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 2014年第41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41(4)封面

      2014, 41(4).

      摘要 (1151) HTML (0) PDF 244.20 K (1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41(4)目录

      2014, 41(4).

      摘要 (1133) HTML (0) PDF 327.34 K (1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工业微生物学
    • 嗜热解烃菌DM-2产生的生物乳化剂

      2014, 41(4):585-59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301 CSTR: 32113.14.j.MC.130301

      摘要 (2082) HTML (0) PDF 3.67 M (27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生物乳化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大分子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从胜利油田中1区N3块地层环境中筛选到一株能产生一种生物乳化剂的嗜热解烃菌DM-2,经鉴定为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研究其产生的生物乳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方法】采用化学显色、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等方法确定乳化剂的化学组成;根据乳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乳化指数(EI-24)确定其理化性质。【结果】菌株DM-2产生的乳化剂主要由多糖(71.4%,质量比)和蛋白(27.75%,质量比)组成,对柴油、苯、二甲苯和煤油等石油烃均有很好的乳化效果。理化性质分析显示它是一种耐高温、耐盐、耐酸碱的高效乳化剂。【结论】菌株DM-2产生的乳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乳化剂,在石油开采、原油集输、油罐清洗和石油污染治理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系列过表达非氧化磷酸戊糖途径基因对重组酿酒酵母菌株木糖代谢的影响

      2014, 41(4):592-60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273 CSTR: 32113.14.j.MC.130273

      摘要 (1971) HTML (0) PDF 671.89 K (26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系统研究一个、两个及多个非氧化磷酸戊糖(PP)途径基因组合过表达对酿酒酵母木糖代谢的影响,以优化重组菌株的构建过程,构建高效的木糖代谢酿酒酵母菌株。【方法】在酿酒酵母中双拷贝过表达上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木糖还原酶XR,木糖醇脱氢酶XDH,木酮糖激酶XKS),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PP途径基因过表达菌株,并对其木糖发酵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木糖发酵结果显示,不同组合过表达PP途径基因能不同程度改善重组菌株的木糖发酵性能。其中,过表达PP途径全部基因(RKI1,RPE1,TAL1和TKL1)使菌株的发酵性能最优,其乙醇产率和产量较对照菌株分别提高了39.25%和12.57%,同时较其他基因组合过表达菌株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通过构建PP途径基因不同组合过表达酿酒酵母菌株,首次对PP途径基因对酿酒酵母木糖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强化PP途径基因对重组菌株木糖代谢的影响存在差异,相对于其他基因过表达组合,同步过表达PP途径全部基因最有利于碳通量流向乙醇。

    • >基础微生物学
    • 新疆小叶白蜡丛枝病植原体的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2014, 41(4):601-606.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353 CSTR: 32113.14.j.MC.130353

      摘要 (1724) HTML (0) PDF 3.39 M (2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新疆小叶白蜡丛枝病植原体进行检测,通过其16S rRNA基因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方法】利用苯胺蓝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新疆小叶白蜡嫩茎横切片;采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P1/P7和R16F2n/R16R2 进行直接和巢式PCR扩增,对得到的16S rRNA基因的序列进行RFLP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现丛枝病症状的新疆小叶白蜡中存在植原体,暂命名为Fraxinus sogdianaBunge witches’ broom phytoplasma (Fraxinus sogdianaBunge WB);其16S rRNA基因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F061042,RFLP图谱与16Sr V-B亚组的枣疯病植原体相同,系统进化地位与枣疯病菌株AB052876相同。【结论】新疆小叶白蜡丛枝病植原体为16Sr V-B亚组成员。

    • >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 大肠杆菌Nissle1917 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与抗肿瘤活性

      2014, 41(4):607-61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263 CSTR: 32113.14.j.MC.130263

      摘要 (1947) HTML (0) PDF 2.02 M (3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大肠杆菌Nissle1917中获得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大肠杆菌Nissle1917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克隆至可诱导表达载体pET28a上。将L-天冬酰胺酶Ⅱ表达载体pET28a-asp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对表达的L-天冬酰胺酶Ⅱ进行鉴定,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收集表达出的L-天冬酰胺酶Ⅱ。用纯化定量以后的L-天冬酰胺酶Ⅱ作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人肝癌Hep-3B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结果】来自于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可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并通过LC-MS得到鉴定,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L-天冬酰胺酶Ⅱ对4T1细胞和Hep-3B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生长无明显抑制效果。【结论】来源于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L-天冬酰胺酶Ⅱ能显著抑制4T1细胞和Hep-3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人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效果,为进一步研究L-天冬酰胺酶Ⅱ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机制和对实体瘤的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 >农业微生物学
    • 一种袋栽黑木耳共生菌的鉴定及其共生效应初步研究

