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 2009年第36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主编点评
    • 产甘油假丝酵母TRP1基因的功能分析

      2009, 36(11):1794-1794.

      摘要 (1701) HTML (0) PDF 137.70 K (30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主编点评文章
    • 产甘油假丝酵母TRP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2009, 36(11):1795-1800.

      摘要 (2773) HTML (0) PDF 415.36 K (4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 WL2002-5 是我国发酵甘油生产菌种, 具有高产甘油和耐高渗透压的优良性能。本文采用遗传互补的方法从产甘油假丝酵母基因文库中克隆了TRP1基因(CgTRP1)。序列分析显示, 该基因编码区全长735 bp, 编码的磷酸核糖氨基苯甲酸同分异构酶(CgPRAI)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酵母来源的PRAI蛋白同源性在32.9%~49.2%之间。功能互补实验显示, CgTRP1基因在高拷贝情况下可以互补酿酒酵母trp1基因功能但在低拷贝情况下只能部分互补酿酒酵母trp1基因功能, 是一条功能明确、结构完整的酵母新基因。在CgTRP1 基因下游发现另一蛋白编码基因, 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酵母无机焦磷酸酶有很高的相似性。

    • >海洋微生物学
    • 星形孢菌素产生菌H41-38的发酵工艺条件

      2009, 36(11):1631-1637.

      摘要 (1974) HTML (0) PDF 499.52 K (3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对菌株H41-38发酵生产星形孢菌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30?C、96 h为菌株摇瓶培养最适条件。玉米淀粉和酵母粉为最适碳、氮源。采用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方法确定培养基成分的重要因子: 酵母粉和粗盐, 然后利用爬坡路径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发酵效价取得最大值时酵母粉和粗盐含量, 发酵效价最大理论值为252.31 ?g/mL, 摇瓶实测值为251.28 ?g/mL, 其发酵水平比优化前提高了4.33倍。在30 L发酵罐(300 r/min、30?C、V空气=10 L/min~15 L/min)中扩大培养84 h后发酵效价达到286.44 ?g/mL, 比摇瓶培养效价提高了45.16 ?g/mL, 其发酵参数变化曲线可指导生产罐的应用生产。

    • >环境微生物学
    • 硫代硫酸盐氧化菌TX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2009, 36(11):1638-1644.

      摘要 (2264) HTML (0) PDF 529.10 K (3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聚硫橡胶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到一株硫代硫酸盐氧化细菌TX。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 将该菌株初步鉴定为盐生硫杆菌属(Halothiobacillus sp. ) (GenBank登录号为EU871645)。该菌株能利用硫代硫酸盐、单质硫、连四硫酸盐、硫化物或亚硫酸盐为唯一能源进行自养生长, 不能利用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或酵母粉进行异养生长, 为专性化能无机自养型硫杆菌。在以硫代硫酸钠为唯一能源的培养基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C~35°C, 最适起始pH值为3.0~5.0。在矿物盐培养基中, 硫代硫酸盐最终被氧化成硫酸, 造成培养基pH持续下降。在摇瓶分批培养和硫胶废水处理过程中均检测到连四硫酸盐的积累, 表明该菌株主要通过连四硫酸盐途径或“S4I”途径进行硫代硫酸盐的生物氧化。

    • 融合酵母对重金属Cr的富集机理

      2009, 36(11):1645-1650.

      摘要 (2043) HTML (0) PDF 707.63 K (29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1株高效融合酵母对Cr的富集机理及其微观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融合酵母对Cr6+的还原、吸附过程伴随着溶液H+离子的消耗。菌体表面的络合基团主要有氨基、羟基、磷酸基等, 其中磷酸基团对吸附的影响最大, 该基团屏蔽后总Cr去除率及Cr6+还原率分别降低了70%和46%; 吸附过程趋向于将表面络合的Cr运输至细胞内并和细胞内物质形成更稳定的结合态, 该过程可在吸附90 min内达到平衡; Cr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及还原作用会改变细胞微观结构, 使细胞通透性增强。

    • >农业微生物学
    • 豌豆根瘤菌共生基因pJB5JI与华癸中生根瘤菌7653R共生质粒的相互关系

      2009, 36(11):1651-1656.

