株中筛选出5株耐酸、耐人工胃液较强的菌株,经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其中3株为乳杆菌,分别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pMT-3、植物乳杆菌LpMT-5和唾液乳杆菌LsAF-7。在人工胃液中3株菌的耐受力均强于商品化的对照菌株LGG (鼠李糖乳杆菌GG);转入肠液4 h后直至26 h,LpMT-5存活率基本稳定在45%左右,仅次于LGG。胆盐浓度为0.10%时,3株乳杆菌的耐胆盐能力均强于LGG;胆盐浓度为0.20%时,LpMT-3和LsAF-7仍能存活。3株乳杆菌均具有抑菌活性,对粪肠球菌的抑制最明显,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较差。3株乳杆菌对胆固醇的清除效力依次为LpMT-3>LpMT-5>LsAF-7;清除率依次为LsAF-7>LpMT-3>LpMT-5。【结论】筛选出3株适应人体胃肠液环境、耐胆盐、抑菌及降胆固醇活力强的乳杆菌,可作为进一步开发新的益生菌产品和保健型酸奶的菌株。

    • >回顾点评
    • 真菌吸附铅锌的研究

      2016, 43(6):1404-140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69006

      摘要 (1157) HTML (777) PDF 201.19 K (1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工业微生物学
    • 一株CX-DBT脱硫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2016, 43(6):1171-118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433

      摘要 (1374) HTML (798) PDF 1.47 M (2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大型工业油田石油污染土样中分离鉴定一株能专一性脱除CX-DBT的脱硫菌株,分析其对CX-DBT的脱硫途径,并确定菌体最优发酵条件。【方法】以二苯并噻吩(DBT)为唯一硫源底物,多次富集并分离可代谢CX-DBT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JDZX13进行鉴定。采用GC-MS鉴定菌株对CX-DBT的代谢产物,确定其相应的脱硫途径。通过单因素发酵实验确定最佳碳源、氮源、微量元素、MgCl2、温度及pH的水平范围,并采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结果】该菌株鉴定为戈登氏菌属,命名为戈登氏菌JDZX13 (KP993297),其CX-DBT代谢途径为“4S途径”。最佳发酵条件为:蔗糖15.0 g/L、NH4Cl 2.0 g/L、MgCl2 0.1 g/L、微量元素1.0 mL/L、pH 7.0、温度35 °C。【结论】获得一株通过“4S途径”代谢CX-DBT的脱硫菌株JDZX13,经过进一步优化实验,强化了菌株的生长和脱硫能力,该研究结果对石油生物脱硫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毕赤酵母中外源表达脂肪酰-CoA还原酶生产脂肪醇

      2016, 43(6):1181-118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376

      摘要 (1609) HTML (671) PDF 1.38 M (30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在毕赤酵母Komagataella pastoris GS115中外源表达来源于霍霍巴[Simmondsia chinensis (Jojoba)]的脂肪酰-CoA还原酶Jojoba FAR,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脂肪醇。【方法】以质粒pRL105为模板PCR扩增获得霍霍巴脂肪酰-CoA还原酶的编码基因,以pGAPZαA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AP-far,并通过电转化法转入K. pastoris GS115,筛选转化子并发酵,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发酵产物。【结果】构建了毕赤酵母重组菌株pGAPZ-far-GS115,通过摇瓶发酵检测到脂肪醇的合成。随后在7 L规模的发酵罐上发酵验证,得到脂肪醇产量为134.74 mg/L,产率为1.22 mg/(L·h)。【结论】实现了脂肪醇在毕赤酵母中的生物合成,为工业上利用毕赤酵母生产脂肪醇奠定了一定基础。

    • >海洋微生物学
    • 破囊壶菌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双温控自诱导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2016, 43(6):1190-119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553

      摘要 (1621) HTML (794) PDF 992.79 K (2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克隆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 sp. PKU#SW7的脂肪酶基因,实现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异源高效表达,并进行初步酶学性质研究。【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注释,获得脂肪酶基因lip,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Rosetta(DE3)/pET30-lip,利用双温控自诱导方法高效表达蛋白,表达产物(LIP)经Ni-Agarose His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从Aurantiochytrium sp. PKU#SW7中克隆得到一个大小为873 bp的脂肪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T305964),该酶对p-NPB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40 °C和8.0。以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Ca2+和Co2+溶液分别保温处理酶液30 min可使酶活提高1.3倍左右;甲醇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对p-NPP与p-NPB的酶活力分别为70.0±3.1 U/mg和102.5±2.6 U/mg。【结论】Aurantiochytrium sp. PKU#SW7脂肪酶具有良好的特性,符合生物柴油生物催化剂基本要求。

