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 黄 磊 , 李国强 , 李召雨 , 马 挺 , 梁凤来 , 刘如林
2008, 35(5):0653-0660.
摘要:从石油污染海域海底泥中筛选到的1株低温石油烃降解菌, 经鉴定为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命名为T7-2。该菌株能以十六烷为碳源代谢产生一种对柴油等烃类具良好乳化作用的生物乳化剂。研究表明, 该乳化剂主要由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组成, 其比例为55.43:31.24:12.65。进一步研究证实, 该乳化剂糖类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和鼠李糖; 脂类由十碳、十二碳、十六碳及十八碳脂肪酸组成; 蛋白质由16种氨基酸构成。本文还对乳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 发现它是一种性能稳定、乳化效率高、适应范围较为广泛的生物乳化剂, 对海洋污染生物修复及石油开采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08, 35(5):0661-0665.
摘要:利用同源建模构建了Rhodobacter sphaeroides的偶氮还原酶AZR的三级结构模型, AZR为一种a/b型结构的黄素氧化还原蛋白。两类依赖黄素的偶氮还原酶的三级结构对比表明它们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序列和结构对齐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保守位点K109进行K109A和K109H的定点突变研究。突变后K109H的最适pH=6, 而K109A的最适pH=9。突变未改变AZR的最适温度(30℃)。第109位正电荷残基对甲基红的结合有重要影响; 而K109H对NADPH的结合并非保守突变。K109可能只参与对NADPH的2’-磷酸基团的结合, 而对NADH的结合无影响。
2008, 35(5):0666-0673.
摘要:研究分析光合细菌球形红细菌在厌氧光照条件下降解邻二氯苯的条件和机理。结果表明, 在厌氧光照条件下球形红细菌的最佳生长和对邻二氯苯的最佳降解条件为:pH 7.0, 温度为30℃, 接种量10%。在最佳条件下, 邻二氯苯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其降解中间产物主要有氯苯、4-羟基苯甲酸; 根据降解产物的分析, 推断球形红细菌降解邻二氯苯的机理主要是按照先脱掉一个氯原子生成氯苯, 然后氯苯进一步脱氯并通过4-羟基苯甲酸的代谢途径开环进行。
2008, 35(5):0674-0678.
摘要:本研究对黑龙江海伦市种植大豆作物的黑色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产植酸酶菌株(穗霉属26-13-4)的最佳营养条件进行优化。针对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麸皮的添加量进行D-饱和最优化设计, 拟合三者之间的方程, 并确定最优化添加量。
2008, 35(5):0679-0684.
摘要:从实验室生物滤塔填料的生物膜上, 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 分离出4株好氧反硝化菌。好氧状态下4种菌的40 h反硝化率均大于80%, 其中菌种A1反硝化率可达到99.05%。跟踪菌种反硝化过程中氮元素24 h变化过程, 发现4株菌除A1外都有亚硝酸根积累。菌种A1为短杆菌, 革兰氏阴性。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与16S rDNA 序列测定(GenBank接受号DQ836052.1)初步判定菌种A1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适于菌A1生长的初始pH值是7.0左右, 温度30℃左右, 当DO大于2.0 mg/L时, DO的变化对菌种A1的反硝化效果影响很小。
张 娜 , 尹 华 , 秦华明 , 彭 辉 , 叶锦韶 , 赵鑫鑫 , 何宝燕
2008, 35(5):0685-0689.
摘要:研究了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的稳定性, 并将其用于城市污水厂的浓缩污泥的强化脱水。结果表明:由酱油曲霉提取的MBF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 4℃低温条件下保存35 d后絮凝率仍在96%以上, 而常温条件下保存35 d后不同pH的MBF絮凝率差别很大。与PAM、PAC相比较, MBF能更好地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比阻。MBF对浓缩污泥的强化脱水的最佳投加量为7%(V/V), 且MBF的单耗随着污泥处理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刘 佳 , 黄翔峰 , 陆丽君 , 闻 岳 , 杨殿海 , 周 琪
2008, 35(5):0690-0695.