      2014, 41(4):614-62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254 CSTR: 32113.14.j.MC.130254

      摘要 (2081) HTML (0) PDF 8.03 M (34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袋栽黑木耳某种共生菌对黑木耳生长的影响。【方法】经分离纯化,以及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析,鉴定该真菌的分类地位;通过不同时间接种共生菌到黑木耳菌棒的方法,研究两者的共生效应;通过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研究共生菌对黑木耳子实体营养结构的影响。【结果】经分离纯化获得菌株B-1,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毛色二孢属的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通过不同时间接种黑木耳菌棒发现,此真菌与黑木耳间存在偏性共生关系。它对于黑木耳是偏利共生,还是偏害共生取决于黑木耳菌丝在菌棒中是否具有先占优势。黑木耳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显示,可可毛色二孢的存在改变了黑木耳子实体中营养结构,但黑木耳子实体形态特征无明显变化。【结论】可可毛色二孢与袋栽黑木耳存在着偏性共生关系,该现象为首次报道。

    • 土地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terrae)新菌株NK3-4及其功能

      2014, 41(4):621-62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279 CSTR: 32113.14.j.MC.130279

      摘要 (1819) HTML (0) PDF 2.31 M (28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离筛选出一株能溶解矿物磷、钾、硅,防治作物病害,具有固氮活性的细菌。【方法】从大豆(Glycine max)田中采集大豆根周土壤,用钾长石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加富培养,从加富培养物中分离具有溶解硅酸盐矿物能力的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分离到的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对大豆根腐病菌尖孢镰刀霉(Fusarium oxysporum)抑制作用强的菌株,再通过摇瓶培养法测定该菌株溶解矿物钾、硅、磷的能力,用改良阿须贝(Ashby)无氮液体培养基培养待测菌株,测定菌株的固氮功能。依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鉴定菌株。【结果】从健康大豆根周分离筛选出一株编号为NK3-4的细菌,该细菌在平皿上对尖孢镰刀霉的抑菌带宽度达到8.0 mm;培养24 h后,含有钾长石的液体培养基中速效钾浓度比培养基中不含钾长石的处理浓度高15.0 mg/L,可溶性硅浓度比不接种对照高51.3 mg/L;在磷酸三钙为唯一磷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8 d后,培养基中可溶性磷浓度是不接种对照的4.8倍;在改良阿须贝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5 d后,培养基中可溶性氮浓度是不接种对照的4.6倍,每升培养基中菌体氮含量达到12.7 mg。经鉴定,该菌株为土地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terrae)的新菌株。【结论】NK3-4是一株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土地类芽胞杆菌新菌株,可应用于生物农药及生物肥料的研制与开发。

    • >食品微生物学
    • 产外切葡聚糖酶真菌的筛选鉴定及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2014, 41(4):629-63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325 CSTR: 32113.14.j.MC.130325

      摘要 (1865) HTML (0) PDF 1.13 M (3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外切葡聚糖酶是纤维素酶组分中一类对结晶纤维素有降解作用的酶类,如何提高外切葡聚糖酶活力是研究的关键问题。【方法】从筛选鉴定得到的一株产外切葡聚糖酶酶活较高的黑曲霉Asp-524菌株出发,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外切葡聚糖酶基因序列,生物学信息分析后,构建了毕赤酵母诱导型表达载体,实现了该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成功表达。【结果】抗性筛选得到的阳性转化子,用终浓度为1%甲醇诱导5 d后,酶活达到4.74 U/mL。酶学性质分析显示重组外切葡聚糖酶最适pH为5.0,pH稳定性分析显示在pH为4.0?6.0范围内相对稳定,酶活能保持在最高酶活力的80%以上,最适反应温度为50 °C,经60 °C保温1 h后,酶活仍能保持80%以上。【结论】结果说明该外切葡聚糖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这一研究为纤维素酶的实际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 >兽医微生物学
    • 鸽β-防御素1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学作用鉴定

      2014, 41(4):636-64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50 CSTR: 32113.14.j.MC.130750

