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 2010年第37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主编点评
    • 工业杀菌剂的抗性研究

      2010, 37(10):1557-1557.

      摘要 (1906) HTML (0) PDF 266.66 K (2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主编点评文章
    • 工业腐败微生物种属特性及抗药性分析

      2010, 37(10):1558-1565.

      摘要 (2319) HTML (0) PDF 737.92 K (3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科学治理工业领域中微生物对杀菌剂的抗药性, 从工业产品、原料及水样中采集腐败微生物, 细菌按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API鉴定系统及16S rDNA序列分析, 真菌按《真菌鉴定手册》及18S rDNA序列分析分别进行鉴定; 通过测定杀菌剂的最小抑制浓度(MIC)来评估微生物抗药性水平。结果显示, 腐败微生物中革兰氏阴性细菌约占46.91%, 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等; 革兰氏阳性菌约占32.71%, 主要种属为芽孢杆菌属、微杆菌属、李斯特氏菌属及球菌等; 真菌约占12%, 主要包括青霉属、木霉属和曲霉属。MIC测试结果显示, 主要抗药性微生物为假单胞菌属, 约占33.78%, 平均抗性水平达到36 mg/L, 且传代不稳定。结论认为, 工业上微生物污染主要由细菌耐药性引起, 细胞膜结构及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在该类杀菌剂抗药性产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回顾点评
    • 玉米内生细菌

      2010, 37(10):1566-1566.

      摘要 (1697) HTML (0) PDF 260.54 K (27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工业微生物学
    • 生物氧化产碱去除半纤维素水解物中的有机酸

      2010, 37(10):1421-1426.

      摘要 (2375) HTML (0) PDF 690.65 K (28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galeiforms B-10对半纤维素水解物中的有机酸具有良好的降解活性, 影响它脱酸活性的最主要因素是水解物初始pH。将半纤维素水解物初始pH值调节至5.0以上而无需其它处理, Pichia galeiforms B-10便可发挥良好的脱酸发酵性能。Pichia galeiforms B-10代谢有机酸盐可产生碱性物质, 使水解液pH升高。在 pH值>5.0的条件下, 只要调节补酸(补加低pH值水解物)的速率与代谢耗酸速率相平衡, 发酵体系即可始终处于有利于酵母快速代谢有机酸的高pH环境。这种生物氧化产碱连续脱酸发酵方式, 可有效降低中和半纤维素水解物的外加用碱量, 具有降低成本, 减少新污染物的优势。

    • 一种不依赖钙离子的酸性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2010, 37(10):1427-1431.

      摘要 (2085) HTML (0) PDF 867.09 K (30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产酸性淀粉酶菌株Bacillus sp. CN7的基因组DNA为模板, PCR扩增到a淀粉酶成熟肽基因, 将该基因插入表达质粒pSE380中, 构建重组质粒pSE380-cn7a。将重组质粒导入到Escherichia coli JM109中, IPTG诱导表达。重组酶经Sephacryl S300、Ni-NTA纯化后测定其酶学性质。重组酶CN7A的最适温度为65°C, 最适pH为5.5?6.0, 对可溶性淀粉的Km值为3.784 g/L, 最大反应速度为101.2 mg/(L·min), 该酶的热稳定性不依赖钙离子。

    • >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orf86基因的原核表达、抗体制备与免疫印迹检测

      2010, 37(10):1447-1450.

      摘要 (2247) HTML (0) PDF 762.61 K (3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nucleopolyhedrovirus, HearNPV) orf86是一个功能未知的基因。从HearNPV基因组中通过PCR得到orf86基因编码序列, 将其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 转化大肠杆菌BL21获得融合表达产物。融合表达蛋白经分离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 制备其多克隆抗体。用ELISA测定结果表明, ORF86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 : 5.12 × 105。利用该抗体Western印迹检测HearNPV感染的HZAM1细胞, 检测到一个36 kD的目的蛋白条带, 与ORF86预期大小一致。结果表明该多抗可用于对orf86编码蛋白的检测和相关功能研究。

    • >环境微生物学
    • 一株吡嘧磺隆降解菌S8-1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2010, 37(10):1432-1439.

