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 2014年第41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41(9)封面

      2014, 41(9).

      摘要 (1059) HTML (0) PDF 244.22 K (1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41(9)目录

      2014, 41(9).

      摘要 (1195) HTML (0) PDF 215.32 K (1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工业微生物学
    • 粟酒裂殖酵母核糖体蛋白RPL21表达不足引发细胞粘附

      2014, 41(9):1715-172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73

      摘要 (1826) HTML (0) PDF 3.53 M (29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随机选择裂殖酵母核糖体蛋白RPL21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表达不足对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同源臂交换的方法,敲除裂殖酵母基因组中RPL21蛋白的编码基因rpl21-1和rpl21-2,观察突变菌株rpl21-1Δ和rpl21-2Δ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情况以及细胞表型变化。【结果】突变菌株rpl21-1Δ和rpl21-2Δ细胞内总的rpl21 (rpl21-1+rpl21-2)表达水平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分别减少了66.5%和58.7%,合成的核糖体总量较野生型菌株分别下降了62.8%和50.4%。突变菌株在YEPD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发生细胞粘附现象,而基因回补的重组菌株rpl21-1Δ/RPL21-1和rpl21-2Δ/RPL21-2突变株细胞中粘附现象消失。【结论】核糖体蛋白损伤造成核糖体合成受阻,进而引发细胞生长过程中的粘附在粟酒裂殖酵母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 >海洋微生物学
    • 两种培养基对对虾苗池海洋蛭弧菌的分离及其多样性分析

      2014, 41(9):1723-173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40292

      摘要 (2046) HTML (0) PDF 2.28 M (30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明确海水(Sw)和聚蛋白胨20 (Pp20)两种双层琼脂培养基对海洋蛭弧菌的分离计数效果,了解对虾苗池可培养海洋蛭弧菌多样性。【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比较Sw和Pp20培养基对2株海洋蛭弧菌和对虾苗池未知海洋蛭弧菌的计数效果。通过宿主范围测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评估两种培养基分离苗池海洋蛭弧菌的多样性。【结果】宿主菌含量高时,Sw培养基对两株已知海洋蛭弧菌的计数值均显著高于(P<0.05) Pp20。Sw和Pp20培养基从同一苗池水样分别分离得到21和22株蛭弧菌。根据宿主裂解范围差异,43株分离物可分为15种裂解模式,其中Sw和Pp20培养基各分离到12和8种。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所有分离物都被鉴定为噬菌弧菌属(Bacteriovorax)菌株,并可分为6个类群,Sw和Pp20培养基分别分离到6和4个类群。【结论】Sw培养基在分离计数海洋蛭弧菌及其多样性检测上效果均优于Pp20;对虾苗池可培养海洋蛭弧菌具有较高多样性,并以类群XIII、X及一个潜在新类群为优势种群。

    • >环境微生物学
    • 比什凯克盐碱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

      2014, 41(9):1733-174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83

      摘要 (1738) HTML (0) PDF 712.02 K (25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吉尔吉斯共和国比什凯克地区一处盐碱土壤样品可培养细菌的分离筛选,初步了解该地区土壤微生物生理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方法】利用加盐(NaCl 5%)的R2A、TSB、1/4×NA和Gause No.1培养基筛选耐盐碱菌株。对部分分离菌株的革兰氏染色、耐盐性、生长温度范围、pH耐受、产酶性能进行了比较,进而采用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研究了比什凯克地区耐盐碱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从比什凯克地区盐碱土样中分离得到120株耐盐碱细菌,通过限制性内切酶Hae III对纯化菌株的16S rRNA基因进行酶切分型,根据ARDRA的酶切图谱,将其划分为19个操作分类单元。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分布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下的17个种属,且部分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低于97%,可能是潜在的新种。【结论】比什凯克地区盐碱土样中的耐盐碱细菌不仅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还蕴藏着具有地域特点的新菌种资源。

