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 2010年第37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主编点评
    • 一株可用于四氢嘧啶制备的中度嗜盐菌

      2010, 37(7):1088-1089.

      摘要 (1686) HTML (0) PDF 326.56 K (24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主编点评文章
    • Halomonas venusta DSM4743渗透压冲击下四氢嘧啶合成与释放

      2010, 37(7):1090-1096.

      摘要 (2145) HTML (0) PDF 592.14 K (3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耐受较高NaCl浓度, 而且四氢嘧啶胞内浓度阈值较高的菌株, 研究其四氢嘧啶发酵条件和工艺, 对于提高四氢嘧啶的制备效率具有实际意义。考察了碳源、NaCl浓度、酵母膏添加量对Halomonas venusta DSM4743四氢嘧啶合成的影响, 考察了优化条件下的四氢嘧啶分批发酵进程, 并利用“细菌挤奶”工艺制备四氢嘧啶。结果表明: 谷氨酸单钠为唯一碳氮源、NaCl浓度为1.5 mol/L、酵母膏添加量为0.5%的条件有利于四氢嘧啶合成。在优化条件下10 L发酵罐分批发酵, 四氢嘧啶最大合成量为3.2 g/L, 合成效率为2.7 g/(L·d)。通过“细菌挤奶”工艺制备四氢嘧啶, 6个渗透压冲击循环后, 四氢嘧啶总合成量为14.7 g/L, 总释放量为14.3 g/L, 平均释放率为97%, 合成效率2.1 g/(L·d)。中度嗜盐菌Halomonas venusta DSM4743耐受较高浓度的NaCl, 而且四氢嘧啶胞内浓度阈值较高, 优化的发酵条件及“细菌挤奶”工艺, 获得了较高的四氢嘧啶制备效率。

    • >回顾点评
    • 紫甘薯花色苷色素的抑菌机理研究

      2010, 37(7):1096-1096.

      摘要 (1640) HTML (0) PDF 378.11 K (22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环境微生物学
    • 低营养浓度培养基分离培养生物膜中的细菌及其鉴定

      2010, 37(7):0951-0955.

      摘要 (1986) HTML (0) PDF 1007.14 K (3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室内潮湿环境固体表面很容易形成细菌生物膜, 这些生物膜生长在不易清除或不被人注意的固体表面, 研究这一类生物膜中的细菌类群可以了解其中是否滋生着对人体健康有威胁性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选择某公共浴室内塑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作为分离培养对象, 同时使用实验室最常用的LB培养基及其10倍稀释培养基(LB/10)作为分离培养基。结果表明在LB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类群相对单一, 并且有单一类群占优势或抑制其他类群生长的现象; 而在LB/10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具有更丰富的多样性, 并且各类菌的数量分布较均匀, 没有出现LB培养基中一种细菌占绝对生长优势的现象。对LB/10上生长的8个菌株的16S rDNA片段序列进行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发现与所分离的细菌系统发育相近的包括多株人体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以及未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

    • 新疆达坂盐湖沉积土壤嗜盐细菌的定向富集与多样性分析

      2010, 37(7):0956-0961.

      摘要 (2127) HTML (0) PDF 588.61 K (29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集新疆达坂盐湖的沉积土壤样品, 以选择性富集培养获得的嗜盐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 扩增16S rRNA基因, 在此基础上构建嗜盐细菌的16S rRNA基因文库, 随机挑选文库中的100个阳性克隆子进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100个克隆分属于细菌域9个属的27个种, 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菌群(48%), 喜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14%)、盐单胞菌属(Halomonas)(13%)为次优势菌群。分析的阳性克隆子中, 10个克隆子与GenBank中已报道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在88.80%到96.90%之间, 可能代表新属或新种。研究结果表明, 新疆达坂盐湖沉积土壤的富集培养物中存在种类较为丰富的嗜盐细菌。

    • 一株珊瑚礁-海草床复合生态系统固氮菌的分离与鉴定

      2010, 37(7):0962-0968.