      摘要 (1915) HTML (0) PDF 526.53 K (2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 7653R是分离自我国南方水稻田的一株根瘤菌, 含有2个内源质粒: p7653Ra和p7653Rb, 其中7653Rb是共生质粒。通过Tn5-sacB的插入方法来消除质粒, 获得7653Rb消除的突变株7653RD。将豌豆根瘤菌T83K3的共生质粒pJB5JI导入7653R和7653RD中, 盆栽结果表明含有pJB5JI的转移接合子7653R-197的竞争结瘤能力和共生固氮能力均高于7653R。pJB5JI不能恢复7653RD在紫云英上的结瘤能力。含有pJB5JI的7653RD可以在豌豆上结无效瘤, 表明pJB5JI可以在7653R的染色体背景下表达其功能。对转移接合子中的质粒稳定性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pJB5JI在人工传代的情况下可以稳定存在, 但经过共生之后发生了遗传分离, 对转移接合子和出发菌株及分离菌株进行kan基因的PCR扩增, 除了受体菌外其他菌株都可得到PCR产物, 由此推测, pJB5JI可能部分或全部整合到了受体菌的染色体基因组中。

    • 农业有机废物与城市生活垃圾堆肥高温期微生物种群结构比较

      2009, 36(11):1657-1663.

      摘要 (2282) HTML (0) PDF 413.49 K (35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PCR、克隆文库方法分析了农业有机废物和城市垃圾堆肥高温期间细菌和真菌种群的多样性。提取堆肥高温期的DNA, PCR扩增, 构建各高温期的16S rDNA和18S rDNA克隆文库, 结果表明: 农业有机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16S rDNA克隆文库中分别共有18个、21个OTUs, 分别属于细菌域的14个、15个不同属, 其18S rDNA克隆文库中分别共有8个、9个OTUs, 分别属于细菌域的8个、9个不同属, 推断农业有机废物堆体的优势菌为Bacillus megaterium、Rhizobium sp.、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Penicillium sp.同属或同种的菌株; 城市生活垃圾堆体的优势菌为Bacillus megaterium、Azospirillum sp.、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同种或同属的菌株。

    • 仿刺参“腐皮综合症”病灶处优势菌的分离鉴定及AHLs信号分子的检测

      2009, 36(11):1664-1169.

      摘要 (2502) HTML (0) PDF 457.89 K (34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仿刺参“腐皮综合症”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疾病。为了研究仿刺参“腐皮综合症”病灶处优势菌以及其是否存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AHLs)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 本文从患病仿刺参病灶处分离纯化出7株优势菌,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 菌株C6属Tenacibaculum属, 菌株4属于腐败希瓦菌群(Shewanella putrefaciens group), 菌株TB属于弧菌属(Vibrio), 菌株BP2、BP3、BP4及BP6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采用AHLs的高效检测菌株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KYC55)对优势菌的AHLs活性进行检测, 其中菌株C6、4、TB、BP3及BP4存在以AHLs为信号分子的群体感应系统, 菌株BP2与BP6则无AHLs活性; 不同细菌AHLs活性不同, AHLs活性从高到低顺序为4>TB>BP4>BP3>C6。

    • 蝉拟青霉LB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2009, 36(11):1670-1675.

      摘要 (1800) HTML (0) PDF 276.37 K (35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碳源、氮源、温度、湿度、pH值和光照等对蝉拟青霉LB菌株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合该菌株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和蔗糖, 最佳氮源为蛋白胨; 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5?C~27?C, 产生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是25?C; 分生孢子萌发所需湿度范围是RH 90%~100%, 当RH 低于90%时很难萌发; 在pH值4~10的范围内该菌能生长和产孢, 菌丝生长最适pH为6, 产生分生孢子和孢子萌发最适pH范围为6~7; 光照处理对该菌产孢有一定的影响; 分生孢子的致死条件为55?C 10 min。生物学特性显示, 蝉拟青霉LB菌株是一株对营养要求不高、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昆虫病原真菌。

    • >微生物育种
    • 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耐酸性琥珀酸放线杆菌

      2009, 36(11):1676-1681.

      摘要 (1984) HTML (0) PDF 443.33 K (30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琥珀酸产生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CGMCC 1593为出发菌, 分别经过紫外线-甲基磺酸乙酯(UV-EMS)和紫外线-硫酸二乙酯(UV-DES)诱变处理, 得到7株耐酸性有所提高的突变株。以此作为候选菌库, 经3轮原生质体递进融合, 筛选获得4株可以在pH 5.6下生长的改组菌株。其中改组菌株F3-21在pH 5.6的完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OD值是原始菌的7倍, 在pH 5.2条件下仍能生长; 其摇瓶发酵48 h琥珀酸产量较原始菌株提高48%。在5 L发酵罐中进行分批发酵, 当控制pH在较低值(5.6~6.0)时, F3-21厌氧发酵48 h积累琥珀酸38.1 g/L, 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5%; 当控制pH在6.5~7.0时, F3-21厌氧发酵32 h积累琥珀酸40.7 g/L。F3-21在5 L发酵罐中进行补料分批发酵, 厌氧发酵72 h, 产琥珀酸达67.4 g/L。结果说明基因组改组技术能够改进琥珀酸放线菌的耐酸性能及其琥珀酸的产量。

    • >药物微生物学
    • 红海榄根际土壤来源的青霉属真菌XGH2321及其抑菌活性

      2009, 36(11):1682-1687.