      摘要 (2279) HTML (0) PDF 1.43 M (30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多年连续施用吡嘧磺隆除草剂的水稻试验田泥土为材料, 采用富集培养、平板反复划线分离方法, 分离到一株能以吡嘧磺隆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um, 简称PSB), 命名为S8-1。通过菌落形态特征观察、菌体形态学观察、活细胞吸收光谱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同源性序列分析(GenBank登录号: GQ180069)等试验, 初步鉴定该菌为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 sp.)。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菌株S8-1的降解性能, 得出该菌降解吡嘧磺隆的最佳条件为: pH值为7.0?7.5, 温度为30°C?35°C; 在30°C与pH 7.0的光合细菌培养基中培养7 d, 对100 mg/L的吡嘧磺隆降解率为52.07%; 并且该菌对浓度高达800 mg/L的吡嘧磺隆仍保持降解活性, 外加发酵提取物能够明显提高菌体的生长及其降解效率, 显示了该菌在高浓度农药废水处理及土壤农药残留生物修复方面潜在的开发价值。

    • >基础微生物学
    • 大肠杆菌的直流电场刺激过程

      2010, 37(10):1440-1446.

      摘要 (1968) HTML (0) PDF 1.16 M (45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钛网电极和铂网电极对培养瓶中大肠杆菌生长过程进行加电刺激, 研究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生长情况, 并结合循环伏安扫描、恒电流、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测定菌体ATP酶活力等技术对大肠杆菌的直流电场刺激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0?0.2275 mA/cm2范围内, 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 直流电场对大肠杆菌生长量的增长促进作用逐渐增加, 而0.0455 mA/cm2的电场则是获得最大活菌量的最适电流密度; 通过对析氢活性不同的铂网电极与钛网电极通加相同电流密度的电场, 发现铂电极培养体系菌体生长优于钛电极培养体系菌体的生长。经验证发现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水的阴极电解产物吸附氢和氢气比例的不同引起的; 同时发现在0.091 mA/cm2电流密度下, 直流电场能有效提高ATP酶的活力, 在8 h时通电菌样酶活为不通电菌样酶活的3.2倍; 通过对0.0455 mA/cm2直流电场刺激后的菌体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发现加电菌体在分子量25 kD与35 kD左右多肽表达量明显高于不加电菌体的多肽表达量, 而在分子量为66.2 kD左右时多肽表达量低于不加电菌体多肽表达量。

    • >食品微生物学
    • 培养和非培养法分析冷藏鸡肉胴体中的细菌多样性

      2010, 37(10):1451-1456.

      摘要 (2204) HTML (0) PDF 1001.51 K (3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纯培养和非培养法对冷藏鸡肉胴体上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培养法从鸡肉胴体中初步分离到45株细菌菌株, 16S rDNA-ARDRA分析得到9株代表性细菌, 其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这些菌株隶属于Bacillus sp.、Shigella sp.、Pseudomonas sp.、Citrobacter sp.、Klebsiella sp.和Escherichia sp. 6个属。16S rDNA-ARDRA联合PAGE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的非培养法结果表明, 冷藏鸡肉中细菌主要属于Acinetobacter sp.、Bacillus sp.、Acidovorax sp.、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Lactococcus garvieae和Leuconostoc lactis等16个属。非培养法揭示的细菌多样性比培养法丰富, 但二者结合使用能让肉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全面的展示。

    • >微生物育种
    •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

      2010, 37(10):1457-1461.

      摘要 (2040) HTML (0) PDF 503.98 K (3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白色链霉菌UN2?71为出发菌株, 对其原生质体进行硫酸二乙酯(DES)诱变, 选育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经过试管初筛和摇瓶复筛, 得到1株稳定性好的菌株D3-32, 摇瓶产量达到1.56 g/L, 比出发菌株提高49.43%。采用2.3 L发酵罐进行发酵试验, 控制pH分两阶段培养后, ε-聚赖氨酸最高产量达到4.59 g/L, 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65倍。

    • >药物微生物学
    • 三种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分离及其抗肿瘤活性菌株的筛选

      2010, 37(10):1462-1466.

