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5(8):1340-1340.
摘要:
2008, 35(8):1171-1175.
摘要:采用自克隆技术, 破坏啤酒酵母工业菌株YSF31的ADH2基因, 在ADH2基因位点插入来源于YSF31的编码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GSH1基因和铜抗性筛选标记CUP1基因。通过铜抗性筛选转化子, 经PCR和乙醇脱氢酶Ⅱ (ADHⅡ) 活性测定验证, 获得了1株啤酒酵母工程菌。10°P麦芽汁发酵实验显示, 自克隆菌株的乙醇脱氢酶Ⅱ活性是受体菌的65%, 谷胱甘肽含量比受体菌YSF31的高34%。其他发酵指标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由于DNA操作过程中没有外源基因介入, 因此啤酒酵母工程菌为生物安全的自克隆菌株,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08, 35(8):1176-1181.
摘要:对已分离到的产油酵母通过木糖摇瓶发酵, 从中筛选到2株H2-1和J2-2利用蔗渣半纤维素水解液高产油脂酵母, 其利用蔗渣半纤维素水解液油脂得率系数分别为13.49和10.28, 均显示出对蔗渣半纤维素水解液的高转化率。根据常规生理生化特征和2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 确认H2-1为小红酵母(Rhodotorula minuta), J2-2为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
2008, 35(8):1182-1185.
摘要: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株产蛋壳内膜分解酶(ESM protease)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通过对其发酵液进行饱和硫酸铵盐析, 二次离子交换层析得到蛋壳内膜分解活性达到304.5 U/mg的目标蛋白, SDS-PAGE电泳显示该酶分子量约为32 kD, 通过测定其N-末端15个氨基酸残基为:Ala、Glu、Ala、Gly、Gly、Val、Ala、Gly、Lys、Glu、Asp、Ala、Ala、Glu和Leu。
2008, 35(8):1186-1191.
摘要:从患细菌性败血症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X1, 其对西伯利亚鲟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5.62×105 CFU/mL, 具有较强毒力; 菌株X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菌体大小为1.0 μm~1.2 μm×2.1 μm~2.4 μm, 周生侧鞭毛, 在兔血琼脂平板上能形成明显的β-溶血圈, 经ATB细菌鉴定仪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 菌株X1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登录号:EU669667); 其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菌株X1与嗜水气单胞菌ATCC35654(登录号:X74676.1)的亲缘关系最近, 其同源性为99%。此外, 菌株X1对先锋必、左氟沙星等2种药物高度敏感, 对妥布霉素、氟哌酸、舒普深、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复达欣、万古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B、洛美沙星等10种药物中度敏感。
2008, 35(8):1192-1197.
摘要: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浓度恩诺沙星对固体培养条件下蛭弧菌产生噬斑和液体培养条件下蛭弧菌增殖的情况, 以及蛭弧菌在不同浓度恩诺沙星下吸附到载体上的情况, 研究了恩诺沙星对蛭弧菌BDF-H16生长及吸附的影响。实验发现:2 μg/mL、5 μg/mL、10 μg/mL、20 μg/mL和50 μg/mL恩诺沙星对蛭弧菌BDF-H16噬斑的产生及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P<0.05)。在固体培养72 h后, 随着恩诺沙星浓度逐渐增大, 蛭弧菌BDF-H16产生的噬斑数目逐渐减少; 在液体培养72 h后, 随着恩诺沙星的浓度逐渐增高, 蛭弧菌BDF-H16的增殖浓度不断减少, 但10 μg/mL恩诺沙星并没有改变蛭弧菌BDF-H16的生长趋势。此外, 以沸石作为吸附载体, 2 μg/mL、5 μg/mL、10 μg/mL、20 μg/mL和50 μg/mL恩诺沙星降低了蛭弧菌BDF-H16吸附量, 随着恩诺沙星浓度的增大, 蛭弧菌BDF-H16的吸附量逐渐降低, 而蛭弧菌BDF-H16的吸附率却在一定恩诺沙星浓度(2 μg/mL~20 μg/mL)下却有所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 恩诺沙星对蛭弧菌BDF-H16噬斑的产生及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但在有载体存在的情况下, 蛭弧菌的吸附能力在一定恩诺沙星浓度范围内有所增强, 添加载体沸石有助于降低恩诺沙星对蛭弧菌BDF-H16的不良影响。
2008, 35(8):1198-1202.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适合于PCR-DGGE分析的环境样品中酵母菌基因组DNA的快速提取方法并利用PCR-DGGE对酵母菌处理油脂废水系统中的酵母菌群落结构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 并非所有可以降解含油废水中污染物的菌株都可以稳定存在于系统中; 系统对于菌株的选择开始于菌株的扩大培养阶段; 系统从连续运行开始到稳定的过程中, G1、O2或W1成为优势菌株并稳定存在于系统中。
2008, 35(8):1203-1208.
