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 2009年第36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主编点评
    • 细菌表面蛋白及多糖结构的免疫原性

      2009, 36(6):0930-0930.

      摘要 (1923) HTML (0) PDF 178.06 K (3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主编点评文章
    • 一种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免疫调节功能研究

      2009, 36(6):0931-0935.

      摘要 (2056) HTML (0) PDF 324.66 K (3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功能学评价程序研究一种双歧杆菌胞外多糖(Bifidobacterium spp. exopolysaccharide, EPS)的免疫调节功能。通过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绵羊红细胞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血清溶血素测定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实验探讨该EPS的免疫调节活性。EPS分别以高、中、低剂量组连续口服给药10天, 结果发现低剂量的EPS[100 mg/(kg·d)]可以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 高、中、低剂量对绵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均无促进作用; 但是, EPS 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小鼠血清半数溶血值HC50以及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能力。根据规范可知, 该双歧杆菌EPS 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

    • 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PspA)的克隆表达及交叉免疫作用

      2009, 36(6):0936-0942.

      摘要 (2345) HTML (0) PDF 499.38 K (3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工作从中国临床最常见的5种荚膜血清型肺炎链球菌(FY01, FY05, FY6B, FY19F, FY23F)克隆获得编码PspA蛋白N端α-螺旋区的基因片段。分别将5种PspA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7b(+)上,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pspA, 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乳糖诱导表达和亲和层析分离, 获得高纯度重组蛋白。通过家族专属引物PCR的方法鉴定这5种荚膜血清型肺炎球菌的PspA蛋白所属家族, 并进一步根据基因测序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所属支系。FY01 rPspA、FY6B rPspA、FY19F rPspA同属于家族Ⅰ支系1, FY05 rPspA属于家族Ⅰ支系2, FY23F rPspA属于家族Ⅱ支系3。以FY01 rPspA免疫小鼠, 在20 μg/mL免疫剂量时抗体滴度达到1: 210000, 显示了重组蛋白较好的免疫原性。Western blotting交叉免疫反应性研究表明, 抗FY01 rPspA抗血清与FY01 rPspA、FY6B rPspA和FY19F rPspA反应性较好, 而与另外两种重组蛋白几乎无反应, 提示PspA交叉免疫作用仅限于本支系内。动物保护实验表明, FY01 rPspA免疫的小鼠对FY6B、FY01 两种菌的攻击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对FY05、FY23F的攻击未见明显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成果对于研制高效肺炎球菌疫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工业微生物学
    • 产L-丝氨酸菌株SYPS-062的鉴定及碳源对发酵的影响

      2009, 36(6):0789-0793.

      摘要 (1986) HTML (0) PDF 399.74 K (2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从自然界中筛选得到的一株能直接利用糖质原料发酵生产L-丝氨酸菌株SYPS-062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 确定其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同时考察了碳源对菌株SYPS-062发酵产L-丝氨酸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当蔗糖浓度为60 g/L时, 菌株SYPS-062生物量和L-丝氨酸的积累均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8.1 g/L和6.6 g/L。

    • 中国木薯醇腈酶在汉逊酵母中的表达

      2009, 36(6):0794-0798.

      摘要 (2055) HTML (0) PDF 518.81 K (3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α-醇腈酶(α-hydroxynitrilelyase, HNL)是手性醇腈化合物生物合成十分有用的工具, 能够催化羰基化合物和HCN立体选择性的加工形成手性醇腈化合物。应用PCR扩增得到HNL基因, 连接到pMD18-T 中进行测序, 然后通过EcoRⅠ和NotⅠ将其连接到汉逊酵母表达载体pHMOXGαA中。通过在含有4 mg/mL的G418的YPD培养基上进行筛选获得阳性重组子, 用0.5%的甲醇诱导96 h。酶活测定和SDS-PAGE分析显示HNL在汉逊酵母NCYC495(leu1.1)中得到正确表达, 每毫升发酵液中获得2.015 U的醇腈酶。

    •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HR526快速合成1,3-丙二醇发酵特性研究

      2009, 36(6):0799-0803.