    • 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 20888产DHA培养条件优化

      2016, 43(6):1199-120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462

      摘要 (1413) HTML (1120) PDF 524.44 K (30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优化裂殖壶菌产DHA的培养条件,提高油脂中DHA含量。【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方案,针对分批培养时间、培养基碳、氮源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培养温度开展试验,采用重量法测定生物量、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油脂总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DHA含量,考察培养条件对细胞油脂DHA含量的影响。【结果】最适培养时间为4 d,培养温度23 °C,最优碳氮源组成为(g/L):葡萄糖65、甘油80、蛋白胨6、酵母粉4和谷氨酸钠8。【结论】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 20888在葡萄糖和甘油组成的复合碳源和由蛋白胨、酵母粉和谷氨酸钠组成的复合氮源的培养基中可以得到最优的DHA产量,细胞DHA含量能达到33.68%。

    • >环境微生物学
    • 一株产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菌株的筛选及其产物分析

      2016, 43(6):1210-1217.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509

      摘要 (1422) HTML (1050) PDF 2.02 M (22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解决石油长链烃类物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筛选可以高效降解石油烃的产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方法】采用血平板、油平板法,从葡萄皮表面分离到6株产糖脂类的真菌,比较各菌株的排油性能,通过PCR扩增合成糖脂类表面活性剂的关键基因,筛选到一株具有emtl序列的真菌K6。经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5.8S,ITS1,ITS2)对菌株进行鉴定,而且通过TLC和HPLC分析该菌株的代谢产物。【结果】经鉴定,该菌为Pseudozyma churashimaensis,可产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石油烃降解实验表明,菌株K6具有很强的乳化性能和降解石油烃的能力,其石油烃降解率可达70.17%。【结论】菌株K6具有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和降解长链石油烃类的能力,其对石油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辐射污染区细菌群落特征分析

      2016, 43(6):1218-122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371

      摘要 (1818) HTML (647) PDF 1.04 M (30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了更加全面地揭示辐射污染区细菌种群多样性,了解辐射污染对辐射区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别进行了土样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可变区测序,进而对无辐射污染对照和不同辐射污染程度的土样中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获得110 348条有效序列,17 604个OTUs,共涉及细菌域的19个门和6个潜在菌门和其它未分类菌群的726个属。多样性分析表明,辐射污染会引起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显著差异化,显著提高细菌群落种群多样性和微生物丰度。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发现,在辐射污染胁迫下,辐射污染区样品中变形杆菌门分布比例显著下降;随着辐射污染程度的提高,放线菌门所占比例逐步提高,未分类菌门、厚壁菌门和酸杆菌门也有明显的提高。同时,研究发现辐射污染区中存在着大量未分类菌属。【结论】研究揭示了辐射污染区极为丰富的细菌多样性,大量微生物新物种资源有待发掘。

    • 降雨对秦皇岛西浴场细菌总数和可培养菌群组成的影响

      2016, 43(6):1227-123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491

      摘要 (1593) HTML (766) PDF 654.59 K (24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降雨条件对浴场细菌总数和优势菌群组成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强降雨前后采集秦皇岛西浴场3个站位的海水样品,采用荧光显微镜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分别对细菌总数和可培养细菌总数进行计数;对群落结构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可培养细菌进行鉴定。【结果】雨前3个站位细菌总数和可培养细菌总数平均值分别为5.6×109 cfu/L和8.3×107 cfu/L,雨后分别为9.2×109 cfu/L和2.1×108 cfu/L。在可培养菌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雨前占80%,雨后占73%)是主要的微生物类群,其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s,雨前占12%,雨后占13%)、厚壁菌门(Firmicutes,雨前占7%,雨后占11%)等;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p.,21株)、海杆菌属(Marinobacter spp.,13株)、弓形菌属(Arcobacter spp.,13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10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10株)和弧菌属(Vibrio spp.,6株)为雨前可培养细菌优势属,而雨后可培养细菌优势属为肠杆菌属(22株)、海杆菌属(21株)、芽孢杆菌属(14株)、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p.,11株)、假单胞菌属(9株)和弓形菌属(5株)等。【结论】降雨对细菌总数有显著的影响,同时降雨后浴场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