      摘要 (2302) HTML (0) PDF 542.56 K (3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204株分离自长春花、海南粗榧和见血封喉的内生菌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显示, 有19株内生菌的发酵液至少对一种指示瘤株具有细胞毒活性, 其中4株菌的发酵液对S180的抑制率较强, 均在70%以上。研究表明菌株PA09006和PA09009发酵液中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具有一定的酸碱耐受性, 并且对温度和紫外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 怀地黄活性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抗肿瘤活性

      2010, 37(10):1467-1474.

      摘要 (2689) HTML (0) PDF 946.93 K (2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平板分离法从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中分离出内生菌共130株, 包括67株细菌、50株真菌和13株放线菌。利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作为供试菌株, 通过对峙试验和平板点接法筛选出8株对3种供试菌株均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菌。经菌种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 rRNA序列测定, 这8株活性内生菌均为假单胞菌属的细菌, 并分别与Pseudomonas fluorescens、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Pseudomonas chlororaphis、Pseudomonas koreensis 和一个未定种具有最高相似性。对这8株活性内生菌进行液体发酵、不同有机溶剂抽提和抗菌抗肿瘤研究, 结果表明它们的乙醇抽提物和乙酸乙酯抽提物均不同程度地对3种供试菌株和食管癌细胞系Ec9706具有抑制作用。其中2-2号菌株(Pseudomonas chlororaphis)抗菌抗肿瘤作用最强, 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 浙贝母内生真菌菌株FTJZZJ09及其抑菌活性成分

      2010, 37(10):1475-1480.

      摘要 (2187) HTML (0) PDF 967.64 K (2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结果, 将一株来源于浙贝母新鲜鳞茎的内生真菌菌株FTJZZJ09鉴定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 其在优化后的改良查氏培养基(3 g/L麦芽糖, 3 g/L蛋白胨, 0.1 g/L K2HPO4, 0.05 g/L KCl, 0.3 g/L NaNO3, 0.05 g/L MgSO4·7H2O, 0.001 g/L FeSO4·7H2O, pH 6.5)中28°C、160 r/min振摇培养7 d, 获得的发酵液具有抑菌活性。利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以及重结晶等方法, 从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到3个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 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将其分别鉴定为环(脯氨酸-甘氨酸)、环(脯氨酸-缬氨酸)和2-乙酰基-4 (3H)喹唑酮, 它们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MIC分别为0.8、0.8和0.4 g/L, 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

    • 白花泡桐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筛选

      2010, 37(10):1481-1485.

      摘要 (2386) HTML (0) PDF 823.41 K (3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白花泡桐根、茎、叶中分离出19株内生真菌, 对分离出的真菌分别利用琼脂块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初选和复选, 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RNA基因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抗菌活性菌株进行鉴定。抑菌试验结果显示JSD-8、JM-1和JM-10等3株内生真菌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GMCC 1.769、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CGMCC 1.1103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ATCC 10123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 JSD-8、JM-1、JM-10分别属于串珠赤霉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和托姆青霉菌(Penicilium thomii)。

    • >简报
    • 蜜蜂幼虫粪肠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2010, 37(10):1486-1490.

      摘要 (2182) HTML (0) PDF 708.17 K (3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对患有欧洲幼虫腐臭病的蜜蜂幼虫进行细菌分离与培养时, 获得1株未知菌株。从分离培养特性、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 得知该菌株为欧洲幼虫腐臭病的次生菌——粪肠球菌, 属于肠球菌属, 并暂定名为Enterococcus faecalis FB102。同时, 得知根据该菌的分离培养特性可与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区分, 并且将其单独接种蜜蜂幼虫后未能使幼虫患病。根据粪肠球菌较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易于分离培养的特性, 得知通过对粪肠球菌的鉴定可以简化欧洲幼虫腐臭病的诊断过程, 而且推测该菌株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 海带配子体克隆中一株镰刀菌的分离鉴定

      2010, 37(10):1491-1494.

      摘要 (2095) HTML (0) PDF 791.92 K (2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海带配子体克隆中分离出一株真菌(菌株编号: 059601016C), 对其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和ITS基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 059601016C真菌在PDA培养基上呈棉絮状生长, 菌落背面颜色由白色变为深紫色。气生菌丝发达, 高度可达5 mm-7 mm。小型分生孢子以链状或假头状着生于瓶状产孢细胞上, (5.0?10.5) μm × (1.2?2.5) 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状, 略有弯曲, 顶胞渐尖, 2?5个隔膜, 多3?4个隔膜。通过ITS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该菌株与层出镰刀菌的相似性为100%。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也表明该菌株与层出镰刀菌的亲缘关系最接近, 因此将菌株059601016C鉴定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 Nirenberg)。在GenBank中申请的基因序列号为GU951805。

    • 抗锌细菌Sphingomonas sp. DX-T3-03分离、鉴定及性质

      2010, 37(10):1495-1500.