      摘要 (2150) HTML (0) PDF 775.53 K (29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部分珊瑚礁退化后逐渐演替为以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为优势种的海草床群落, 采用选择性无氮培养基从泰来藻植株的根际, 分离得到一株固氮菌, 编号为G33-1, 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及固氮基因nifH的序列分析, 初步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以周生鞭毛运动, 呈直杆状, 菌落圆形, 半透明乳白色, 比较湿润, 有光泽, 直径约1 mm, 低凸, 光滑, 边缘比较整齐。最适培养条件为: 氯化钠浓度25‰, 生长温度为37°C, 起始pH值为8。与成团泛菌标准菌株(ATCC27155TM) 相比较, 在碳源利用、精氨酸双水解、苯丙氨酸脱胺酶、鸟氨酸脱胺酶、以及生长温度和盐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以16S rDNA为基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表明其与成团泛菌属Pantoea agglomerans WAB1870进化距离最近, 相似性大于99%。此外, 利用乙炔还原法对固氮活性进行测定, 其具有较高的固氮活性, 达299.16 nmol C2H2/(mL·h)。

    • 一株可溶性有机磷去除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2010, 37(7):0969-0974.

      摘要 (1906) HTML (0) PDF 655.80 K (2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甘油磷酸钠(Sodium Glycerophosphate, 以下简称NaGly)作为外源可溶性有机磷, 从富营养化的养殖池污泥中分离到5株可溶性有机磷去除菌株, 通过除磷率比较, 筛选出一株最为高效的菌株D2, 其对初始浓度为5 mg/L甘油磷酸盐磷(Phosphorus Glycerophosphate, 以下简称GP-P)的去除率可达99.0%。此外, 对其进行了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 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生长特性与除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菌株D2为肠球菌(Enterococcus sp.), 与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KT4S13 (登录号: AB481104)和CICC6078 (登录号: DQ672262)的16S rRNA 基因序列相似性近100%; 其生长周期为: 0-4 h为生长迟缓期, 4-8 h为对数生长期, 8-28 h为稳定期, 28 h以后为衰亡期; 且在15°C-40°C、pH 4.0-9.0以及5-40 mg/L GP-P条件下均能够生长, 其中菌株D2最适生长的温度范围和pH范围分别为30°C-35°C、6.0-7.0, 而且20-30 mg/L GP-P能显著促进菌株D2生长。此外, 菌株D2在进入衰亡期之前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对20 mg/L GP-P的除磷率逐渐升高, 在进入衰亡期后的28-32 h内对20 mg/L GP-P的除磷效果趋于稳定, 其在15°C-40°C、pH 4.0-9.0以及5-40 mg/L GP-P条件下均具有除磷作用, 其最适除磷温度范围、pH范围和GP-P浓度范围分别为25°C-35°C、6.0-7.0和5-10 mg/L。

    • >基础微生物学
    • 单亲灭活柠檬酸杆菌与奇球菌原生质体融合

      2010, 37(7):0975-0980.

      摘要 (1765) HTML (0) PDF 641.59 K (2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单亲灭活原生质体技术对柠檬酸杆菌和奇球菌原生质体进行了融合, 考察了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与融合中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 随着溶菌酶浓度, 酶解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上升, 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呈上升趋势, 而再生率则逐渐下降。另外,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在PEG (6000)浓度40%、融合时间10 min、融合温度42°C、pH值为8的条件下促融, 最大融合频率可达2.74 × 10-7。筛选出来的融合子传代10 次, 性状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融合子在铀溶度为85 mg/L时, 比柠檬酸杆菌耐受性好;融合子和亲本吸附比较试验中, 融合子总体吸附性能比柠檬酸杆菌略高。研究结果为耐辐射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 >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 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B50铁载体合成相关基因pyrD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2010, 37(7):0981-0985.

      摘要 (1855) HTML (0) PDF 962.03 K (2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棉花根际分离的一株细菌B50在低铁条件下可以产生铁载体。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 将其鉴定为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采用三亲本杂交的方法将转座子Tn5-1063a (含luxAB)导入B50中, 进行转座子插入诱变, 获得突变株。用TAIL-PCR方法得到与铁吸收有关的pyrD基因序列。通过互补试验验证pyrD与铁载体的合成有关。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能够产生铁载体属于首次报道。

    • >农业微生物学
    • 拮抗菌SB1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的分析

      2010, 37(7):0986-0991.