    • 一株高抗氧化活性内生真菌的分子鉴定及产酚酸类物质研究

      2016, 43(6):1235-124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534

      摘要 (1425) HTML (786) PDF 1.48 M (27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以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淹水前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SG17为研究对象,为明确其抗氧化能力及可能的物质基础,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抗氧化能力分析及产酚酸类物质研究。【方法】对该菌n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进行测序;应用总抗氧化试剂盒,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测定其抗氧化能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色谱(TLC)探讨其发酵液中的酚酸类化合物。【结果】SG17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其发酵液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达到同浓度抗坏血酸的31.86%,分子和形态鉴定表明SG17是一株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其发酵产物中酚酸类物质含量丰富,HPLC能检测到含有没食子酸,且通过HPLC和TLC分析还发现一种光学性质与绿原酸极为相似的类似物。【结论】内生真菌烟曲霉SG17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远高于国际报道水平,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抗氧化剂资源。

    • >基础微生物学
    • 枯草芽孢杆菌携带PBSX类缺陷性原噬菌体的普遍性调查

      2016, 43(6):1244-125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60152

      摘要 (1506) HTML (784) PDF 2.08 M (24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来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的39株枯草芽孢杆菌中的PBSX类缺陷性原噬菌体进行普遍性调查。【方法】对实验菌株进行丝裂霉素C (MMC)诱导,得到诱导后的裂解液上清。通过裂解液上清中13 kb DNA片段的存在情况,及其对PBSX敏感菌Bacillus subtilis W23的攻击作用,判断该菌株是否携带PBSX类缺陷性原噬菌体。同时利用透射电镜检测裂解液上清中噬菌体状颗粒。【结果】39株检测菌株中,24株菌裂解液上清含有13 kb DNA片段,对W23也具有较强的攻击能力,为PBSX溶源菌;1株菌裂解液上清中含有13 kb DNA片段,但不能攻击W23;5株菌裂解液上清中不含13 kb DNA片段,但依然对W23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另外9株裂解液上清中不含13 kb DNA片段,对W23也不具备攻击能力,其中3株菌株裂解液上清中能检测到大小不同于PBSX的噬菌体状颗粒。【结论】39株检测菌株中,携带有PBSX的菌株占61.5%的比重,具有一定普遍性;而工业菌株以及分离自神农架土壤中的野生菌株中含有不同于PBSX的多种噬菌体状颗粒。本文结果为进一步揭示PBSX对于宿主菌的作用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 一株人消化道中韦荣氏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特性研究

      2016, 43(6):1253-126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932

      摘要 (2053) HTML (882) PDF 511.12 K (29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离与鉴定人肠道乳酸利用菌,研究其乳酸利用的代谢特性。【方法】利用Hungate滚管技术从人粪便中分离厌氧细菌,通过形态、生化和16S rRNA基因鉴定;通过体外发酵技术研究乳酸代谢,并且与乳酸产生菌共培养,研究二者之间交互饲喂。【结果】验证了乳酸可作为代谢中间产物被人肠道混合菌群利用;分离到一株乳酸利用菌,在24 h内消耗乳酸超过50 mmol/L,经鉴定为韦荣氏球菌,并将其形成乙酸和丙酸。当和肠球菌共培养时,可以有效地减缓乳酸的积累。【结论】本株乳酸利用菌可以作为潜在的益生菌,和乳酸菌一起调节人肠道的乳酸动态平衡。

    • >农业微生物学
    • 陕西不同生境核桃内生真菌多样性

      2016, 43(6):1262-127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368

      摘要 (1466) HTML (887) PDF 527.00 K (22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核桃内生真菌组成、分布等多样性特性,为活性菌株筛选、作用机理研究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不同部位的核桃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以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通过定殖率、分离率、分离频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等分析核桃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共分离获得核桃内生真菌1 450株,隶属于47个属,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优势类群,占菌株总数的20.00%,镰孢属Fusarium和酵母属Saccharomyces相对较多,分别占菌株总数的8.34%和8.14%。核桃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都以两年生茎的最高,分别为1.15和0.36;不同生境核桃中,山阳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最高,分别为1.42和0.42;秋冬两季中,秋季的指标较高,分别为1.92和0.54。【结论】不同部位、不同生境、不同季节核桃都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且多样性存在差异;相似性系数、均匀度指数反映出,核桃内生真菌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稳定。