      摘要 (1797) HTML (0) PDF 1.01 M (3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江西德兴铜矿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重金属锌具有极强抗性的菌株, 命名为DX-T3-03。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 采用16S rRNA序列分析, 鉴定该菌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研究其最佳生长条件及抗重金属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该菌株的最适应生长条件为温度35°C, pH约6.7, 转速150 r/min; 对重金属锌有极高抗性, 可以达到25 mmol/L及以上, 并能够在多种单一及复合重金属(Cu 70 mg/L、Cd 300 mg/L、Pb 400 mg/L、Ni 60 mg/L)中生长。

    • 嗜热厌氧乙醇杆菌调控因子PadhE-1的分离、重组表达及其与adhE基因启动子的结合

      2010, 37(10):1501-1505.

      摘要 (2200) HTML (0) PDF 755.05 K (29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嗜热厌氧乙醇杆菌发酵是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有效途径, 而嗜热厌氧乙醇杆菌醛/醇脱氢酶(AdhE)是其乙醇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以adhE启动子区域的DNA序列(TRRadhE)作为诱饵, 通过制备核酸亲和层析柱, 利用调控因子与DNA特异性结合的特点, 得到调控因子PadhE-1。经过蛋白测序和NCBI数据库的比对, 发现其N端序列与Thermoanaerobacter pseudethanolicus 39E的LacI家族转录调控因子 (GenBank accession No. YP_001665770)有90%的同源性。根据同源性设计引物, 从嗜热厌氧乙醇杆菌JW200基因组中通过PCR扩增得到调控因子PadhE-1的基因, 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得到重组质粒pET-PadhE。转化大肠杆菌JM109 (DE3), 经IPTG诱导表达, Ni2+亲和柱纯化, 得到重组表达的调控因子PadhE-1。体外凝胶阻滞实验证实PadhE-1能与TRRadhE特异性结合。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嗜热厌氧乙醇杆菌的乙醇代谢调控机理。

    • 利用Sed1p锚定蛋白在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米黑根毛霉脂肪酶及其应用

      2010, 37(10):1506-1511.

      摘要 (2412) HTML (0) PDF 847.29 K (3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PCR扩增米黑根毛霉脂肪酶基因, 在米黑根毛霉脂肪酶N端加入Flag标签。将米黑根毛霉脂肪酶基因与酿酒酵母细胞壁蛋白Sed1p基因的N端融合构建质粒pPIC9K-Flag- RML-Sed1, 转化毕赤酵母GS115获得重组菌GS115/pPIC9K-Flag-RML-Sed1。重组菌经过甲醇诱导表达后, 显微镜免疫荧光分析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均证实米黑根毛霉脂肪酶已经成功展示在毕赤酵母上。该重组菌水解活力达到169.6 U/g (Dry cell weight), 在非水相中催化脂肪酸甲酯的合成, 72 h后脂肪酸甲酯的产率达82.36%。

    • >专论与综述
    • RNA干扰(RNAi)文库研究进展

      2010, 37(10):1512-1518.

      摘要 (2751) HTML (0) PDF 1.39 M (5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RNAi是由双链RNA (ds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 由dsRNA产生的小分子siRNA会导致生物体内同源转录产物特异性降解, 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RNAi技术已发展成为遗传分析强有力的工具, 在基因功能分析鉴定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构建大规模的RNAi文库进而转变成RNAi突变体库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因此如何利用简单经济的方法构建特定物种的高效RNAi文库就成为关键问题。综述了目前构建RNAi文库的不同方法以及每种构建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为不同研究目的的RNAi文库的构建提供参考。

    • 细菌素的合成与作用机制

      2010, 37(10):1519-1524.