      摘要 (1936) HTML (0) PDF 466.87 K (3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根据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结果, 将一株分离自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红海榄根际土壤的菌株XGH2321鉴定为青霉属的一种真菌。通过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和盐度的优化, 确定了适合该真菌菌株分泌抑菌活性物质的改良查氏培养基(4%玉米浆, 0.3% NaNO3, 0.05% KCl, 0.1% K2HPO4, 0.05% MgSO4, pH 7.4, 9%盐度)。将活化后的菌株XGH2321接种到该培养基中, 按28?C、160 r/min振荡培养7 d, 获得的发酵液水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为400 μg/mL), 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上述微生物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IC为800 μg/mL); 同时, 上述2种萃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立枯丝核菌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MIC分别为200 μg/mL和400 μg/mL。

    • 白桦茸凝集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2009, 36(11):1688-1692.

      摘要 (1863) HTML (0) PDF 380.65 K (30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白桦茸凝集素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2%兔血细胞凝血效价为指标, 确定了最佳提取缓冲液。通过正交试验对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液pH值、NaCl浓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分析并确定了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组合。结果表明, 以TBS和PBS为提取缓冲液所得的白桦茸凝集素凝集效价分别为64、16; 最佳提取工艺: 液料比为50:1, 提取时间为20 h, NaCl浓度为0 mol/L, 缓冲液pH值为8.0, 按该最佳工艺提取白桦茸凝集素凝血效价为256。所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为该凝集素进一步在免疫调节方面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基础。

    •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活性菌株YIM 61470鉴定

      2009, 36(11):1693-1699.

      摘要 (2788) HTML (0) PDF 386.93 K (4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多种药用植物中分离到272株内生放线菌, 活性筛选表明146株菌的发酵产物具有抗菌活性, 其中94株菌具有拮抗病原细菌活性, 127株菌具有抑制病原真菌的功能。分离菌株YIM 61470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分类特征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分析等研究, 菌株YIM 61470被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氢化链霉菌(S. hydrogenans)的一个菌株。

    • >医学微生物学
    • 猪链球菌2型菌毛样结构蛋白SSU2101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

      2009, 36(11):1700-1704.

      摘要 (2004) HTML (0) PDF 380.44 K (2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 S. suis 2) 05ZYH33株预测的菌毛样结构蛋白(Pili-like protein, PLP) SSU2101的免疫保护性作用, 本试验通过PCR扩增出plp基因片段, 进一步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 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 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动物试验结果证实PLP蛋白对S. suis 2强致病株感染小鼠具有显著的免疫保护作用, 提示菌毛样结构蛋白SSU2101是理想的猪链球菌2型亚单位疫苗的候选分子。

    •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2009, 36(11):1705-1709.

      摘要 (2218) HTML (0) PDF 509.50 K (30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酿酒酵母表达系统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G, 可获得大量无致病的抗原, 为研究新型狂犬病疫苗提供条件。构建Tat-G融合基因, 通过EcoR I和Xba I酶切位点克隆至pYes2表达载体中, 醋酸锂法转化酿酒酵母, URA3筛选鉴定阳性克隆, 阳性重组子经半乳糖诱导20 h后, 提取蛋白, 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融合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糖蛋白基因在酿酒酵母中可能表达为2种形式的蛋白, yGI和yGII, 分子大小分别为66 kD和56 kD, Western blot显示在56 kD处有特异性条带。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初步判断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的跨膜TD区和膜内编码区对RV-G蛋白分子的正确折叠和免疫活性等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而为进一步提高yGII蛋白的表达奠定基础。

    • >简报
    • 丝孢菌Monodictys asperospera (Cooke & Massee) Ellis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2009, 36(11):1710-1715.

      摘要 (1664) HTML (0) PDF 366.55 K (2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首次发现Monodictys asperospera (Cooke & Massee) Ellis具有较好的产漆酶能力。粗酶液经硫酸铵盐析、DEAE-纤维素层析及丙烯葡聚糖凝胶S-300层析纯化, 纯化倍数为8.1, 回收率为5.7%。漆酶分子量约为77 kD, 最适反应温度为55°C, 最适反应pH 6.0, 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时Km为0.163 mmol/L, Vmax为0.194 mmol/(L·min), 含糖量为18.14%, Cu2+对漆酶有明显抑制作用。

    • 口蹄疫病毒株AF72 VP3的结构模拟与分析

      2009, 36(11):1716-1722.