    • 果树枝条栽培灵芝的品质特性分析

      2016, 43(6):1274-127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544

      摘要 (1806) HTML (790) PDF 1.46 M (2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果树枝条作为栽培基质对赤灵芝(菌株:金地灵芝)子实体品质的影响。【方法】比较果树(苹果、桃树、梨树)枝条和常规杂木屑栽培灵芝的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进一步对其改善睡眠的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果树枝条栽培的灵芝品质具有较大的差异。3种果树枝条栽培的灵芝菌丝体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发菌时间延长7?13 d,同时产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组间的营养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而果树枝条组的矿质元素含量均显著大于常规组。此外,虽然果树枝条组的灵芝多糖含量较常规组低,但是均能够有效延长小鼠注射戊巴比妥钠后的睡眠时间,并且梨树枝条组能够有效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小鼠的入睡率(P<0.05),改善睡眠功能显著。【结论】利用果树枝条栽培灵芝对其产量和农艺性状指标有一定影响,但是具有较好的改善睡眠的功能。因此,通过果树枝条配方优化,栽培高品质灵芝是切实可行的。

    • >食品微生物学
    • 牛蛙致病变形菌的鉴定及其敏感药物筛选

      2016, 43(6):1280-1287.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988

      摘要 (1585) HTML (1061) PDF 969.73 K (26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引起牛蛙(Rana catesbeiana)皮肤溃疡病症的致病菌,筛选抗菌药物。【方法】采用无菌解剖组织划线分离法分离致病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菌体和菌落形态观察、API 20E系统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及分类地位,并对该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患病濒死牛蛙体内分离细菌NWG20141026,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API 20E系统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认为NWG20141026菌株为普通变形菌(Proteus vulgaris)。人工感染试验显示,NWG20141026菌株不仅可以通过皮肤伤口感染引起蛙体表溃疡溃烂病症,也可通过消化道感染引起蛙肠炎病。药敏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四环素、多西环素、萘啶酸、磺胺异噁唑、恩诺沙星、红霉素等7种药物对普通变形菌具有较好的抑杀菌作用。【结论】引起牛蛙(R. catesbeiana)皮肤溃疡病症的致病菌NWG20141026为普通变形菌(P. vulgaris),所患疾病命名为牛蛙变形菌病。普通变形菌对健康牛蛙具有较强致病性,氟苯尼考、四环素、多西环素、萘啶酸、磺胺异噁唑等5种药可作为防治牛蛙变形菌病的候选药物。

    • 鼠李糖乳杆菌菌毛SpaA亚基的表达、抗体制备及其种属特异性研究

      2016, 43(6):1288-129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616

      摘要 (1716) HTML (805) PDF 925.98 K (2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制备鼠李糖乳杆菌菌毛亚基SpaA多克隆抗体,研究其种属特异性。【方法】应用PCR方法从鼠李糖乳杆菌GG的基因组扩增出spaA,并连接到质粒pET-28α(+)中。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和镍柱纯化制备重组SpaA。通过免疫BALB/c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利用全菌ELISA、Western和Dot-blot分析了SpaA在18株乳酸菌(12个种)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达的重组SpaA分子量为36 kD,与预期大小一致;获得的SpaA抗体效价为1:12 800。Western结果显示抗体与天然SpaA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在测定的18株乳酸菌中,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3个种属菌株的spaA基因PCR和RT-PCR检测均为阳性。但全菌ELISA和Dot-blot结果显示,只有3株鼠李糖乳杆菌的全菌细胞与SpaA抗体呈特异性反应,而其它种属的菌株没有明显的交叉反应。【结论】尽管spaA基因在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中具有高度同源性,但SpaA蛋白只特异性地呈现在鼠李糖乳杆菌细胞表面。本研究中获得的SpaA抗体,为高黏附性鼠李糖乳杆菌的免疫磁珠分离及菌毛功能研究提供了工具。

    • >医学微生物学
    • 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比较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口腔唾液微生物多样性