    • 一株嗜松青霉JP-NJ4的解磷特性

      2014, 41(9):1741-174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28

      摘要 (1536) HTML (0) PDF 521.74 K (2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土壤中磷素供应不足是造成马尾松林地力衰退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对前期从马尾松根际土样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解磷能力较强的嗜松青霉JP-NJ4的解无机磷及解有机磷能力进行探讨。【方法】探究嗜松青霉JP-NJ4对4种无机磷源及2种有机磷源的降解能力,并对其分泌的有机酸和酶类进行测定,对其解磷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JP-NJ4菌株可在4种不同无机磷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其中对磷酸钙[Ca3(PO4)2]的解磷效果最好,对4种磷源的解磷能力大小为:磷酸钙>磷酸铝>磷酸氢钙>磷酸铁;其分泌的有机酸种类主要为葡萄糖酸、草酸及丙二酸;JP-NJ4菌株的磷酸酶活性较高,并具有一定的植酸酶活性;同时对草甘膦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功能,降解率达49.6%。【结论】嗜松青霉JP-NJ4解磷能力受磷源的结构组成影响,且解磷能力与发酵液pH值呈负相关关系;该菌株分泌的葡萄糖酸和草酸对磷酸钙及磷酸铝的溶解效果较明显。本研究供试菌株嗜松青霉JP-NJ4具有良好的解磷功能,在作为林业生物菌肥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微生物烟气脱硫中硫酸盐还原阶段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影响

      2014, 41(9):1749-175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96

      摘要 (1652) HTML (0) PDF 795.82 K (34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厌氧活性污泥进行烟气脱硫,探索硫酸盐生物还原的最适条件及重金属离子对硫酸盐生物还原的影响,以提高硫酸盐还原阶段的效率。【方法】对取自污水处理厂的SRB厌氧活性污泥进行高浓度硫酸盐胁迫驯化。分析生物脱硫过程中SRB厌氧污泥还原硫酸盐的限制性因素及影响。【结果】在最适生长条件下(pH 6.5,32 °C),经驯化获得的SRB厌氧活性污泥有较强的硫酸盐还原能力。Fe2+的适量添加对硫酸盐还原有一定促进作用。SRB厌氧污泥还原硫酸盐的ThCOD/SO42?最适值为3.00,ThCOD=3.33为最适理论化学需氧量,硫酸盐还原率可达72.15%。SRB厌氧污泥还原硫酸盐反应体系中抑制SRB活性的硫化物浓度为300 mg/L。Pb2+和Ni2+在较低的浓度下(1.0 mg/L和2.0 mg/L)对硫酸盐的还原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而Cu2+在稍高的浓度下(8.0 mg/L)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经驯化,SRB厌氧活性污泥显示出较强的硫酸盐还原能力,具有应用于工业烟气生物脱硫的潜力。去除重金属离子Pb2+、Ni2+和Cu2+可有效解除对硫酸盐生物还原作用的抑制。

    • >基础微生物学
    • MIG1基因和葡萄糖对扣囊复膜孢酵母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及机理探究

      2014, 41(9):1757-176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67

      摘要 (1734) HTML (0) PDF 8.31 M (26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MIG1基因和葡萄糖对扣囊复膜孢酵母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及其机理探究。【方法】扣囊复膜孢酵母在不同浓度葡萄糖的YPD培养基中培养,敲除MIG1基因菌株在常规YPD培养基中培养,研究细胞内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以及细胞壁β-葡聚糖和几丁质含量与细胞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越低,扣囊复膜孢酵母菌丝体越少,单细胞酵母越多,且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越高,β-葡聚糖和几丁质含量越低;葡萄糖浓度对敲除MIG1基因菌株没有显著影响,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β-葡聚糖和几丁质含量也较低,菌体多以单细胞酵母形式存在。【结论】MIG1基因和葡萄糖通过葡萄糖阻遏作用调节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壁的葡聚糖和几丁质含量,最终影响扣囊复膜孢酵母细胞的形态变化。

    •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的影响

      2014, 41(9):1764-177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19

      摘要 (1709) HTML (0) PDF 601.62 K (2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小鼠脾虚便秘模型,灌胃铁皮石斛传统汤剂、超微50%量汤剂治疗,采集肠道内容物提取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用乳酸杆菌特异引物PCR后进行ARDRA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正常组、铁皮石斛传统汤剂组和超微50%量汤剂组的OTUs、Shannon指数和Brillouin指数相同,且均大于模型组;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与正常组乳酸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333 3,其次是模型组为0.181 8,传统汤剂组最小,为0.166 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受脾虚便秘造模影响,发生改变,铁皮石斛两种汤剂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其进行调控作用。【结论】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的调整作用明显,且超微50%量汤剂组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更接近正常组,疗效更优。