      摘要 (2437) HTML (0) PDF 414.84 K (36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实验室筛选的一株高产1,3-丙二醇(PDO)菌株克雷伯氏肺炎杆菌HR526(Klebsiella pneumoniae HR526), 在5 L B. Braun发酵罐进行甘油补料流加发酵30 h, PDO达到91.47 g/L, 胞外代谢通量分析显示, PDO在对数中期通量达到最大, 而乳酸在稳定期通量达到最大。结合酶学检测分析了PDO合成关键酶PDO氧化还原酶(PDOR)、甘油脱水酶(GDHt)和甘油脱氢酶(GDH)酶活的变化, PDO氧化还原酶活性在对数中期达到最高, 甘油脱水酶/甘油脱氢酶在对数期远大于稳定期、衰退期, 与代谢通量变化一致甘油脱水酶/甘油脱氢酶活性比例不均衡是3-HPA对数期积累的原因, PDO合成主要集中在对数期, 是生长偶联的代谢产物。

    • 黄色短杆菌GDK-9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

      2009, 36(6):0804-0808.

      摘要 (2291) HTML (0) PDF 492.85 K (37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PCR技术从黄色短杆菌GDK-9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片段(EC.1.4.1.4), 连到pUCm-T载体上测序。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该片段全长1927 bp, 包含一个ORF, 推测此ORF区编码一条448个氨基酸的多肽, 分子量约为48 kD。与已报道的gdh序列相似性为99.55%, 其中1190位碱基(C→A)突变导致了编码氨基酸的变化(Thr→Asn), 其它的碱基变化不影响编码的氨基酸。将gdh基因克隆入穿梭质粒pXMJ19中, 并转化E. coli XL-Blue和Brevibacterium flavum GDK-9, 经IPTG诱导后, 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 在预计位置出现明显的诱导蛋白条带, 分子量约为48.7 kD。谷氨酸发酵实验表明, 尽管谷氨酸脱氢酶GDH能明显提高胞内的谷氨酸含量, 但其不影响谷氨酸的分泌。

    • 从植物根际定向批量筛选广谱有机溶剂耐受性脂肪酶产生菌

      2009, 36(6):0809-0814.

      摘要 (1868) HTML (0) PDF 436.30 K (3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脂肪酶是一类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优良脂肪酶之一。根据已公布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基因组信息, 在传统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选择性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氨苄青霉素和卡那霉素, 从植物根际的土壤中筛选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获得的单菌落再用含罗丹明B指示剂的产脂肪酶定性检测平板检测, 从4个根际土壤中筛选到35株产脂肪酶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阳性率达到65%。其中15株对体积浓度为10%的苯、己烷和正庚烷同时具有耐受性。用recA基因分子鉴定上述15株菌种, 全部属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菌群。

    • >环境微生物学
    • 四个类群海洋蛭弧菌类生物生长特性的比较

      2009, 36(6):0815-0820.

      摘要 (1972) HTML (0) PDF 507.76 K (2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噬菌弧菌科(Bacteriovoracaceae) 4个类群共12株海洋蛭弧菌类生物(Bdellovibrio- and-like organisms, BALOs)的生长温度和盐度范围及其对6种常见对虾病原弧菌的裂解能力, 并通过透射电镜分析了其中4个代表菌株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同一群或亚群内菌株的生长温度或盐度相同, 即类群IV、VI、IX、X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分别为20°C~35°C、15°C~35°C、15°C~ 40°C和10°C~40°C, 最适生长温度为30°C或35°C; 生长盐度范围分别为5‰~40‰、2.5‰~30‰、5‰~60‰和5‰~60‰, 最适生长盐度分别为10‰、5‰、20‰和20‰。测试的6种弧菌中有3种可被全部BALOs裂解, 而其它弧菌仅被部分BALOs裂解, 但即使同一类群菌株, 对某些弧菌也表现不同的裂解能力。形态上, 4株不同类群BALOs均呈典型的弧状细胞, 具极生单鞭毛。

    • 溶藻细菌胞外活性物质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2009, 36(6):0821-0825.

      摘要 (1786) HTML (0) PDF 411.84 K (3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索分离到的溶藻细菌L7胞外活性物质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和致毒机理,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L7胞外活性物质冻干粉(L7-LPEAC)处理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测定藻细胞的光合作用效率(EPR)以及蛋白质、叶绿素a和丙二醛(MDA)的含量。L7-LPEAC溶液浓度较低(0.80 g/L和1.25 g/L)时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 其96 h、120 h的EC50分别为5.75 g/L和2.55 g/L。当L7-LPEAC溶液浓度≥2.00 g/L时, 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量变化同步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处理72 h后, L7-LPEAC溶液浓度分别为2.00 g/L, 3.13 g/L, 4.90 g/L的浓度组中, 藻细胞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浓度组7.67 g/L和12.00 g/L则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处理120 h后, 各浓度组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的相对抑制率均大于60%。使用L7-LPEAC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时, 选择适当的投加浓度, 既能杀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目标藻类, 又能避免对其他藻类产生抑制作用, 可以较好地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 >基础微生物学
    • UV-B诱导的酵母凋亡现象及调节机制的作用

      2009, 36(6):0826-0830.