      2016, 43(6):1295-130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792

      摘要 (1477) HTML (847) PDF 1.47 M (3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同一地区、同一民族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的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探寻牙周炎患者口腔微生物的多样性。【方法】采集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的东乡族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唾液各5例,分别记作DP (东乡牙周)和DH (东乡健康),提取细菌总DNA,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测序后利用mothur、MEGA 4.0、ClustalX 3.0等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样本共检测出115个OTUs (DP 60,DH 75),归属于6个门,27个属。TM7是DP组特有的优势菌门。仅在DP组中检测到的优势菌属是梭菌属(Fusobacterium)、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和TM7_genera。【结论】发现牙周炎患者与健康人口腔唾液微生物存在一定差异。其中,TM7、梭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在牙周病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简报
    • 昆仑雪菊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对新生隐球菌抗菌作用

      2016, 43(6):1304-131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500

      摘要 (1438) HTML (715) PDF 1.50 M (2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昆仑雪菊挥发油对新生隐球菌抗菌活性及细胞膜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昆仑雪菊挥发油并用GC-MS分析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昆仑雪菊挥发油对新生隐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昆仑雪菊挥发油对新生隐球菌生物量和芽管萌发的影响,以及昆仑雪菊挥发油对细胞膜中麦角固醇合成和细胞膜渗透性的作用。【结果】昆仑雪菊挥发油对隐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781 μL/mL,昆仑雪菊挥发油对新生隐球菌的生物量和芽管萌发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的趋势。昆仑雪菊挥发油能减少新生隐球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的合成,并使新生隐球菌细胞膜的渗透性发生改变。【结论】昆仑雪菊挥发油通过破坏新生隐球菌细胞膜而对其达到抑制作用。

    • >专论与综述
    • 原核微生物之杆菌和小杆菌

      2016, 43(6):1315-133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1080

      摘要 (1480) HTML (828) PDF 752.00 K (3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原核微生物的发现已有约340年,成千上万的原核微生物被发现和命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众多新的种属已经得到鉴定和命名,对这些微生物系统的总结并对中文命名系统适当调整已迫在眉睫。本文试图对人类发现最早、总量最多的350多属1 500多种杆菌和120多属1 200多种小杆菌进行总结和归纳,从生境、形态学(动静态、形状和尺寸)、生物化学、细菌和古菌属性等特征层次规范这类菌属的命名,期盼有助于推动国内外微生物分类学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 信号分子AI-2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016, 43(6):1333-133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514

      摘要 (1448) HTML (596) PDF 524.98 K (34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很多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小分子量的自诱导分子,也称为信号分子,当其随着细胞数量增加而积累到一定阈值时能够调控细菌特定基因的表达,这个过程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多数自诱导分子具有物种特异性,但很多种属的细菌都会产生一种共同的自诱导分子AI-2,AI-2被认为是细菌种间交流的通用语言。定量检测AI-2对于研究与其相关的生理生化过程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标准的定量检测AI-2的方法。因此,本文就目前关于AI-2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 植物精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2016, 43(6):1339-134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522

      摘要 (1691) HTML (1597) PDF 437.83 K (4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植物精油是一类从植物中萃取的芳香味油状液体,是一类优良的天然抗菌材料。作为抗菌材料,植物精油具有以下优点: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具有熏蒸特性、气味芳香;取自天然植物,绿色环保;来源广,提取容易。植物精油因其多种优点,在抗菌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从植物精油的分布及化学成分、抗细菌活性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以及植物精油化学成分与抗菌活性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对植物精油的抗菌性能进行评述,以期促进植物精油在抗菌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给从事植物精油抗菌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 耐辐射动球菌耐辐射及相关特性研究进展

      2016, 43(6):1345-135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367

      摘要 (1361) HTML (626) PDF 539.60 K (2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核能的利用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核能利用产生的放射性废料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核能发展的掣肘。耐辐射动球菌(Kineococcus radiotolerans)是一种从核污染环境中分离出来的,可在辐射、强碱、高盐、干旱、高金属离子浓度、高渗透压及强化学毒性等严酷环境中存活的革兰氏阳性耐辐射菌,有望应用于环境生物修复、医学等领域。本文就K. radiotolerans的生理生化特性、抗辐射性、抗氧化性、抗毒性有机物等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外排泵介导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研究进展