摘要:研究了不同外加碳源作为共代谢基质及氢气作为电子供体条件下PCP的厌氧生物降解特性, 并借助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了PCP降解菌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 添加外加碳源及以氢气作为电子供体均对PCP降解有显著促进作用。添加葡萄糖、丙酮酸、酵母膏和氢气时的降解率分别为71%、56%、51%和74%。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 不同处理条件下PCP降解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同。PCP降解菌群中可能存在Clostridium、Frankia和Desulfitobacterium等属的微生物。
2008, 35(8):1209-1213.
摘要:以葡萄糖、乙酸钠、Fe0、Fe0+葡萄糖、Fe0+乙酸钠作为电子供体, 接种未驯化厌氧混合菌, 考察2,4-二氯酚(2,4-DCP)的还原脱氯特性及Fe0作为电子供体的最佳作用条件与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与葡萄糖的作用相比, Fe0+葡萄糖可有效提高目标物脱氯效果; 乙酸钠、Fe0及Fe0+乙酸钠均为有效电子供体, 其中Fe0作为电子供体时目标物脱氯效果最佳, 最佳作用条件为初始pH 8.0, Fe0投加量2.0 g/L, 4-CP为其主要脱氯中间产物; Fe0可持续供给2,4-DCP还原脱氯所需电子, 而乙酸钠不断消耗后其脱氯效果与Fe0作为电子供体有明显差距。
2008, 35(8):1214-1218.
摘要:从辐射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新的耐辐射菌WGR702。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 直径1.5 μm~2.5 μm。菌体呈粉红色、能运动、兼性厌氧及不产孢子。其生长温度和pH范围分别为10℃~35℃和pH 5.0~10.0。(G+C) mo1%含量为60.5%。UV和γ射线辐射检测表明WGR702具有很强的耐辐射性。16S rDNA序列(EU315117)分析表明, 菌株WGR702与沙雷氏菌属(Serratia)菌株16S rDNA序列有很高相似性(94.79%~98.53%), 但与沙雷氏菌属已报道菌株最大不同点是菌株WGR702细胞为球状, 且革兰氏阳性。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表明菌株WGR702可能是沙雷氏菌属(Serratia)的一个新种。
2008, 35(8):1224-1229.
摘要:以75 mmol/L的二氧化氯作用于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CTP、dTTP、dGTP、dATP混合物(浓度均为100 mmol/L), 液相色谱显示它们在260 nm波长处的峰面积分别下降了54.23%±2.08%、66.25%±3.32%、55.47%±0.23%、59.59%±3.27%。纯化质粒被二氧化氯作用后电泳条带未出现明显弥散和拖尾现象。45 mmol/L以上二氧化氯能彻底抑制质粒DNA的PCR模板活性, 150 mmol/L的二氧化氯才能使纯化质粒的转化率降至对照组的0.20%±0.20%。实验证明二氧化氯对DNA具有损伤作用, 这种损伤可能与嘧啶碱和嘌呤碱的共轭双键被破坏有关。
刘 飞 , 夏立秋 , 丁学知 , 易 勇 , 莫湘涛 , 魏 薇
2008, 35(8):1230-1234.