      摘要 (1595) HTML (0) PDF 408.63 K (3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UV-B诱导的酵母凋亡现象及调节机制的作用。通过高密度细胞培养, UV-B能够抑制酵母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然而, 将UV-B已照射96 h活酵母细胞重新进行UV-B照射时发现, 培养12 d照射过细胞的存活率仍有10% (P<0.05), 而未照射细胞已经基本死亡。同时, 经0.01 mol/L和0.1 mol/L H2O2处理, UV-B照射24 h活细胞的存活率分别是对照的3.0倍和5.2倍; 而经30 min和60 min 55°C热处理, UV-B照射24 h活细胞的存活率分别是对照的3.5倍和9.0倍。

    • >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 半定量RT-PCR检测运动发酵单胞菌中外源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

      2009, 36(6):0831-0836.

      摘要 (2867) HTML (0) PDF 553.64 K (4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运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运动发酵单胞菌重组菌中外源基因xylB的转录水平。提取野生型运动发酵单胞菌CP4及其2个重组菌的总RNA, 检测无DNA污染后定量至同一浓度、并反转录为cDNA。观测目的基因xylB和内标基因16S rRNA的PCR扩增曲线、并确定合适的循环数, 选用相同量的cDNA为模板, PCR检测各样本中xylB相对16S rRNA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野生型菌株CP4中xylB基因没有转录, 而两株重组菌中皆有xylB的转录本, 且转录丰度基本一致, 酶活测定也进一步证实该基因在重组菌中有效表达。该方法可用于鉴定运动发酵单胞菌中特定基因的转录水平, 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 嗜热真菌纤维素酶的CBD与海栖热袍菌的纤维素酶融合表达

      2009, 36(6):0837-0841.

      摘要 (1808) HTML (0) PDF 467.00 K (3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嗜热真菌毛壳菌纤维素酶Cel7A的纤维素结合结构域编码区与极端嗜热厌氧菌海栖热袍菌的纤维素酶CelB基因进行融合, 构建重组质粒pHsh-CBD-CelB,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 通过热处理和离子交换层析, 纯化到的融合蛋白SDS-PAGE 电泳图谱显示为单一条带。对融合蛋白的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融合蛋白降解CMC的最适反应温度为90°C, 结晶纤维素吸附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结合结晶纤维素的能力, 并且融合蛋白降解CMC与结晶纤维素的能力得到提高。

    • >农业微生物学
    •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B29菌株拌种剂对大豆根腐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2009, 36(6):0842-0846.

      摘要 (2072) HTML (0) PDF 280.00 K (2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腐病是黑龙江省主栽作物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29菌株对引起大豆根腐病的镰刀菌、腐霉菌和立枯丝核菌具有强拮抗作用。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成分的微生物拌种剂对大豆根腐病的田间防效结果: 播种后35 d调查, 4种不同处理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0.2%、60.0%、48.3%、49.4%, 均高于30%多克福种衣剂的防效(44.9%)。第2次(50 d)调查, 处理4的防效(60.7%)明显好于化学种衣剂(48.6%), 处理3的防效与化学种衣剂的防效差异不显著。通过对生长期大豆出苗率、株高、鲜重和根瘤数等各项生理指标的调查, 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拌种剂对大豆的生长和发育是安全的。经过黑龙江省6个不同县市的2年田间示范, 微生物拌种剂对大豆根腐病的田间防效达56.3%~89.1%, 增产率为9.4%~24.6%。

    • >微生物育种
    • Cp-S316菌株抗细菌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及高产突变株选育

      2009, 36(6):0847-0852.

      摘要 (1995) HTML (0) PDF 392.69 K (28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测定大肠杆菌K12 (Escherichia coli K12)菌悬液的OD260的变化, 研究了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Cp-S316抗细菌活性物质对其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Cp-S316抗细菌活性物质可损伤大肠杆菌K12的细胞膜, 从而引起胞内RNA、DNA等大分子物质的泄漏。为获得抗细菌活性物质高产菌株, 以Cp-S316为出发菌株, 通过紫外诱变以及对自身产生的抗细菌活性物质的抗性筛选法进行预筛、摇瓶初筛和复筛, 获得突变株多粘类芽孢杆菌A17, 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Cp-S316提高91%, 该突变株的高产遗传性状稳定。

    • 紫外线诱变深黄被孢霉选育花生四烯酸高产菌株

      2009, 36(6):0853-0857.