      摘要 (2126) HTML (0) PDF 568.53 K (3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口蹄疫病毒株AF72 RNA为模板, 反转录并扩增目的基因, PCR纯化产物与pGEM 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 用凝胶电泳、PCR和SpeⅠ/ SphⅠ双酶切法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确定AF72 VP3的核苷酸序列, 利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建立AF72 VP3结构蛋白的3D结构, 在此基础上, 综合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等参数预测AF72 VP3结构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表明, 口蹄疫病毒VP1、VP2、VP3和VP4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变异率是无差异的(P > 0.05); 而它们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变异率差异显著(P < 0.05)。该毒株与20株源于GenBank中的VP3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保守区主要位于第1~24、24~35、36~42、45~56、65~122、124~172、177~210、211~219位。AF72 VP3结构蛋白三维空间结构可分为A、B和C 3个结构区域, 蛋白呈现较规则的空间构象, 其中18~23、30~44、60~75、113~124、130~142、193~220氨基酸区段是AF72 VP3结构蛋白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 该结果将为进一步的FMDV多表位疫苗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质量分析

      2009, 36(11):1723-1726.

      摘要 (1868) HTML (0) PDF 237.68 K (3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培养基ISO国际标准对国内培养基质控的等效性, 选择国内外4家培养基生产厂家的霉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和显色培养基, 从质控菌株生长率、抑菌效果等方面进行质量分析比对试验。生长率质控标准菌株在各种霉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上的生长率均值均大于0.5, 在显色培养基上的生长率均值均大于0.7, 符合ISO国际标准。经统计分析, 试验的4家培养基厂家生产的培养基质量水平差异不显著(P > 0.05), 这为将新出台的培养基国家标准拟等效采用培养基ISO国际标准提供了基础材料和依据。

    • >专论与综述
    • 甲基营养菌的研究进展

      2009, 36(11):1727-1737.

      摘要 (2859) HTML (0) PDF 449.96 K (7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甲基营养菌是一类能够利用一碳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 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研究表明, 甲基营养菌能够直接利用一碳化合物, 将其转化成自身代谢的一碳单位, 并为生物体提供能源和碳骨架, 这组成了一碳代谢的主要部分, 它是一种新的代谢体系, 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代谢模式来研究生物代谢和生物进化。本文结合本实验室Methylobacterium sp. MB200的研究情况, 主要从分类学、代谢途径、基因组学和应用等方面, 论述了甲基营养菌的研究进展。

    • 废弃食用油脂生物合成鼠李糖脂研究进展

      2009, 36(11):1738-1743.

      摘要 (2170) HTML (0) PDF 253.16 K (3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碳源的成本过高限制了鼠李糖脂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 废弃食用油脂作为一种廉价易得的碳源,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用它发酵生产鼠李糖脂。废弃食用油脂的种类、投加量对鼠李糖脂的产量、结构、性质均会产生影响, 目前研究中用废弃食用油脂作碳源, 鼠李糖脂产量最高可达24.61 g/L、表面张力最低达到24 mN/m、产物CMC最低可达40.19 mg/L。此外, 本文还总结了菌株、氮源、微量元素、pH、溶氧及培养方式等因素对废弃食用油脂生产鼠李糖脂的影响, 并展望了利用废弃食用油脂生产鼠李糖脂实现产业化的重点研究方向。

    • 耐有机溶剂极端微生物的耐受机制及应用

      2009, 36(11):1744-1749.

      摘要 (1925) HTML (0) PDF 260.45 K (4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耐有机溶剂微生物是一类新颖的极端微生物,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系统深入地研究。它们通过各种耐受机制, 有效抵御或降低有机溶剂对其细胞产生的毒害作用。因此, 在全细胞催化、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 耐有机溶剂极端微生物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此外, 深入透彻地了解耐有机溶剂极端微生物的各种耐受机制, 有助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和优化现有耐有机溶剂极端微生物的各种性能, 进一步拓展其工业应用领域。本文将从囊泡外排、改变细胞膜磷脂结构和组成等4个方面概述近年来耐有机溶剂极端微生物的耐受机制研究新进展, 并介绍它们在全细胞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 口蹄疫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2009, 36(11):1750-1757.