摘要:针对生物破乳剂产生菌筛选难的问题, 采用显色法、溶血细胞测试法、表面张力测定法和排油圈法从6种不同菌源对生物破乳菌产生菌进行了筛选。通过试验筛选得到了17株生物破乳剂产生菌, 其中24h内破乳率高于70%的破乳菌有5株; 油田含油污泥、采油废水生物处理污泥和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是筛选破乳菌的较好的菌源; 显色法、溶血圈法存在检测范围的局限性; 表面张力测定法和排油圈法是最为简易和准确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方法, 采用模型乳状液对生物破乳剂产生菌进行筛选最为直接和准确, 但工作量大、所需时间长, 因此在筛选高效破乳菌时, 建议采用表面张力、排油圈法进行初筛, 而后通过模型乳状液破乳进行验证。
李红权 , 李红梅 , 蒋继志 , 杨雪丽 , 郭荣君 , 平淑珍 , 张 维
2008, 35(5):0696-0699.
摘要:从DDT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具有DDT降解能力的细菌, 经过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得到56株细菌, 将其接种到基础盐酵母培养基, 7 d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初筛得到降解率较高的一株菌, 编号为D-1。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传统分类学方法确定该菌为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的一株菌。对菌体降解DDT的特性的研究表明, 在培养温度为30℃, 底物质量浓度为40 mg/L, pH 7.0, 摇床转速为200 r/min的条件下, 该菌株对DDT降解10 d的降解率为69.0%。
2008, 35(5):0700-0704.
摘要:以嗜水气单胞菌BZ和NK分离株的DNA为模板, 采用PCR技术, 扩增气溶素基因(aerA)的DNA片段, 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通过序列测定, 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1393 bp片段为aerA部分序列, 编码产生464个氨基酸。BZ与NK之间aerA核苷酸同源性为97.6%, 氨基酸同源性为98.3%, 与其它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为71.6%~97.5%, 氨基酸同源性为68.0%~98.9%。利用邻接法构建了aerA分子树状图, 树状图分析表明:气单胞菌属各分离物聚为三支, 其中嗜水气单胞菌各菌株之间关系密切, 被聚类为同一支。
2008, 35(5):0705-0711.
摘要:从汕头海湾养殖区域的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1株几丁质酶活性较高的菌株, 命名为SWCH-6, 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 序列, 确定该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lilla)。采用单因素优化方法结合正交实验, 得到菌株SWCH-6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发酵条件:胶体几丁质25.0 g/L, 胰蛋白胨10.0 g/L, 陈海水1.0 L, pH 8.5, 32℃, 150 r/min培养72 h; 在该条件下酶活力达0.39 U/mL。此外, 菌株所产几丁质酶的最适催化pH 5.0; 最适催化温度为40℃; Cu2+、Fe3+及表面活性剂Tween-80能增强该酶的催化活性; Zn2+、Mn2+及表面活性剂SDS、洗衣粉对该酶的催化活性有抑制作用, 与其它几丁质酶存在着一些不同。
2008, 35(5):0712-0719.
摘要:NCIMB 10467是一株木质素降解菌, 根据其16S rDNA序列将其重新分类为Burkholderia菌属。研究显示, 在NCIMB 10467菌株中, 不同的底物可以诱导该菌株对于原儿茶酸的多种代谢形式。根据克隆到的一段原儿茶酸邻位开环酶, 即原儿茶酸3, 4-双加氧酶(P34D; EC 1.13.11.3) a-亚基的保守序列, 通过染色体步移的方法, 得到一段9505 bp的DNA片段。序列分析显示, 在这段9.5 kb的DNA片段中, 两个可能的开放阅读框pcaG 和 pcaH分别编码P34D的a-亚基和b-亚基。将pcaGH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后, 可以检测到P34D的活性。而pcaH在NCIMB 10467菌株中的敲除则使该菌完全丧失了代谢原儿茶酸的能力。由此证实, 克隆到的pcaGH基因确实编码原儿茶酸3, 4-双加氧酶, 并且对于NCIMB 10467菌株对原儿茶酸的代谢是必需的。
刘长莉 , 王小芬 , 牛俊玲 , 吕育财 , 沈海龙 , 崔宗均
2008, 35(5):0720-0724.