      摘要 (1806) HTML (0) PDF 381.87 K (28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获得生长活力较强, 产花生四烯酸能力强的菌株, 以微生物油脂产量和花生四烯酸产量为评价指标, 采用2轮紫外线诱变的方法, 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紫外线照射时间, 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花生四烯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 紫外灯功率20 W, 照射距离30 cm, 照射时间80 s, 其致死率为76.4%。经过诱变及菌种筛选, 获得1株高产菌株Z80s2-109, 其总油脂含量为16 g/L, 花生四烯酸产量为2.34 g/L, 花生四烯酸产量比原始对照菌株提高377%, 并且遗传性能稳定。

    • >药物微生物学
    • 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增强小鼠免疫力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2009, 36(6):0858-0864.

      摘要 (2336) HTML (0) PDF 460.45 K (35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对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中增强小鼠免疫力的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和免疫增强作用测定。在生物活性追踪的指导下, 本文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硅胶柱分离和葡聚糖凝胶柱纯化, 对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中增强小鼠免疫力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 得到了具有较强免疫增强作用的化合物(标记为M), 并对化合物M进行了波谱测定, 确定化合物M为环(脯氨酸-甘氨酸)二肽(C7H10O2N2)。以生理盐水为对照, 通过腹腔注射, 对小鼠进行了SOD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白细胞杀菌活性3个指标测定。结果显示, 在第14天时, SOD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达到了最高值, 且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 在第21天时, 白细胞杀菌活性达到了最高值, 且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以上结果表明, 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中的环(脯氨酸-甘氨酸)二肽能够显著增强小鼠免疫力。

    • 四种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筛选

      2009, 36(6):0865-0869.

      摘要 (2194) HTML (0) PDF 310.47 K (39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银杏、合欢、臭椿和苦楝的树皮中分离到61株内生真菌。MTT法检测显示在45.9%的菌株发酵液粗提物在200 μg/mL时对人食道癌细胞EC109的生长抑制率大于50%。其中6株内生真菌(YX5, YX17, YX36, KL1, CC1, CC5)在50 μg/mL时仍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活性, 且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菌株的发酵液中。合欢内生真菌中的活性菌株比例最小, 在50 μg/mL时均未显示任何对EC109细胞的抑制作用。银杏中的高活性菌株比例最大, 占银杏内生真菌的15.8%。银杏分离菌株YX5的活性最为突出, 其发酵液粗提物对3种肿瘤细胞EC109, HONE1和HeLa的抑制率IC50分别是18.3 μg/mL、3.6 μg/mL和6.5 μg/mL。研究结果表明, 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潜在来源银杏内生真菌值得关注。

    • >医学微生物学
    •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Ⅱ条件优化

      2009, 36(6):0870-0874.

      摘要 (2090) HTML (0) PDF 444.59 K (5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考察pH、培养温度、溶解氧浓度和诱导时机对细胞生长和类人胶原蛋白Ⅱ表达的影响, 确定这些因素的最佳控制范围, 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 控制初始pH为6.5, 诱导后pH为6.8, 培养温度34°C, DO 20%及在对数生长后期进行诱导, 有利于细胞生长和外源基因的表达, 最终细胞密度为88.4 g/L, 类人胶原蛋白Ⅱ产量达到14.2 g/L。

    • 重组艰难梭菌毒素B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2009, 36(6):0875-0880.

      摘要 (2312) HTML (0) PDF 504.91 K (32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探讨了重组艰难梭菌毒素B(rTcd B)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采用不同浓度rTcd B处理CT26细胞, 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 比色法测定Caspase 3活性; 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 rTcd B显著抑制了CT26细胞的增殖, 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Caspase 3活性在处理6 h后显著升高, 至18 h达到最大值,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 细胞膜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PS)异位到了膜外侧, 细胞膜呈明亮的绿色荧光;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 细胞凋亡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 重组艰难梭菌毒素B能够诱导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凋亡。

    • >简报
    • 甜瓜细菌性斑点病拮抗菌P-13的鉴定及其抑菌物质的初步研究

      2009, 36(6):0881-0886.

      摘要 (1786) HTML (0) PDF 409.60 K (26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新疆甜瓜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甜瓜细菌性斑点病拮抗放线菌P-13, 根据其形态学、生理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 鉴定该菌株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琼脂扩散法生物活性研究表明, 其发酵液对细菌性果腐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BFB、细菌性角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P4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 mm和17 mm以上; 发酵液中抑菌物质主要为胞外代谢物, 不溶于石油醚, 乙醚, 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在100°C处理10 min、pH 6处理6 h或紫外线照射7 h, 该物质抑菌活性不变。纸层析结果表明, 该物质主要为碱性水溶性物质。

    • >专论与综述
    • 城市污水厂除臭技术的应用综述

      2009, 36(6):0887-0891.