摘要:为了提高杀虫蛋白Cry1和Cry2产量, 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发酵培养基中影响苏云金芽胞杆菌4.0718表达毒蛋白Cry1的显著性因子为黄豆饼粉和MnSO4?H2O, Cry2的产量在该配方中无显著性影响因子。然后利用最速上升实验逼近Cry1最大产出区域, 找到后续试验中心点。最后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黄豆饼粉和MnSO4?H2O的最佳浓度为11.5 g/L和0.02 g/L, 使Cry1和Cry2产量分别达到0.32 mg/mL和0.11 mg/mL, 比原优选配方产量提高了两倍多。该优化配方发酵液对棉铃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09 μL/mL, 杀虫活性比原优化配方显著提高。
于蘋蘋 , 艾山江·阿不都拉 , 赵国玉 , 卡米力·克热木 , 吾甫尔·米吉提
2008, 35(8):1235-1239.
摘要:从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的叶中分离出1株对西瓜枯萎病有明显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XJPL-YB-26, 其发酵液上清在280 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峰。利用软件Primer 6.0 设计16S rDNA引物并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得到XJPL-YB-26的部分16S rDNA序列, GenBank接收号为EU251191。经Blastn调出与菌株16S rDNA同源的序列, 并用软件MEGA 3.1按Neighbor- Joining方法构建16S rDNA系统发育树。菌株XJPL-YB-26与AB271744处于同一分支, 相似性为99%, 最终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2008, 35(8):1240-1245.
摘要:玉米纹枯病是玉米主要的真菌病害, 从优良玉米品种川单13号中分离到一株对玉米纹枯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够促进玉米生长的内生细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以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 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盆栽试验表明, 菌株能够抑制玉米纹枯病的发生, 抑菌率为43.01%, 促生试验表明, 该菌能够显著促进玉米苗的生长, 促生作用与植物生长刺激素(IAA)的效果相似, 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2008, 35(8):1246-1250.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 通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率等指标研究青霉TS67菌株的发酵液、发酵上清液和菌体对大豆根腐病及玉米小斑病的影响, 实验结果的SPSS统计分析表明, 青霉TS67的所有处理均能显著(P<0.01)抑制大豆根腐病及玉米小斑病的发生, 其中采用TS67菌株与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混合物进行拌种, 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防治效率达63.98%; 在玉米小斑病发病前喷洒TS67菌株的发酵液, 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防治效率达到53.34%。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用青霉TS67进行大豆拌种能有效促进大豆幼苗生长。
2008, 35(8):1251-1254.
摘要:从昌乐不同种植年限西瓜大棚采集土壤, 测定了连续种植6、8、10、14和20年西瓜大棚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理化特性状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 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真菌数量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 蛋白酶、多酚氧化酶也同样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脲酶呈下降趋势, 蔗糖酶呈上升趋势; 同时在连作栽培过程中, 土壤中速效氮含量较为稳定, 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出现少量积累, 土壤酸化日趋严重。讨论了连作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状之间的关系。
2008, 35(8):1255-1261.
摘要:本论文对青枯病抗性不同的番茄品种其内生细菌生理群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番茄内生细菌生理群数量的变化随品种抗性、生育期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在7大类生理群细菌中, 氨化细菌的数量最多, 且在幼苗期以后, 高抗青枯病番茄品种中数量明显高于高感品种, 初步认为, 氨化细菌可能是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性微生物。番茄抗病品种在不同生育期, 其内生细菌的总体数量要比感病品种多, 呈交替波动变化。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固氮细菌和反硫化细菌平均数量均表现为在夏季高于冬季, 硫化细菌的数量则冬季高于夏季, 厌气性细菌数量最少。
2008, 35(8):1262-1267.