      摘要 (1793) HTML (0) PDF 763.69 K (2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鸽子组织中克隆鸽子β-防御素1 (AvBD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鸽子AvBD1蛋白,测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RT-PCR法从鸽子骨髓组织中扩增鸽子AvBD1基因,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该基因在鸽子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分布。将该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ProEX-HTa的EcoR I和Xho I双酶切位点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roEX-pigeon AvBD1,将重组质粒进行诱导表达;对该重组蛋白进行纯化,通过菌落计数法测定其体外抗菌活性与理化特性。【结果】从鸽子骨髓组织中克隆到鸽子AvBD1基因,其cDNA大小为198 bp,编码65个氨基酸,经序列相似性分析,鸽子AvBD1与鸭AvBD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81.5%)。鸽子AvBD1主要分布于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组织中。Tricine-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重组鸽子AvBD1蛋白分子量约8.8 kD,与预期大小一致。该重组蛋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高盐浓度显著降低其抗菌活性。此外,该重组蛋白的溶血活性极低。【结论】从鸽子骨髓组织中克隆到鸽子AvBD1基因,其主要分布在机体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中。该重组蛋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高盐浓度显著降低其抗菌活性,且该重组蛋白的溶血活性极低。

    • >微生物工程与药物研究
    • 以蛋白激酶B为靶点的新型抗结核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2014, 41(4):646-65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540 CSTR: 32113.14.j.MC.130540

      摘要 (1843) HTML (0) PDF 734.47 K (30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以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激酶B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并运用此模型进行化合物的筛选。【方法】克隆和表达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激酶B,并以其为靶酶建立并优化PknB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化合物样品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到的阳性化合物进行抗菌和抑酶活性评价。【结果】利用该模型筛选了化合物样品18 000个,得到具有抑酶活性的阳性化合物8个,其中3个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对结核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的抑菌活性。【结论】建立的以PknB为靶点的抗结核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可成功用于化合物的高效筛选。筛选得到3个在抑酶水平和抗菌方面均具有良好活性的阳性化合物样品,值得进一步研究。

    • >微生物育种
    • 采用新型药物抗性选育高效黄酒酵母菌株

      2014, 41(4):654-66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025 CSTR: 32113.14.j.MC.130025

      摘要 (1451) HTML (0) PDF 821.53 K (2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黄酒酵母菌种是影响大罐黄酒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高发酵性能黄酒酵母的选育对于提升黄酒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方法】以一种药物抗性为基础设计快速初筛方法,对黄酒酿酒酵母XY进行诱变筛选得到克霉唑(CTZ)抗性的黄酒酵母突变株,进一步以酵母发酵性参数为指标筛选得到发酵速率提高的黄酒酵母新菌株XY-3。【结果】比较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酿造性能发现,XY-3菌株最大发酵速率较原始菌株提高5.21%。黄酒酿造小试结果显示发酵前4天XY-3菌株乙醇生成速率明显高于原始菌株,其最大乙醇生成速率从XY菌株的14.77 g/d提高到15.30 g/d。XY-3酵母菌株发酵速率的提高能够缩短黄酒发酵周期1?2天,有助于提高发酵设备的利用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XY-3发酵速率的提升可能与XY-3菌株多药物抗性(PDR)有关。【结论】联合使用传统诱变和药物抗性筛选策略选育得到高效黄酒酵母新菌株,这种筛选策略也为发酵食品行业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简报
    • 中国南海沉积环境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

      2014, 41(4):661-67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257 CSTR: 32113.14.j.MC.130257

      摘要 (1935) HTML (0) PDF 781.68 K (36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海洋沉积环境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方法】采用纯培养分离及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的方法,对我国南海海域20个沉积物样品进行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共获得200株细菌,分属于47个属,99个种。经系统进化分析,可培养菌株主要分布于4个类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优势类群为Firmicutes,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所占比例为55.6%;而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两个类群获得菌株较少;在Firmicutes和Actinobacteria两个类群中发现8个潜在新种和3个潜在新属级类群。【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南海海洋沉积环境可培养微生物资源丰富,新物种资源多样;其中,芽孢杆菌为海洋沉积环境中的优势类群,随着样品深度的增加,细菌多样性呈现递减的趋势,深度可能是影响细菌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分离培养基和分离方法直接关系到样品中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的发现,有待深入研究。

    • 应用特异PCR快速鉴定微生物肥料中4种乳酸菌

      2014, 41(4):674-68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336 CSTR: 32113.14.j.MC.130336