    • >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 蜜蜂螺原体细胞骨架相关基因mreB的克隆表达及在螺原体二种形态时的表达差异

      2014, 41(9):1771-177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43

      摘要 (1605) HTML (0) PDF 1.26 M (2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蜜蜂螺原体细胞骨架相关基因mreB1-5,并预测所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这些基因在螺原体螺旋状和非螺旋状时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分析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从Spiroplasma melliferum CH-1基因组中获得mreB1-5基因,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pETmreB1-5分别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利用镍亲和树脂纯化重组蛋白,通过在线工具预测MreB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功能域。利用Real-Time PCR比较螺原体CH-1在两种不同形态时mreB1-5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成功克隆到5个mreB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MreB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6、23、23、37和25 kD,可能均为疏水性的蛋白,属于MreB/Mbl蛋白质家族。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螺原体在非螺旋状时mreB1-5基因的表达水平均远低于在螺旋状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本文第一次克隆表达了螺原体细胞骨架相关基因mreB1-5,初步表明这些基因在螺原体形态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为后续研究螺原体mreB基因在其运动和形态方面的功能提供了重要信息。

    • 6-羟基-3-琥珀酰吡啶单加氧酶的纯化与结晶条件

      2014, 41(9):1779-178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85

      摘要 (1458) HTML (0) PDF 1.35 M (29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尼古丁降解关键的6-羟基-3-琥珀酰吡啶单加氧酶基因hspB,纯化重组HspB蛋白并进行结晶条件的初步研究。【方法】从恶臭假单胞菌S16基因组中PCR扩增hspB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hspB,并在E. 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利用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利用悬滴扩散法对HspB蛋白进行结晶条件筛选和优化。【结果】本文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8a-hspB并纯化获得达到结晶纯度的HspB蛋白。结晶条件初筛和优化后获得可培养HspB蛋白晶体的条件为0.2 mol/L NaCl、0.1 mol/L HEPES pH 7.5、1.1 mol/L (NH4)2SO4、4 °C、加晶种。【结论】HspB蛋白纯化体系的构建和结晶条件的初步研究为从结构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HspB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定向进化提高HspB催化效率奠定了基础。

    • 海鲍分离微生物Acinetobacter sp.酯酶基因的表达和酶学性质

      2014, 41(9):1785-179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20

      摘要 (1456) HTML (0) PDF 811.37 K (27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克隆源于海鲍内脏中一株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的酯酶基因estA,并对其进行重组表达和性质研究。【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出酯酶基因estA并构建pPICZα-C-estA重组表达载体,并通过电转化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毕赤酵母X33中;通过甲醇诱导培养重组菌获得重组酯酶,并对重组酯酶进行生化表征。【结果】克隆得到的estA基因序列全长912 bp,编码304个氨基酸;重组X33发酵上清液中酯酶酶活力达到1 200 U/L,重组酯酶的分子量约为33.7 kD;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重组酯酶催化底物对硝基苯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最适pH和温度为8.0和40 °C,在pH 8.0?10.0温度及小于60 °C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成功克隆了海洋来源的不动杆菌酯酶基因并在Pichia pastoris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 >农业微生物学
    • 农杆菌介导的斑玉蕈遗传转化

      2014, 41(9):1793-179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84

      摘要 (1876) HTML (0) PDF 3.26 M (25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将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应用于重要的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斑玉蕈中,建立稳定的农杆菌介导的斑玉蕈遗传转化技术。【方法】将构建的双元载体pYN6982转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以斑玉蕈SIEF3133菌株打碎的双核菌丝为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进行斑玉蕈转化试验。【结果】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鉴定以及有丝分裂稳定性试验验证,表明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h)已经整合到斑玉蕈的基因组中;转基因斑玉蕈菌丝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测到绿色荧光,表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已经在转基因斑玉蕈菌株中获得了表达;通过PCR检测,随机挑选的8个转基因斑玉蕈菌株中有2个可以扩增出载体转移DNA (T-DNA)边界重复序列外的卡那霉素基因(kan)序列。【结论】获得了稳定遗传和表达的斑玉蕈转基因菌株,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斑玉蕈遗传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的斑玉蕈遗传转化中,存在载体T-DNA边界重复序列之外的DNA序列转移到转基因斑玉蕈中的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 粤、闽、贵烟草青枯病菌分离株及其致病力