      摘要 (1851) HTML (0) PDF 711.84 K (29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番茄根系菌株SB1的抗菌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通过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 鉴定菌株SB1为枯草芽孢杆菌内生亚种。以青枯雷尔氏菌为指示菌, 测定了菌株SB1抗菌物质的理化性质及组成。结果表明, 其抗菌物质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水溶性和醇溶性, 且对紫外线照射和蛋白酶K处理不敏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菌株SB1的抗菌物质中含有抗菌肽Surfactin。

    • >食品微生物学
    • 利用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在乳酸乳球菌表面展示超氧化物歧化酶

      2010, 37(7):0992-0998.

      摘要 (1755) HTML (0) PDF 993.35 K (2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别将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基因(acmA)的信号肽序列(ss)、C-末端结构域(cA)及全长基因, 与来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sod构建成融合基因ss-cA-sod和acmA-sod, 并连接于表达载体pMG36K, 然后导入乳酸乳球菌ATCC11454菌株, 获得了能在细胞表面展示SOD的重组工程菌MB193和MB194。经SDS-PAGE验证, 重组菌MB193和MB194可分别表达产生分子量约为46和64 kD的融合酶蛋白cA-SOD和AcmA-SOD。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MB193和MB194菌株的全细胞Mn-SOD酶活力分别为(2.63 ± 0.51) U/mL和(3.51 ± 0.64) U/mL, 明显高于仅在细胞内表达产生SOD的对照重组菌MB192的酶活性(1.53 ± 0.38) U/mL, 且表达融合酶AcmA-SOD的重组菌MB194具有最大的表面展示效率(56.4%)。

    • 利用PCR-DGGE未培养技术对中国白酒高温和中温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的分析

      2010, 37(7):0999-1004.

      摘要 (2569) HTML (0) PDF 871.71 K (40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 研究了5种高温和中温白酒大曲细菌群落结构, 通过优势条带切胶鉴定确定了大曲中优势细菌种属信息。结果表明, Weissella cibaria、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 fermentum、L. panis等乳酸菌普遍存在于5种大曲中, Thermoactinomyces sanguinis仅存在于高温曲酱曲中, 同时DGGE检测到了传统方法未能分离鉴定的Staphylococcus xylosus、Klebsiella oxytoca。不同工艺大曲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随着制曲温度的升高, 大曲细菌多样性指数有下降趋势。PCR-DGGE技术是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研究白酒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的技术。

    • >兽医微生物学
    • 猪圆环病毒2型新疆株全基因组的滚环扩增与序列分析

      2010, 37(7):1005-1009.

      摘要 (2122) HTML (0) PDF 1.08 M (28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滚环扩增技术是一种体外恒温DNA扩增方法, 特异性好, 敏感性强, 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领域。首先采用鉴别PCR对来自新疆某地区的5份猪病料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 接着对检出的2份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DNA样品进行滚环扩增。滚环扩增产物经单一限制性内切酶(SacⅡ)酶切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结果显示2份样品都出现了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组大小的条带。对目的条带进行回收、克隆与测序, 结果表明2株新疆株猪圆环病毒2型的全基因组大小皆为1768 bp。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的基因型为PCV2a和PCV2e。

    • 羊种布鲁氏菌侵染HPT-8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序列分析

      2010, 37(7):1010-1016.

      摘要 (1899) HTML (0) PDF 1.31 M (25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拟建立羊种布鲁氏菌侵染HPT-8细胞的cDNA文库。分别提取布鲁氏菌侵染20 min、1 h、2 h、3 h、4 h后HPT-8细胞总RNA, 逆转录合成cDNA, 同源重组法构建布鲁氏菌侵染HPT-8细胞的cDNA文库, 测定其库容量和重组率, 对文库63个克隆进行测序分析, 采用BLASTx和BLASTn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 并将63个基因进行了功能分类。结果得到的羊种布鲁氏菌侵染人胚胎滋养层细胞HPT-8 cDNA文库的库容为1.43 × 106, 重组率是96.92%, 插入片段大小为0.2-5 kb。在63个基因中, 与转录、能量代谢、运输及细胞因子相关的基因所占比例较高。构建的羊种布鲁氏菌侵染HPT-8细胞的cDNA文库, 为研究宿主细胞受体和布鲁氏菌入侵途径, 进一步了解布鲁氏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 >药物微生物学
    • 云雾龙胆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分析

      2010, 37(7):1017-1021.