      摘要 (2001) HTML (0) PDF 568.05 K (38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鼠李糖乳杆菌(L. rhamnosus)、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和德氏乳杆菌(L. delbrueckii)是微生物肥料生产中常用的乳酸菌,它们表型特征相似,若采用传统方法鉴定则费时费力,为准确、快速地鉴定这些种,建立种特异PCR方法。【方法】利用NCBI中Primer-BLAST (引物设计和特异性检验工具),以GenBank数据库中上述菌种的recA和gyrB为靶基因,设计和筛选种特异性引物从而建立相应特异PCR鉴定方法。【结果】经过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7个属24个种共40株标准菌株的实验验证,4个目标种分别扩增出唯一的目的产物,而其他种均无目的扩增产物。采用建立的4种特异PCR方法对产品中分离的16株乳杆菌进行鉴定,结果与16S rDNA序列分析、Biolog鉴定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特异PCR鉴定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种内通用性和种间特异性,可快速、准确的用于微生物制剂中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的检测和鉴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一株泰乐菌素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2014, 41(4):681-690.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227 CSTR: 32113.14.j.MC.130227

      摘要 (1768) HTML (0) PDF 1.68 M (2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长期堆放泰乐菌素药渣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出泰乐菌素降解菌,并考察其对泰乐菌素的降解特性。【方法】采用梯度驯化、划线分离法筛选出泰乐菌素优势降解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及菌种鉴定,并考察菌株对泰乐菌素的降解特性。【结果】从长期堆放泰乐菌素药渣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泰乐菌素高效降解菌,命名为TS1,其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形态呈圆形,乳白色,表面光滑,不透明,边缘整齐,鉴定为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该菌株在温度35 °C、pH 7.0的条件下培养72 h,对初始浓度为300 mg/L泰乐菌素的降解率可达99% 以上。【结论】说明菌株TS1对泰乐菌素具有良好的降解特性,可用于生物修复被泰乐菌素废渣废水污染的生态环境。

    • 澄黄滨珊瑚和丛生盔型珊瑚非培养放线菌多样性

      2014, 41(4):691-69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230 CSTR: 32113.14.j.MC.130230

      摘要 (1925) HTML (0) PDF 662.10 K (2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和丛生盔型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联合放线菌物种多样性。【方法】实验提取两种珊瑚的总DNA,利用放线菌特异性引物对样品总DNA进行扩增,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和系统发育分析,对三亚鹿回头岸礁区优势物种澄黄滨珊瑚和丛生盔型珊瑚联合放线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118个从澄黄滨珊瑚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的阳性克隆子归为58个OTUs,主要分布于酸微菌亚目、棒状杆菌亚目、微球菌亚目、丙酸杆菌亚目和未知类群。丛生盔型珊瑚克隆文库共获得96个序列,归为31个OTUs,主要分布于酸微菌亚目和未知的放线菌类群。多样性指数和稀疏度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澄黄滨珊瑚联合放线菌物种多样性比丛生盔型珊瑚更高。【结论】澄黄滨珊瑚和丛生盔型珊瑚拥有较高水平的放线菌物种多样性和复杂的群落结构,并隐藏着大量的高等级放线菌新分类单元。

    • >专论与综述
    • 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在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中的应用

      2014, 41(4):699-71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328 CSTR: 32113.14.j.MC.130328

      摘要 (2143) HTML (0) PDF 383.20 K (37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Stable isotope probing,SIP)是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各种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的一系列技术总称。将其应用于探查污染物降解的功能微生物,实现了不经过分离培养直接把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微生物间相互作用与微生物种群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了传统分离培养的缺陷,扩大了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空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对常规PLFA-SIP、DNA-SIP、RNA-SIP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和对比;综述了SIP在有机污染物——苯系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SIP应用于根际研究是今后该技术在生物降解研究中的一个发展方向。

    • 真菌G蛋白信号调控蛋白的功能研究进展

      2014, 41(4):712-71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317 CSTR: 32113.14.j.MC.130317

      摘要 (1902) HTML (0) PDF 263.59 K (37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G蛋白信号途径是真菌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枢纽,在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G蛋白信号调控蛋白(Rgulators of G protein signaling, RGS)是一类重要的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能通过促进G蛋白α亚基(Gα)偶联的GTP水解,使Gα和Gβγ亚基发生聚合,导致G蛋白失活,从而迅速关闭与G蛋白偶联的信号途径。自从第一个RGS蛋白在酿酒酵母中被鉴定以来,目前已经有30多个RGS蛋白在重要的模式真菌中被报道,包括构巢曲霉、绿僵菌、稻瘟病菌、玉米赤霉菌、轮枝镰孢菌、新型隐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等。RGS蛋白在真菌的营养菌丝生长、产孢、毒素和色素生产、致病性和有性生殖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真菌中已报道RGS蛋白的功能进行了总结,对真菌RGS蛋白的结构特征和调控机制进行了评述。