      摘要 (4207) HTML (0) PDF 510.00 K (13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细菌素是由细菌产生的抗菌蛋白, 可以杀死与产生菌相近的细菌。很多乳酸菌产生不同多样性的细菌素, 虽然这些细菌素都是由发酵或非发酵食品中发现的乳酸菌产生的, 但是迄今只有乳酸链球菌素(Nisin)作为食品防腐剂被广泛应用。和抗生素不同的是, 细菌素由核糖体合成, 需经翻译后修饰活化并且通过特定转运系统输到胞外才能发挥其功能, 它一般通过作用于靶细胞膜来抑制靶细胞的生长, 同时本身合成细菌素的细胞对其产物具有免疫性。细菌素能安全有效地抑制病原体生长, 在食品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氢氧化细菌分离、筛选及促生机制研究进展

      2010, 37(10):1525-1532.

      摘要 (2344) HTML (0) PDF 627.42 K (4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氢氧化细菌是一类以氢作为电子供体, 通过氧化H2获得能量并同化CO2的无机化能自养菌。近年来, 发现作为豆科作物根际主要生理类群的氢氧化细菌促生作用明显, 因而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氢氧化细菌在农业、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 由于人们对氢氧化细菌的分类、分离和筛选技术的认识不足, 严重影响了氢氧化细菌的研究进程和水平。概述氢氧化细菌的分离及筛选方法, 并着重论述了氢氧化细菌促生作用及促生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最后探讨其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深入, 氢氧化细菌将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 >高校教改纵横
    • 强化五种意识 提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

      2010, 37(10):1533-1536.

      摘要 (1976) HTML (0) PDF 488.21 K (3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生物学实验是高校生物技术等专业实践教学的必需环节。提出了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无菌操作意识、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绿色环保意识。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观察、思考, 商讨了解决方法和强化措施。

    • 普通高校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初探

      2010, 37(10):1537-1540.

      摘要 (1737) HTML (0) PDF 503.74 K (2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双语教学是当前国家教育部大力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 根据普通高校的特点, 结合教学实践, 分析了实施微生物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从教材的选取、教纲的制定、教法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 >生物实验室
    •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和黑麦草腥黑粉菌检测标准分子构建

      2010, 37(10):1541-1547.

      摘要 (1949) HTML (0) PDF 596.88 K (2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和黑麦草腥黑粉菌为研究对象,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 分别构建了该两种真菌分子检测的标准分子。前者包括线粒体2297 bp的DNA序列以及rDNA 710 bp的ITS序列, 后者包括线粒体2.3 kb的DNA序列以及rDNA 710 bp的ITS序列。分别对该两个标准分子进行了性能评估试验, 测试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标准分子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均匀性和稳定性, 能够满足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和黑麦草腥黑粉菌分子检测需求。

    • 一种简捷的玉米大斑病病菌单孢分离方法

      2010, 37(10):1548-1550.

      摘要 (2364) HTML (0) PDF 491.33 K (4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一种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直接分离玉米大斑病病菌单孢子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敲打叶片先将孢子转移至水琼脂培养基上, 然后利用自制的简易挑孢针在低倍镜下直接挑取大斑单孢子, 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结果表明, 此法虽然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但简便易行, 污染少, 高效快捷, 为玉米大斑病病菌生理小种鉴定、DNA遗传多态性的进一步研究做了积极有益的基础工作。该方法值得推广到其他种类大型孢子真菌的单孢分离工作中。

    • 改良DAS-Dot-ELISA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

      2010, 37(10):1551-1556.

      摘要 (2576) HTML (0) PDF 1.29 M (3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 对Dot-ELISA法的封闭条件、包被抗体浓度、点样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建立改良DAS-Dot-ELISA法快速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研究发现, 以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的脱脂奶粉液高温处理后用于封闭, 可有效降低背景; 轻微振荡可提高杂交效率, 减少非特异性结合。改良DAS-Dot-ELISA可快速、经济的检测西瓜果斑病菌, 灵敏度达1.9 × 105 CFU/mL。在对两批次种子样品的检测中, 改良DAS-Dot-ELISA法检测带菌率分别为8.0%和6.0%, 与微孔板ELISA结果完全一致; 对每粒种子的检测结果, 改良DAS-Dot-ELISA法与微孔板ELISA吻合率平均达99.0%, 显示较好的实用前景, 同时为快速检测西瓜果斑病菌提供一种新途径。

本期文章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