      摘要 (2065) HTML (0) PDF 707.83 K (28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云雾龙胆(Gentiana nubigena)中分离到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细菌LD5, 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系统进化分析, 鉴定LD5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LD5能合成黄酮类化合物、龙胆苦苷, 以及一种与云雾龙胆醇提取物相似的代谢产物。

    • 基于快速筛选的纳他霉素产生菌的微量培养

      2010, 37(7):1022-1027.

      摘要 (2079) HTML (0) PDF 964.76 K (2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纳他霉素产生菌——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为研究对象, 以96深孔板为载体, 建立适合大规模菌株快速筛选的微量培养体系。首先用8层纱布外加有孔不锈钢盖子较好地解决了水分蒸发及交叉污染的问题; 确定了深孔板装液量600 μL、转速300 r/min、振幅40 mm的最佳培养条件, 此时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变化趋势均与摇瓶培养过程非常类似。实验发现微量培养体系的最大板内和板间差异分别为1.93%和6.62%, 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 两种不同培养体系下获得的菌株产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F = 39.303, P = 0.00 < 0.01), 产量分布的排序大致相同, 这表明微孔板作为培养体系, 具有标准化、平行化等优点, 能很好地应用于大量菌株的快速筛选。

    • >简报
    • 生物信息学法筛选志贺氏菌疫苗候选抗原

      2010, 37(7):1028-1034.

      摘要 (1969) HTML (0) PDF 1.22 M (30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GOLD基因组在线数据库中下载志贺氏菌S. flexneri 2a301、S. flexneri 5b8401和S. sonnei Ss046株的全基因组序列, 通过SignalP、PSORT-B、Cell-Ploc、TMHMM、Phobius、LipoP和PRED-TMBB等生物信息学工具, 筛选可能成为疫苗组份的表面抗原。结果分别从3株志贺氏菌的全基因组中得到了96、158和107个ORF, 它们分别编码一系列的脂蛋白、β-桶型跨膜蛋白或分泌性蛋白, 组成了一个疫苗候选抗原的信息库。上述ORF编码的蛋白在3株志贺氏菌中呈现良好的同源性, 有63种候选抗原在同源性分析中被发现同时存在于3株志贺氏菌中。说明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作为高通量筛选志贺氏菌疫苗候选抗原的辅助工具, 且为志贺氏菌新疫苗研制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数据信息。

    • >专论与综述
    • 毕赤酵母优化表达外源蛋白策略

      2010, 37(7):1035-1042.

      摘要 (2135) HTML (0) PDF 533.27 K (7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是一种异源蛋白表达的理想系统, 但目前并非所有的外源蛋白都能在毕赤酵母中成功高效表达, 不同的蛋白表现为不同表达水平、生物活性及稳定性。从遗传因素和表达条件综述了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优化表达策略。

    • 溴代阻燃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2010, 37(7):1043-1047.

      摘要 (2215) HTML (0) PDF 510.58 K (4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溴代阻燃剂以其优异的阻燃性能而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这些外源性的化学物质因其蓄积性、持久性、生物毒性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微生物特有的降解代谢能力为溴代阻燃剂污染治理带来了希望。但是, 目前有关溴代阻燃剂的微生物降解研究仍然很少。综述了国内外在溴代阻燃剂微生物降解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 包括厌氧、好氧和基团化等生物降解方式。在此基础上, 提出目前溴代阻燃剂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方向, 并对其在溴代阻燃剂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

    • 铜绿假单胞菌中群体感应系统研究进展

      2010, 37(7):1048-1053.

      摘要 (2648) HTML (0) PDF 501.11 K (4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群体感应系统(Quorum-sensing system, QS)是一个依赖于细胞数量的基因调控系统。系统中的自诱导物(Autoinducer 或AI)随细胞的数量增加而变化, 当细胞数达到一定数量时, 系统中的自诱导物达到一定的域值时可以与一类转录调节蛋白结合, 开始诱导或抑制数量众多的基因表达, 使细菌表现多细胞特性的群体行为。同时, 群体感应系统受到许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调节途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级联过程。此外, 以群体感应系统为药物靶点来筛选新型抗菌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作者本人的工作及铜绿假单胞菌中群体感应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 对该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作用及其调控途径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

    • >高校教改纵横
    • 几种讨论式方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0, 37(7):1054-1057.