    • 通过原位易错PCR一步构建基因突变文库

      2014, 41(4):719-724.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243 CSTR: 32113.14.j.MC.130243

      摘要 (2332) HTML (0) PDF 1.87 M (6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要介绍一种通过原位易错PCR构建随机突变文库的新技术。本实验室最近发表的一项国际专利中,利用来源于海栖热孢菌的极耐热性DNA连接酶,在传统PCR循环中加入一个连接步骤,即变性—退火—延伸—连接的四步循环法PCR,从而实现环状质粒的PCR指数扩增(PPCP)。原位易错PCR中所用引物为一段线性双链DNA,它含有与模板质粒不同的筛选标记,产物转化宿主菌后,模板质粒在筛选平板上被直接剔除。筛选到的阳性突变子可用作模板直接进入突变文库的再次构建,通过筛选获得二级或多级累加的正突变。利用这种方法构建了一个木聚糖酶基因和一个纤维素酶基因的随机突变文库,并筛选出具有正向突变的蛋白,证明以PPCP为基础的原位易错PCR技术,为基因定向进化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随机突变文库构建的新方法。

    • 真菌Peroxins蛋白的性质和功能

      2014, 41(4):725-73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339 CSTR: 32113.14.j.MC.130339

      摘要 (1986) HTML (0) PDF 303.63 K (26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是普遍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的一类单层膜的细胞器,其内所含的各种酶在细胞的生理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真菌中已报道30多种参与过氧化物酶体的组装、分化和遗传调控的蛋白,这些蛋白被称为Peroxins (编码基因为PEX,编码的蛋白为Pexp)。Peroxins还参与真菌的乙醛酸循环和脂肪酸代谢,并与真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新实验技术手段的应用,Peroxins的功能在日益增多的真菌中被鉴定。本文对真菌中已报道Peroxins的种类及它们在不同真菌中的分布进行总结,对Peroxins的性质和功能进行评述。

    • 微孢子虫系统进化研究的变迁与展望

      2014, 41(4):734-74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299 CSTR: 32113.14.j.MC.130299

      摘要 (2143) HTML (0) PDF 11.12 M (6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在科研、医疗、农业、商业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其不具有某些典型的真核生物细胞结构,如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高尔基体、鞭毛,曾将其归属于古真核生物谱系,认为其进化历程先于这些细胞器的起源,该假说也得到了一些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据的支持。然而,在最近十年里,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基于分子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微孢子虫和真菌具有一定亲缘关系,并认为其结构的简约性恰好体现了微孢子虫营寄生生活的高度退化现象。目前对微孢子虫的系统进化仍存在各种不同意见,对其进化研究历史进行探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回顾微孢子虫进化分类研究过程中的各种研究成果,并讨论为什么微孢子虫独特的细胞和基因组特性会导致众多的学者在其进化分类问题上争执这么久。

    • >高校教改纵横
    • 北京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2014, 41(4):744-747.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754 CSTR: 32113.14.j.MC.130754

      摘要 (2114) HTML (0) PDF 327.04 K (3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生命科学分支学科,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他分支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等的发展。在北京大学新的教学体系下,微生物学实验课被提前到大学一年级本科生选修。为了保证一年级本科生能够掌握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作者在参考了国内各综合性大学所编写的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教材之后,认真梳理了教材中相关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明确了微生物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学生能掌握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术并能初步运用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新体系中教学目的,作者重新设计和丰富了微生物基础实验内容,进行了模块化教学的实验教学安排,增强了课程的整体性、连贯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教学目的。

    •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 41(4):748-75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314 CSTR: 32113.14.j.MC.130314

      摘要 (1798) HTML (0) PDF 264.75 K (2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培养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任务。针对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 口腔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014, 41(4):753-758.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307 CSTR: 32113.14.j.MC.130307

      摘要 (1629) HTML (0) PDF 275.98 K (23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口腔微生物学的概念更新,对传统实验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增强实验内容的设计性和创新性,优化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同时交替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

    • 地方本科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4, 41(4):759-76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344 CSTR: 32113.14.j.MC.130344