      2014, 41(9):1800-180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652

      摘要 (1550) HTML (0) PDF 4.00 M (26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粤、闽、贵3地烟草青枯病株中分离青枯病菌,测定其致病力并探讨判断致病力的方法。【方法】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简称TTC)培养基和蛋白质电泳相结合对青枯病菌致病力进行测定,并分析菌株生化型。【结果】已分离出烟草青枯病菌59株,依据致病力进行划分,无致病力菌株5株,有致病力菌株54株。不同致病力菌株蛋白电泳特定条带存在差异。粤、闽、贵3地烟草青枯病菌有致病力菌株均占主导地位,广东有致病力菌株比例略大,福建次之,贵州最小。按生化型划分,59株青枯病菌中1株属于生化型Ⅳ外,其他58株属于生化型Ⅲ或其亚型生化型Ⅲ-1。【结论】烟草青枯病菌致病力存在差异,SDS-PAGE蛋白指纹中的特定条带可作为判定青枯病菌有无致病力的依据。

    • 金属离子及保护剂对深绿木霉T155产芥子酶的活性影响及芥子酶的分离纯化

      2014, 41(9):1807-181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93

      摘要 (1399) HTML (0) PDF 3.43 M (26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求金属离子及保护剂对深绿木霉T155产生的粗芥子酶液活性的影响以及芥子酶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及保护剂研究对芥子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细胞破壁、硫酸铵沉淀、透析、Sephadex G-100柱层析、DEAE-52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等方法提取到纯的芥子酶,最后通过电泳检测芥子酶的纯度和分子量。【结果】研究发现Ag+、Zn2+、Pb2+、Mg2+、Hg2+、Fe3+等金属离子在低浓度时对芥子酶均表现为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则起抑制作用,Ca2+浓度在0.069–17.000 g/L范围内均对酶活性起到促进作用,且促进效果基本与Ca2+浓度成正比;添加1 mmol/L EDTA和3 mmol/L DTT对芥子酶的保护作用最好,4 °C保存26 d后芥子酶能够保持85%活性;电泳分析该芥子酶的分子量大约在150 kD左右,并且是一个二聚体。【结论】Ca2+在实验浓度内主要是提高芥子酶活性,而其他金属离子对芥子酶活性主要起抑制作用;EDTA或者EDTA与DTT协同能够较好保持芥子酶活性的稳定性;通过一系列分离纯化步骤得到了纯的二聚体芥子酶,研究结果为挖掘产芥子酶的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 >食品微生物学
    • 基于细胞的抗单增李斯特菌单域重链抗体的筛选及鉴定

      2014, 41(9):1816-182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59

      摘要 (2192) HTML (0) PDF 624.76 K (23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获得针对单增李斯特菌的特异性单域重链抗体,并对筛选过程中特异性克隆的富集规律进行分析,为筛选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噬菌体展示抗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固相筛选技术,以热灭活的单增李斯特菌菌体为抗原,通过四轮常规筛选和一轮消减筛选,从驼源天然噬菌体展示文库中筛选针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单域重链抗体。采用Phage-ELISA法,对后四轮筛选洗脱物中随机挑选的噬菌体进行鉴定,阳性克隆进行基因测序及结合特异性分析。通过多序列比对分析将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分组和统计。【结果】成功筛选到2株单增李斯特菌特异性的单域重链抗体。【结论】在优化的筛选条件下,基于全细胞的筛选方法能够获得特异性识别单增李斯特菌的单域重链抗体,消减筛选对于去除非特异性克隆是有效的和必要的。

    • >兽医微生物学
    • 安徽部分地区猪丹毒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014, 41(9):1822-182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40241