摘要:本论文探究了培养条件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KLDS 1.9201和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KLDS 3.021自溶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培养温度(30℃~55℃)、盐浓度(0%~5%)以及酸度值(pH 5.0~7.5)的升高, KLDS 1.9201和KLDS 3.0201不仅自溶度相应增大, 而且在磷酸缓冲液中释放的核酸和蛋白含量也呈递增趋势。高温55℃、pH 7.5和5%乳酸盐浓度的培养环境使KLDS 1.9201和KLDS 3.0201在培养45 h后的自溶度分别达到了55%和36.3%, 显著高于低自溶培养环境下(30℃、pH 5.5和0%乳酸盐) KLDS 1.9201和KLDS 3.0201的自溶度9.96%和8.6% (P<0.05)。透射电镜观察表明高自溶和低自溶培养条件对酸奶菌株菌体形态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且酸奶菌株自溶时发生的细胞壁降解程度与自溶光密度值相对应。
刘忠华 , 余兴龙 , 李润成 , 黄泽彬 , 廖立珊 , 白 霞 , 李 晶 , 向卫军 , 汪镇南 , 丁 建
2008, 35(8):1268-1272.
摘要:根据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2基因的缺失信息, 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 以含高致病性PRRSV Nsp2基因的质粒pMDNSP2及普通PRRSV VR2332株RNA为模板, 建立了快速诊断高致病性PRRSV RT-PCR方法。通过对临床组织病料的总RNA进行不同稀释倍数检测,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从0.265 pg的总RNA中检测到PRRSV的基因, 说明敏感性高。用该方法对猪瘟病毒(CSFV)、Ⅱ型圆环病毒(PCV-2)、伪狂犬病病毒(PRV)、链球菌(Streptococcus)、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同条件检测, 结果都为阴性。进一步对36份疑似高致病性PRRSV临床组织病料细胞培养物、2株PRRSV商品活疫苗以及52个猪场所送检的184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应用, 结果36份疑似高致病性PRRSV临床组织病料的细胞培养物有5份样品为阳性且都为高致病性PRRSV, 2株PRRSV商品活疫苗为普通PRRSV, 52个猪场中有42个猪场(123份样品)呈阳性, 其中只有1份为普通PRRSV。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鉴别诊断高致病性PRRSV和普通PRRSV, 且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的特点, 具有临床实用性。
2008, 35(8):1273-1277.
摘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技术分析了喀斯特山地土壤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状况。运用16S rRNA特异性探针, 结合DAPI全细胞染色和样品稀释, FISH 技术准确、高效地原位检测出土壤剖面中SRB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结果显示, 在所研究的土壤剖面各层均有SRB检出, 最低为(0.8±0.4)×107个/g , 最高为(6.2±1.3)×107个/g, 平均为(2.7±1.2)×107个/g。FISH 能同时对土壤中的SRB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是研究环境中SRB时空分布的快速有效的检测技术。
2008, 35(8):1278-1281.
摘要:烟草调制期间, 烟叶上的微生物对烟叶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从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变化动态、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及其控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2008, 35(8):1282-1286.
摘要:近年来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 利用微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分布的短重复序列设计引物, 选择性地扩增重复序列之间的不同基因区域, 以得到大小不等的DNA扩增片段的方法日渐增多。以BOX插入因子(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为基础的PCR技术, 具有操作简单快捷, 可重复性强, 容易获得较为丰富的扩增条带等特点, 最初主要应用于细菌的多样性研究。目前研究发现用BoxA1R引物对微生物中的真菌、放线菌进行选择性的扩增, 也能够达到很好的遗传及多样性分析的目的。本文综述了BOX-PCR指纹图谱分析技术的特点和一般步骤; 结合作者对植物内生细菌的BOX-PCR指纹图谱分析体系的优化, 对BOX-PCR技术的改进进行了总结; 并对该技术在微生物菌株多样性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阐述。
2008, 35(8):1292-1296.