      摘要 (1576) HTML (0) PDF 257.81 K (23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类专业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应用性强。为了更好地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文结合我市产业特点及课程现状,对微生物学课程的理论、实验、实践教学及师资培养等环节尝试了一些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生物实验室
    • 特异性三重PCR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2014, 41(4):764-77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259 CSTR: 32113.14.j.MC.130259

      摘要 (1718) HTML (0) PDF 1.09 M (28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gyrase、tdh、trh基因的三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将已报道的这3种基因的引物加入一个PCR反应管中,对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找到最佳引物比例和扩增条件。通过特异性验证、灵敏度验证以及方法间对比进行方法确认,其PCR产物使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仅在91、269、485 bp处分别出现预期DNA扩增条带;纯培养条件下,扩增gyrase、tdh、trh的菌浓度检测限分别为6.6×101、6.6×102和6.6×101 CFU/mL;本底干扰物存在时,扩增gyrase、tdh、trh的菌浓度检测限分别为6.6×103、6.6×104和6.6×103 CFU/mL;模板DNA浓度检测限为1.36 μg/L。检测进境海产品时,检测结果和FDA 2004标准结果一致,且更易辨认和判断。【结论】此检测方法的成功建立,为副溶血性弧菌及携带tdh和/或trh基因的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准确、高效、便捷的分子技术手段。

    • 海洋病毒荧光显微计数法的优化与应用

      2014, 41(4):776-785.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297 CSTR: 32113.14.j.MC.130297

      摘要 (2073) HTML (0) PDF 3.04 M (30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可靠的海洋病毒计数方法。【方法】海水水样经福尔马林固定后,滤过孔径为0.02 μm的Anodisc Al2O3膜。滤膜经SYBR Green I染色后,在相应波长的激发光下进行观察。借助荧光显微镜目镜网格尺,计数视野中的病毒颗粒,换算后获得样品中病毒的浓度。【结果】对具体实验方法进行了优化,可快速、稳定地对海水中的病毒计数。【结论】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国内实验条件的、可靠的海洋病毒计数方法。

    • 荧光定量PCR法定量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产土味素的链霉菌

      2014, 41(4):786-79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213 CSTR: 32113.14.j.MC.130213

      摘要 (1600) HTML (0) PDF 374.57 K (2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荧光定量PCR法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定量复杂环境中微生物数量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固态白酒发酵过程产土味素链霉菌进行定量分析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通过优化大曲和酒醅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并建立相应的大曲和酒醅两种基质条件下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并对方法的精度和准确度进行验证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大曲和酒醅中产土味素链霉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大曲中产土味素链霉菌数量在105数量级,并且清茬曲中此类链霉菌数量最高。酒醅发酵起始阶段产土味素链霉菌数量在104数量级,而后随着发酵的不断进行,酒醅中此类链霉菌数量有所减少。【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对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产土味素链霉菌准确进行定量分析,对采用此方法定量其他微生物具有借鉴意义。

    • >主编点评
    • 2型猪链球菌新毒力因子PlcR的发现

      2014, 41(4):793-793.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48004 CSTR: 32113.14.j.MC.148004

      摘要 (1320) HTML (0) PDF 409.36 K (2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主编点评文章
    • 高致病性2型猪链球菌plcR基因敲除株的构建及其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014, 41(4):794-801.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30806 CSTR: 32113.14.j.MC.130806

      摘要 (1603) HTML (0) PDF 1.28 M (26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高致病性2型猪链球菌05ZYH33菌株plcR基因敲除株,通过比较突变株与野生株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研究plcR基因在2型猪链球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plcR基因,多重交叉PCR及RT-PCR鉴定并测序验证。比较野生株与突变株基本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小鼠攻毒实验分析plcR基因缺失对细菌毒力的影响。【结果】经RT-PCR证实05SSU0241与05SSU0242共转录,通过多重交叉PCR及RT-PCR证实成功构建plcR基因缺失突变株,基本生物学特性显示突变株的生长速率、菌落形态、溶血活性均无显著改变,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野生株攻毒的小鼠死亡率为70%,突变株攻毒的小鼠死亡率为40%,毒力较野生株显著降低。【结论】plcR基因作为2型猪链球菌有毒株基因组中特有的外源基因,在细菌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回顾点评
    • 小球藻高密度培养

      2014, 41(4):802-802.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49004 CSTR: 32113.14.j.MC.149004

      摘要 (1481) HTML (0) PDF 174.00 K (2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