      摘要 (1974) HTML (0) PDF 632.76 K (3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安徽省8个不同地区猪场临床疑似猪丹毒病/死猪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形态学及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PCR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并进行药物感受性实验及免疫保护实验。【结果】共分离到29株猪丹毒杆菌,源自8个地区的猪丹毒杆菌分离菌具有较一致的形态特征和相似的生化特性。对29株猪丹毒杆菌进行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敏感率均达100%,其次是青霉素93%、红霉素89.7%和头孢噻肟75.9%,对其他13种药物则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8株不同地区猪丹毒杆菌分离菌的LD50在(14.30-2.36×102) CFU/mL之间,显示分离菌对小鼠均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商品化猪丹毒G4T10株弱毒疫苗2次颈部皮下免疫小鼠后,分别用剂量为100 LD50的8株猪丹毒杆菌分离菌腹腔攻毒小鼠,免疫保护率为100%。【结论】安徽地区猪丹毒发生有上升趋势,不同地区的猪丹毒杆菌分离菌具有较为一致的生物学特性,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有显著疗效,使用猪丹毒G4T10株弱毒疫苗可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力。

    • 环境因子对水霉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2014, 41(9):1829-183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32

      摘要 (1644) HTML (0) PDF 1.37 M (30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体外构建水霉菌(Saprolegnia)生物膜(Biofilm,BF),研究环境因子对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微孔板法研究静置培养条件下寄生水霉(Saprolegnia parasitica) ATCC200013在96孔酶标板上的成膜情况,CCK-8法(Cell Counting Kit-8)定量检测生物膜中水霉菌的活力。【结果】水霉菌的生物膜的OD450值在培养24 h达到峰值,48 h后趋于稳定。随着初始孢子浓度升高,水霉菌生物膜OD450值升高,差异显著(P<0.05)。20?25 °C生物膜形成量最多,OD450值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在起始pH值为4?11的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水霉菌均能形成生物膜。在培养基中加入0.12 mmol/L以上CaCl2,能促进生物膜形成;添加0.03?2.00 mmol/L MgCl2,水霉菌生物膜形成量与未添加MgCl2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Cu2+对水霉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显著影响,0.5 mmol/L以上添加处理几乎不形成生物膜;NaCl能明显抑制水霉菌生物膜的形成,当NaCl质量分数低于0.12%时,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较小(P>0.05)。水霉菌在鲫皮和肌肉提取液包被后生物膜形成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鲫表皮黏液、鳃黏液包被后生物膜的形成量明显减少。【结论】研究首次采用微孔板法体外构建水霉菌生物膜,发现其生物膜的形成与多种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为了解水霉菌生物膜的形成规律提供了一定参考,为水霉菌生物膜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微生物育种
    • 利用特比萘芬抗性筛选赤霉素高产菌株及相关发酵特性的研究

      2014, 41(9):1837-184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43

      摘要 (1570) HTML (0) PDF 928.85 K (2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诱变、筛选赤霉素高产菌株,并明确该菌遗传稳定性及部分发酵特性。【方法】利用亚硝基胍、60Co-γ射线以及复合诱变的方法,结合抑真菌剂-特比萘芬抗性筛选,定向选育赤霉素高产突变株;通过琼脂斜面传代实验确定遗传稳定性;发酵罐培养了解其部分发酵性状。【结果】藤仓赤霉菌单细胞悬液先后经过终浓度为300 mg/L亚硝基胍30 min和60Co-γ射线300戈瑞下复合诱变,得到抗120 μg/L特比萘芬的赤霉菌突变株。摇瓶复筛,确定赤霉素突变菌株的赤霉素合成能力,其中ZNL13-3菌产赤霉素效价为2 215±35 mg/L,较之诱变前发酵效价平均提高了11.87%。ZNL13-3菌株经连续15次试管斜面传代考察,菌株赤霉素合成的稳定性较好,能维持原发菌株93.2%,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和生产应用前景。5 L发酵罐培养,比较菌丝浓度和产物浓度随发酵时间变化趋势,ZNL13-3菌比生产速率优于原发菌株。【结论】赤霉菌抗特比萘芬的变异特性与赤霉素高产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为进一步定向优化筛选优良菌株提供参考。