      摘要 (1821) HTML (0) PDF 471.82 K (27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解决微生物学教学内容递增与课时递减的矛盾, 提出在微生物学课堂上实施辩论赛、学术报告竞赛与讲课比赛等几种讨论式教学方法。实践证明, 这些新方法与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相比, 具有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效果倍增; 学生担当评委, 师生打成一片; 鼓励标新立异, 倡导个性发展; 弥补课时不足, 拓展课程内容等鲜明的优势,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 微生物学课程绪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0, 37(7):1058-1060.

      摘要 (1612) HTML (0) PDF 426.34 K (2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绪论课教学对于微生物整体教学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层面对绪论课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并从三维教学目标入手, 强调在基础知识生成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励志图强的斗志, 从而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 针对留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体会与探讨

      2010, 37(7):1061-1064.

      摘要 (1461) HTML (0) PDF 456.28 K (2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也是一门较难讲解的课程, 针对留学生尤为如此。针对我校留学生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如何克服语言障碍、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严格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等方面我们做了诸多尝试, 现将我们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以期提高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水平。

    • 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体会与改革

      2010, 37(7):1065-1068.

      摘要 (1769) HTML (0) PDF 499.60 K (26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留学生及医学微生物学的特点, 从教师的选择、教材的选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考试方法和加强实验教学等环节改进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 采用启发式教学、归纳对比法教学、典型病案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来提高授课质量等, 探索医学微生物学留学生教学, 为医学微生物学留学生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 >生物实验室
    • 改良PCA培养基检测鸡肉胴体中的污染细菌

      2010, 37(7):1069-1075.

      摘要 (2058) HTML (0) PDF 830.57 K (23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添加鸡肉浸液改良经典PCA培养基获得模拟鸡肉营养条件的近自然的CEA培养基, 用于检测鸡肉中对营养要求苛刻的污染细菌。根据添加不同浓度的新鲜鸡肉浸液所获得菌落总数的变化获得最佳添加浓度,并利用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对仅生长于CEA培养基的细菌进行了鉴定。在CEA培养基上获得的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都显著高于PCA培养基(P < 0.05), 且分离到3株无法在PCA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 经鉴定其与Enterococcus faecalis、Rothia mucllaginosa, 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subsp. saprophyticus的相似性分别为99%、96%、99%。E. faecalis因产生生物胺而被认为是肉品中的腐败菌, 后两者则均是条件致病菌株, 他们的存在对鸡肉产品的安全可能造成隐患。该方法中的近自然培养法能提高对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检测灵敏度, 特别适于对营养要求苛刻的污染细菌的检出。

    • 蛋白负染方法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评价

      2010, 37(7):1076-1082.

      摘要 (2387) HTML (0) PDF 1.20 M (38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评价蛋白质负染方法在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 采用负染和考马斯亮蓝染色两种方法对同一样品的双向电泳胶进行染色, 取相对应的8对蛋白点, 并进行胶内酶解及MALDI-TOF/TOF分析, 比较两种方法与质谱的兼容性。图像分析显示, 负染方法展示出的蛋白点更多, 但三维峰图不如考染明晰; 质谱结果显示, 8个负染蛋白点中有7个鉴定结果有效, 8个考染蛋白点鉴定结果均有效。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负染的灵敏度高于考染, 与质谱的兼容性良好, 适用于建立双向电泳参考图谱的研究; 但负染后的胶图不适于进行蛋白点丰度对比分析。

    • 表面张力曲线法测定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浓度

      2010, 37(7):1083-1087.

      摘要 (2029) HTML (0) PDF 486.94 K (42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一种利用表面张力曲线测定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浓度的方法,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鼠李糖脂标准溶液的表面张力, 制作浓度和表面张力的x-y散点图, 再根据希斯科夫斯基经验公式利用Origin软件做x-y散点图的拟合曲线, 得到该公式的相关参数, 然后利用该经验公式, 通过测定稀释后待测发酵液的表面张力, 可求得原发酵液的鼠李糖脂浓度。和常用的方法相比, 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和测定成本低的优点。

本期文章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