      摘要 (2095) HTML (0) PDF 314.28 K (46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目前国内外污水厂除臭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目前应用于城市污水厂恶臭污染治理的多种技术, 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水洗法和喷淋法简单易行, 但对臭气的去除率较低; 药剂吸收法和活性炭吸收法可以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 但是运行费用较高; 而生物除臭法对臭气的去除率高、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 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除臭技术, 也是今后污水厂除臭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 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

      2009, 36(6):0892-0899.

      摘要 (2763) HTML (0) PDF 319.24 K (5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际微生物是指在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内生长繁殖的微生物。根际微生物研究对微生物生态学和工业生物技术开发均十分重要, 妨碍其研究进展的主要原因是99%的根际微生物物种在实验室中无法成功培养。近年来, 将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非培养研究技术应用于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本文结合作者对红豆杉根际的研究, 评述近期相关新技术的应用和其未来应用前景。

    • 基因组改组及其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乙醇发酵菌种选育中的应用展望

      2009, 36(6):0900-0904.

      摘要 (2103) HTML (0) PDF 283.65 K (3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能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的可发酵糖、同时可耐受/分解发酵抑制剂的菌种, 是利用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的关键。基因组改组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育种技术, 该技术已运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菌种的改良。本文综述了基因组改组技术的原理、方法、特点、及其运用, 并对其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乙醇发酵菌种选育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mazEF系统介导胁迫诱导细菌细胞程序性死亡

      2009, 36(6):0905-0909.

      摘要 (2568) HTML (0) PDF 314.22 K (3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mazEF是细菌染色体上的“毒素?抗毒素系统”基因(Toxin-antitoxin system, TA系统), 可介导胁迫诱导细菌细胞程序性死亡。本文介绍了mazEF系统的遗传结构特征、生理生化功能、环境胁迫激活mazEF系统介导的细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制, 参与细胞死亡过程中的细胞信号和细胞因子的调控, 以及关于mazEF系统介导的细菌细胞程序性死亡理论的争论, 提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细菌细胞程序性死亡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

    • >高校教改纵横
    • 《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探索与改革

      2009, 36(6):0910-0913.

      摘要 (1712) HTML (0) PDF 215.98 K (2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微生物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 通过实施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 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009, 36(6):0914-0917.

      摘要 (1821) HTML (0) PDF 261.46 K (3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使学生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注重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 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成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文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进度、教材、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改革。

    • >生物实验室
    • PCR-SSCP技术在假丝酵母属菌种鉴别中的应用

      2009, 36(6):0918-0922.

      摘要 (1863) HTML (0) PDF 723.41 K (2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保藏的假丝酵母属的7个种30株菌, 对其rDNA的ITS1区及ITS2区进行了PCR-SSCP指纹图谱分析, 结果表明在假丝酵母属种水平的区分鉴定中, ITS1区与ITS2区的PCR-SSCP图谱均能对本研究所选7个种的菌株进行显著区分, 比较两个区段的PCR-SSCP图谱及鉴别效果, 发现ITS2区的应用效果要优于ITS1区。

    • 空肠弯曲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2009, 36(6):0923-0928.

      摘要 (2138) HTML (0) PDF 477.88 K (37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使用恒温环介导技术, 以空肠弯曲菌的促旋酶基因A(gyrA)设计引物, 建立空肠弯曲菌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不同来源的4株空肠弯曲菌LAMP检测均显示阳性, 其他14种细菌LAMP检测显示阴性。实验结果表明, 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进行了LAMP检测方法与细菌平板计数法和PCR法的灵敏度比较, 结果LAMP检测与PCR法有相近的灵敏度, 比细菌平板计数法灵敏度高3个数量级。我们还研究发现提取核酸前加入DNase可以有效地减少死菌DNA对LAMP结果的影响。使用LAMP方法对鸡法氏囊的检测表明, 结合核酸提取步骤中的DNase处理步骤, 可以准确的检测出鸡法氏囊中的空肠弯曲菌。

    • >简讯
    • 我国自行构建的L-苯丙氨酸工程菌株发酵产酸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2009, 36(6):0929-0929.

      摘要 (1648) HTML (0) PDF 123.15 K (2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