    • >药物微生物学
    • 一株产纤溶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纤溶组分分析

      2014, 41(9):1843-1849.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21

      摘要 (1770) HTML (0) PDF 2.74 M (2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筛选性能良好的产纤溶酶菌株,对菌株进行多项分类鉴定,分析其纤溶酶系的组成特征及纤溶能力。【方法】通过酪蛋白培养基初筛,琼脂-纤维蛋白双层平板复筛,从海泥、土壤等环境中筛选纤维蛋白降解菌,以尿激酶为标准测定纤溶酶活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种类及系统分类地位。通过SDS-PAGE和纤维蛋白酶谱法分析胞外纤溶酶系的组成特征。【结果】筛选到一株能降解纤维蛋白的细菌CNY16,鉴定其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该酶为胞外酶,SDS-PAGE和纤维蛋白酶谱结果表明该纤溶酶系有至少两种分子量大小不同的纤溶酶,分别约33 kD和23 kD。能有效溶解血块中纤维蛋白,并且对红细胞无降解作用。【结论】细菌CNY16是一株新的纤溶酶产生菌,纤溶酶活性及稳定性较好,具有潜在开发价值。为获取新型纤溶酶提供了一种新的菌源。

    • >简报
    • 大豆过氧化物酶在毕赤酵母中功能表达

      2014, 41(9):1850-185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40232

      摘要 (1653) HTML (0) PDF 569.18 K (3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大豆过氧化物酶(SBP)作用底物广泛、比活高、热稳定性好,使其在免疫检测、工业污染废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现有的生产方法主要是从大豆壳中提取,这种方法产量低,成本高,远不能满足于工业应用要求,本研究希望实现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有功能活性的大豆过氧化物酶。【方法】将大豆过氧化物酶基因以及C末端截短20个氨基酸的基因克隆pPIC-9K载体中,并在毕赤酵母X-33中诱导表达。同时还将糖基化位点的天冬酰胺突变成为谷氨酰胺,研究糖基化位点对表达的影响。【结果】全长SBP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是无活性的,只有截短的SBP△20在试管发酵的表达活力达23.5 U/mL,经过糖基化位点的突变表明130、144、185、197对酶活非常重要,不能突变;211和216位点去糖基化突变对酶活有所提高。【结论】经过发酵条件的优化,在5 L的发酵罐中发酵液上清最高酶活力达510 U/mL,是目前报道的最高水平。

    • >专论与综述
    • 细菌肽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2014, 41(9):1856-186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87

      摘要 (2351) HTML (0) PDF 1.56 M (4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细菌的肽转运蛋白包括3种,寡肽转运蛋白(Oligopeptide permease, Opp)、二肽转运蛋白(Dipeptide permease, Dpp)和二/三肽转运蛋白(Di- and tripeptide permease, Dtp)。Opp和Dpp属于ABC型超家族(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转运蛋白,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实现底物转运。对Opp和Dpp研究最多的是胞外肽结合蛋白OppA和DppA,它们起着最初识别与结合底物的重要作用。Dtp属于主要协助转运蛋白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MFS),与质子进行底物共转运。细菌肽转运蛋白的晶体结构解析结合大量的生化数据分析,使得人们对其转运机制有了深入的了解。本文对这三种肽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分别进行综述。

    • 微生物耐受乙醇与丁醇机制及其在生物燃料生产与生物转化中的应用

      2014, 41(9):1864-187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59

      摘要 (1736) HTML (0) PDF 324.08 K (32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物法获取乙醇与丁醇过程中有机溶剂的毒性是生产菌重要环境胁迫因素之一,且当有机溶剂超过一定浓度时便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甚至引起微生物的死亡,因此提高工业微生物的有机溶剂耐受性对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微生物乙醇及丁醇耐受机制的研究可为选育具有较强溶剂耐受菌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系统介绍了微生物耐受乙醇与丁醇的机制,并对其在生物燃料生产及生物转化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

    • 人肠道菌对天然产物代谢及转化的研究进展

      2014, 41(9):1872-188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95

      摘要 (1762) HTML (0) PDF 474.02 K (32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天然产物的人肠道菌代谢及转化研究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并作为热点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各国学者关于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甾体类及其他天然产物的人肠道菌代谢及转化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类天然产物在人肠道菌作用下的代谢路径及转化规律,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嗜盐放线菌资源及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2014, 41(9):1882-189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49

      摘要 (1681) HTML (0) PDF 656.65 K (3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嗜盐放线菌是重要的极端微生物资源,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生理机制而备受关注。本文对嗜盐放线菌的定义、生物多样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合我国嗜盐放线菌的研究现状,分析尚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 海洋浮霉状菌多样性与生态学功能研究进展