      2016, 43(6):1351-1357.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982

      摘要 (1341) HTML (1242) PDF 515.46 K (29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在医院内感染中所占的比率持续上升,耐药率也不断攀升,这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肺炎克雷伯菌发生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其细胞膜上存在的外排泵系统,它们将渗入细菌体内的药物不断泵出,导致菌体内的药物浓度过低,不足以发挥抗菌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外排泵介导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状,外排泵的分子结构和基因调节,外排泵抑制剂以及传统中药在耐药菌治疗方面的应用等做系统性梳理,以期为临床治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提供一些新思路。

    • 信号识别颗粒调控蛋白转运系统

      2016, 43(6):1358-136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1056

      摘要 (2873) HTML (1364) PDF 1.20 M (36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蛋白质转运系统中,很多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然后通过内质网或质膜的转运到达相应的细胞器发挥生物学功能。蛋白质的分泌表达途径总共分为三类,分别为Sec分泌途径、双精氨酸途径和信号识别颗粒转运系统。本文简要介绍蛋白质的基本转运途径,主要介绍由信号识别颗粒所介导的蛋白质转运。分别概述信号识别颗粒及其受体的组成与功能,并对其调控途径做简要的介绍;同时也简单介绍与其相关的YidC膜蛋白家族;对信号识别颗粒蛋白调控系统存在的必需性提出新的见解。

    • 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2016, 43(6):1366-137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497

      摘要 (1536) HTML (716) PDF 478.52 K (3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最近分子生物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研究发现,大熊猫肠道菌群受到消化道结构、饮食、季节和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宿主免疫、消化和代谢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讨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生物法转化甘油生产1,3-二羟基丙酮的研究进展

      2016, 43(6):1372-137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520

      摘要 (1444) HTML (1188) PDF 450.36 K (33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1,3-二羟基丙酮(DH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医药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开展提高DHA生产效能的研究对于工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甘油生物转化生产DHA是目前主要的工业生产方法,但存在菌株转化效能有待提高、底物和产物抑制、溶氧限制等问题。本文概述了DHA的生物合成途径、菌株改良策略、生产工艺及分离提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利用代谢工程技术改造菌种、优化生产工艺、简化分离提纯方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 L-精氨酸生物合成机制及其代谢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2016, 43(6):1379-1387.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50548

      摘要 (1412) HTML (882) PDF 470.92 K (3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L-精氨酸是人体半必需的氨基酸,在生命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及市场需求。目前,L-精氨酸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产,为了提高L-精氨酸的产量和稳定性,最有效的方法是优化L-精氨酸生产菌株,通过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菌株有望达到这一目的。本文分析了微生物中L-精氨酸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并综述了构建高产L-精氨酸的代谢工程策略。此外,展望了菌株稳定性和底物扩展利用的未来研究方向。

    • >生物实验室
    • 高渗提高凝结芽孢杆菌P4-102B菌株的电击转化效率

      2016, 43(6):1388-139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60097

      摘要 (1546) HTML (969) PDF 1.31 M (2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是一种非常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微生物,但遗传转化的困难是限制对其进行代谢工程改造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主要考察生长培养基、电击缓冲液、复苏培养基中添加高渗剂如山梨醇、甘露醇等对凝结芽孢杆菌转化效率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凝结芽孢杆菌电击转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用穿梭质粒pNW33N电转化凝结芽孢杆菌P4-102B,系统地考察高渗条件下细胞生长阶段、感受态菌体浓度、电击缓冲液组分和复苏培养基组成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同一电场压力下高渗体系转化效率较低渗体系明显提高且稳定性较好,菌体在含有0.5 mol/L山梨醇的LB培养基中生长到OD600为0.8时收集,用SMG [0.5 mol/L山梨醇,0.5 mol/L甘露醇,10% (质量体积比)甘油]电击缓冲液洗涤菌体4次制备感受态,在固定电场强度14 kV/cm、脉冲时间5 ms、1 mm规格的电转杯进行电击转化,电转化后立即加入含有0.5 mol/L山梨醇和0.38 mol/L甘露醇的LB复苏培养基培养,能够获得最佳的转化效率2.7×102 cfu/μg DNA。【结论】使用高渗电击转化法能够提高电击转化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并且可以获得较高的转化效率。

本期文章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