摘要:为了揭示一组具有降解纤维素和林丹双重功能的细菌复合系NSC-7的降解活性, 本文对该菌系的分解能力、纤维素酶活性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NSC-7在14 d内, 可降解稻秆干重的 73.6%, 其中降解纤维素82.1%, 半纤维素58.2%, 木质素5.4%。用广泛采用的酶活测定方法测定了4种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 在培养的第8天, 内切酶、总纤维素酶、外切酶和b-糖苷酶活性都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4.48 U/mL、7.51 U/mL、15.83 U/mL和25.78 U/mL。在培养的第5天, 半纤维素酶活性达到最高值为280.9 U/mL, 其平均值比纤维素酶活性高43.71倍。
刘长莉 , 王小芬 , 牛俊玲 , 李献梅 , 沈海龙 , 崔宗均
2008, 35(5):0725-0730.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一组具有分解纤维素和农药林丹双重功能的复合菌系NSC-7的培养特性和稳定性。NSC-7在14 d的培养过程中, 使稻秆分解73.6%; 用GC-MS测定结果发酵液中检测到10种化合物成分, 其中峰值较大的依次为乙酸、甘油、丁酸、丙酸; NSC-7在-80℃冷冻和冻干条件下保存4年后仍具有稳定的秸秆分解能力和纤维素内切酶活性; 经90℃高温处理30 min后, 仍能够保持分解能力, 105℃处理30 min后转接2次就能恢复分解能力, 显示出很高的保存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利用DGGE分析多次继代接种过程的培养物结果条带基本没有变化, 表明NSC-7的菌种组成稳定。
2008, 35(5):0731-0736.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开展了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表层(10 cm深)细菌种群多样性研究, 结果表明, 在CRI系统表层填料中细菌多样性十分丰富, 存在7个主要类群, 其中不可培养的酸杆菌纲(uncultured Acidobacteria)和其它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a)在整个克隆文库中比例最大, 比例为53.72%, 其次是浮霉菌纲(uncultured planctomycete)和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um), 分别占文库比例的13.89%和8.33%; 克隆文库中反硝化菌的比例高于亚硝化单胞菌属细菌(0.925%), 没有出现Nitrospira属的克隆子。本文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揭示了在生物膜上存在的优势菌为不可培养菌, 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紫色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sp.)等在平板分离培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两种方法之间的结果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揭示的结果, 将为CRI系统生物降解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2008, 35(5):0737-0742.
摘要:盐田土壤嗜盐微生物对盐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盐的生产至关重要。本文对江苏连云港台北盐田土壤和盐城三圩盐田土壤的嗜盐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两地盐土嗜盐细菌和古菌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和独特性。采用培养法从两地盐土中共分离到17株嗜盐细菌, 其中Halomonas为两地盐土共有的嗜盐细菌, 而Halobacillus和Pontibacillus仅在三圩盐土中发现。通过非培养的16S rDNA 基因文库法从两地盐土中发现了13种嗜盐古菌, 台北盐土有Halobacterium 和 Haloplanus, 三圩盐土有Halobacterium, Natronobacterium, Halogeometricum 和 Haloarcula。10个嗜盐古菌的16S rDNA和GenBank已知序列的同源性为92%~97%, 可能为这些属中的新种。该研究为盐田环境嗜盐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2008, 35(5):0743-0747.