摘要:综述了黄原胶的理化特性、降解意义及降解方法, 重点介绍了生物法降解黄原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并对降解黄原胶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寻求更多降解途径、开发寡糖产品等建议。
2008, 35(8):1297-1301.
摘要:本文概述了常用于乳酸菌分离鉴定及多态性研究中的基于rDNA序列的分子标记技术和几种DNA指纹图谱技术(RAPD, ARDRA, AFLP, REP/ERIC-PCR), 并对这些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近几年在乳酸菌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同时本文还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不同的研究方法, 其分辨率和检测限不同, 必须根据研究目的,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008, 35(8):1302-1310.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用于B细胞表位及T细胞表位研究的常用方法及其在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研究中的应用, 并介绍了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2008, 35(8):1311-1318.
摘要:阐明不同生物基因组DNA序列信息及破译相关遗传学背景的基因组学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核心学科。最近十年来真菌基因组学研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真菌已成为真核生物基因组研究的最佳模式生物。至2008年6月, 近80种隶属于真菌、微孢子虫和卵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公布, 代表着最广泛的真核生物, 它们的基因组大小从2.5 Mb~81.5 Mb。本文整理了这些数据的相关信息。
2008, 35(8):1259-1331.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系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的植物保护专业人才, 针对植物保护专业的微生物学教学优化进行了探讨。紧密结合植物保护专业, 选择合适教材, 合理配置和拓展教学内容, 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视频等资源, 加强实践环节、进行“启发式”教学等措施, 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8, 35(8):1319-1321.
摘要: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微生物教学改革实践中, 对传统讲授式教学与案例讨论式教学作了比较。在结合临床病例教学时, 应注重进一步夯实学生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理论, 使传统教学方式与讨论式教学方式优势互补。讨论式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与教学思路创新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之一。
2008, 35(8):1322-1324.
摘要:根据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实验教学等方面对《普通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 包括整合精简更新教学内容, 强化基础知识;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 改革考核方式, 全面考察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实验中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培养等, 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2008, 35(8):1325-1328.
摘要:结合中药学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内容为教学对象服务的原则,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我们进行了中药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创建了教学新模式, 突出以人为本, 把课程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定位在学生未来学习、思维、联系新事物桥梁的基础上, 对应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相关知识、应用知识三部分, 充分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强化针对性、先进性和启发性, 以使学生构建可满足21世纪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2008, 35(8):1332-1334.
摘要:细菌要维持其完整的细胞形态需要一定的渗透压, 根据极端环境微生物耐盐程度的差异大致分为非嗜盐、弱嗜盐、中等嗜盐、极端嗜盐和耐盐菌5大类。本研究组通过测定不同浓度NaCl条件处理下, 600 nm处的光谱吸收的改变值结合显微照相的方法, 对极端嗜盐古菌维持完整细胞形态所必须的最低NaCl浓度进行研究, 发现极端嗜盐古菌CY1保持完整的细胞形态的最低NaCl浓度为8%~10%。并建立了较为系统、可靠的测定极端嗜盐古菌保持完整细胞形态最低NaCl浓度的研究方法。
李 姣 , 王爱萍 , 张 红 , 张改平 , 王选年 , 易明林 , 鲁 琨 , 王秋霞 , 冯丽丽
2008, 35(8):1335-1339.
摘要: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衣壳蛋白VP2展示到T7噬菌体表面, 以FITC标记纯化的重组噬菌体,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与流式细胞仪检测, 研究标记噬菌体与病毒受体细胞——法氏囊B细胞的相互作用。结果展示有IBDV VP2蛋白的噬菌体经FITC标记后仍然具有与受体细胞结合的特性, 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 流式数据显示其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阴性对照, 且IBDV疫苗株TAD可明显阻断其结合。由此得出结论, FITC标记与噬菌体展示技术相结合, 可进行配体/受体间相互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