      2014, 41(9):1891-190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74

      摘要 (1893) HTML (0) PDF 806.85 K (37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浮霉状菌为一个独立的细菌门,具独特的细胞结构与基因组组成,是一类重要的环境微生物。有趣的是,浮霉状菌在海洋环境中具多样的生态学功能,如参与海洋碳循环、海洋厌氧氨氧化过程、矿物质富聚作用、及藻赤潮等,现已成为国际海洋环境微生物研究最热门的领域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对该细菌门的研究进展尚无综合报道,由此,本文综合最新和最重要的文献综述了海洋浮霉状菌多样性及生态学功能的最新进展,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高校教改纵横
    • 微生物学导师系统在网络辅助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4, 41(9):1903-190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54

      摘要 (1610) HTML (0) PDF 1.33 M (2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组进行微生物学导师系统设计、开发的教学改革实践。已建成的微生物学导师系统题量达3 800余道,题型丰富,具备网络考试与练习功能,同时强调导师帮助功能,重视对学生网络练习过程中的疑问进行针对性帮助,并整合作业网上发布与提交功能,可从多方面、多层次反映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在微生物学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中起了较好作用。本文最后还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 >生物实验室
    • 用氨基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值间接表示红曲菌固态发酵过程中生物量的研究

      2014, 41(9):1909-191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34

      摘要 (1710) HTML (0) PDF 1.46 M (28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准确快速地了解紫色红曲菌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理化方法测定菌体量和氨基葡萄糖含量,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培养基组成、培养方式下菌体量与氨基葡萄糖含量的关系,建立生物量和氨基葡萄糖含量的换算关系式;构建关联该菌固态培养物近红外光谱数据与实测氨基葡萄糖含量的PLS模型。【结果】建立了可通过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氨基葡萄糖来快速预测固态发酵生物量的方法,其中最优近红外模型的校正集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209 4,预测集相关系数(Rp)和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93 4和0.217 3;同时利用所建的换算关系式也大大提高了生物量计算的准确性。【结论】基于所建立的生物量和氨基葡萄糖的换算关系式,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并且较准确地测定紫色红曲菌固态发酵过程中生物量的变化。

    • 实时定量PCR法预测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基因组大小

      2014, 41(9):1917-192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69

      摘要 (1691) HTML (0) PDF 909.45 K (29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准确测定基因组大小是进行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拼接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预测禾谷丝核菌的基因组大小。【方法】首先克隆了禾谷丝核菌R0301菌株翻译延伸因子A基因(tef A)的部分序列,Southern杂交明确该基因在该病菌基因组中为单拷贝。以已测序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IA融合群菌株GD118为对照,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进行了禾谷丝核菌基因组大小的预测。【结果】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可以比较准确的测定立枯丝核菌基因组的大小,研究首次预测了禾谷丝核菌的基因组大小位于32.2–36.6 Mb之间。【结论】实时定量PCR法是一种快速和简便的预测丝核菌基因组大小的方法。

    • >主编点评
    • 5-甲基胞嘧啶修饰对沉默抗生素基因的激活

      2014, 41(9):1924-192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48009

      摘要 (1305) HTML (0) PDF 114.79 K (19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dcm甲基化,链霉菌

    • >主编点评文章
    • 大肠杆菌甲基转移酶dcm基因的表达对变铅青链霉菌的多效性影响

      2014, 41(9):1925-193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81

      摘要 (2013) HTML (0) PDF 1.57 M (30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大肠杆菌的dcm基因编码的DNA甲基转移酶可以特异性地将5′CCWGG3′ (W=A/T)序列中第二个胞嘧啶变成5-甲基胞嘧啶。Dcm甲基转移酶发现已有37年了,但其确切的功能不明,本篇主要研究其对变铅青链霉菌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克隆、接合转移、异源表达及HPLC、酶切、Southern杂交等方法研究dcm基因的表达对变铅青链霉菌的多效性影响。【结果】首次发现变铅青链霉菌基因组中不含5-甲基胞嘧啶修饰,将dcm基因导入变铅青链霉菌后,接合子菌落比正常菌落小很多,并有放线紫红素产生。【结论】基因组的表观遗传修饰能激活沉默放线紫红素基因簇的表达这一现象,为基因组挖掘隐藏的活性天然产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回顾点评
    • 樱桃根际促生细菌

      2014, 41(9):1932-193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49009

      摘要 (1326) HTML (0) PDF 163.98 K (20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