      摘要 (1935) HTML (0) PDF 367.80 K (3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口蹄疫(FMD)是一种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其控制措施主要是疫苗免疫, 虽然传统疫苗在该病的防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也存在着诸多的缺点。因此研制新型的FMD疫苗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实验室在FMD新型疫苗研究方面所开展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综述了国内外在FMD基因工程弱毒苗或灭活苗、蛋白质和合成肽疫苗、空衣壳疫苗、细胞因子增强型疫苗等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

    • 海洋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2009, 36(11):1758-1765.

      摘要 (2682) HTML (0) PDF 411.82 K (41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厌氧氨氧化细菌是能在厌氧的条件下将氨氧化为氮气的一类细菌, 这类细菌执行着以前未被人们所认知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厌氧氨氧化过程, 据估计厌氧氨氧化过程对于海洋氮气的形成有30%~50%的贡献率; 海洋厌氧氨氧化细菌能与氨氧化细菌及氨氧化古菌存在潜在的耦合作用, 对于海洋氮循环复杂机制的阐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海洋厌氧氨氧化细菌独特的细胞和基因组结构, 也成为了解海洋细菌进化重要的模式微生物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子生态学方面的进展, 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 >高校教改纵横
    •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09, 36(11):1766-1771.

      摘要 (2339) HTML (0) PDF 276.86 K (36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其特点是内容广、发展快、实践性强, 因而该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提出了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一些建议和具体实施方法。

    • 强化基础, 拓展应用, 构建农业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新体系

      2009, 36(11):1772-1776.

      摘要 (2528) HTML (0) PDF 263.79 K (2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业微生物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类、植物类以及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1999年以来, 国家本科教育扩招和学校建设步伐加快, 专业和学生数激增, 生源质量和社会人才需求发生急剧变化。为适应新形势下微生物相关高级人才培养的需求, 根据专业类群特色, 在强化基础教学, 拓展应用教学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新模式、新方法, 构建课程新体系, 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教学设计及效果分析

      2009, 36(11):1777-1779.

      摘要 (1802) HTML (0) PDF 301.69 K (2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生物实验教学的目标是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又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本文通过将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实验引入本科微生物实验教学中, 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相关研究,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该实验操作简单, 结果明确, 教学成本低, 便于在高校中开展。

    • 千锤百炼出精品, 一部值得推荐的好教材

      2009, 36(11):1780-1782.

      摘要 (1767) HTML (0) PDF 226.69 K (28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武汉大学沈萍教授和陈向东教授主编的《微生物学》(彩色版)是国内第1部4色印刷的微生物学教材, 是经过多名微生物学专家的共同努力精心完成的。在注重加强基础的同时, 还突出新颖性和启发性;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对于学生自助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培养很有帮助。精心设计的大量插图的运用也为该教材增色不少。

    • >生物实验室
    • 细菌测试片的冷水可凝凝固剂初步研究和应用

      2009, 36(11):1783-1788.

      摘要 (2017) HTML (0) PDF 327.12 K (3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生物测试片具有携带方便、不用配制培养基的优点, 为一种新型的检测工具。测试片的技术关键是冷水可凝胶, 本文通过研究新的冷水可凝凝固剂(HKG)的保水性能、pH、强度、微生物利用及降解和抑菌效果, 再组装成细菌菌落总数测试片, 进行特异性和食品样品效果检验, 并与倾注平板法比对, 评价其作为微生物测试片凝固剂的可行性。结果显示HKG对16种微生物均无抑菌作用, pH为中性, 强度为340.31 g/cm2 ? 48.71 g/cm2; 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 HKG在短时期(5 d)内不支持微生物生长, 不被分解利用, 在测试片和倾注培养法中5种测试菌株均可达相同的灵敏度(P = 0.438 > 0.05), 各菌株菌落数(P = 0.442 > 0.05)和食品样品菌落数(P = 0.718 > 0.05)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 HKG能较好地应用于细菌测试片计数, 并能提高检测效率。

    •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的应用研究

      2009, 36(11):1789-1793.

      摘要 (1957) HTML (0) PDF 297.85 K (3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是新近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危险的条件致病菌, 主要存在于婴幼儿奶粉、婴幼儿补充食品中。由于目前日常使用的传统检验方法存在检测周期长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本实验室研究设计出一种新的显色培养基(HKMCES), 通过与OXOID公司的同类产品(OXCES)比较, 分别应用于质控菌株、污染样品和实际样品的测试, 对这2种显色培养基的灵敏度、特异性、检测效果以及前增菌方法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 合适的增菌方法更有利于样品中阪崎肠杆菌的检出, 本实验室研制的显色培养基和OXOID公司的显色培养基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检测效果相当。这种新的显色培养基能使检测周期缩短, 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本期文章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