摘要:对紫穗槐非接种(AM-+Rh-)、单接种根瘤菌(Rh+)、单接种AM真菌(AM+)和双接种(AM++Rh+)处理, 研究AM真菌、根瘤菌对宿主植物紫穗槐侵染情况, 并采用经过改良的根部微生物趋化试验手段研究AM真菌侵染根系后分泌物对根瘤菌的趋化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接种AM++ Rh+情况下, 使宿主先于AM+、Rh+处理形成根瘤, 且双接种能够显著提高菌根侵染率; 在共生体形成期间, AM真菌与根瘤菌之间存在着识别互动反应和一定的信号物质, 接种AM真菌对根瘤菌有正趋化作用; 同时, 外界温度对AM真菌-宿主植物---根瘤菌三者共生体初始信号识别也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高秀芝 , 王小芬 , 李献梅 , 王 慧 , 李梦莹 , 张 薇 , 崔宗均
2008, 35(5):0748-0753.
摘要:以山东传统发酵豆酱作为研究对象, 测定了发酵不同阶段的总酸、可溶性糖、有机碳、粗蛋白、氨基酸态氮、主要挥发性产物等指标, 对样品中细菌进行PCR-DGGE分析, 探讨了传统发酵豆酱中养分动态及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后又上升, 最后成品酱中为6.26%; 有机碳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逐渐减少; 粗蛋白相对含量先略有平稳上升后下降; 氨基酸态氮含量一直在增加, 成品酱中为101.2 g/kg; 乳酸和甘油含量随发酵进程而增加, 成品酱中分别为5.65 g/kg和14.72 g/kg。DGGE分析表明发酵15 d时细菌种类最多, 随后一部分逐渐消失, 种类趋于稳定, 最后成品酱中出现有几种明显的优势种, 主要包括:未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近缘种。
2008, 35(5):0754-0759.
摘要:采用数值分类和16S rDNA PCR-RFLP对分离自云南省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葛藤(Pueraria lobata)、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等宿主的24株菌及10株根瘤菌参比菌株进行了研究。数值分类结果表明, 在84%相似性水平上, 所有的菌株可分为3群:群Ⅲ为未知菌群, 群Ⅰ为慢生菌群, 群Ⅱ为快生和中慢生菌群。从依据16S rDNA PCR-RFLP分析建立的树状图来看, 在70%相似性水平上, 所有的菌株可分为5个系统发育分支:分支Ⅰ和Ⅴ没有参比菌株, 为未知分支; 分支Ⅱ为Agrobacterium-Sinorhizobium-Rhizobium, 分支Ⅲ为Mesorhizo- bium, 分支Ⅳ为Bradyrhizobium。数值分类和16S rDNA PCR-RFLP的结果部分一致, 有2株菌与A. tumefaciens IAM13129T聚在一起。
2008, 35(5):0760-0764.
摘要:试验研究了小球藻吸附U(VI)的过程, 探讨了吸附机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考查了pH值、时间、U(VI)的起始浓度和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研究表明, pH值对小球藻的吸附效果影响较大, 小球藻吸附U(VI)的最佳pH值为6, 最大吸附量为2.7 mg/g, 吸附在5 min内基本达到平衡。小球藻对U(VI)的吸附量与其浓度的正相关; 温度在20℃~30℃时, 对铀的吸附影响不大。实验结果还表明, 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其相关系数达0.99, 该吸附为多种反应同时作用的复杂过程。U(VI)在小球藻上的吸附行为可以很好地用Langmuir等温方程来描述。
张 胜 , 陈 立 , 崔晓梅 , 马彦超 , 么红超 , 张翠云 , 李政红 , 张发旺 , 殷密英 , 马琳娜
2008, 35(5):0765-0771.
摘要:通过对西北黄土石油开采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强化原位微生物生态修复方法的试验研究, 充分利用强化原位微生物菌群辅以物理和化学方法与土壤环境相结合的微生物生态技术, 进行了土壤中石油的降解与修复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显示, 土壤中平均石油含量在2754 mg/kg时, 经过11 d~32 d强化原位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修复, 土壤中石油含量降解可达40.92%~80.37%, 验证了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在西北黄土区土壤石油污染修复的有效性, 探索了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2008, 35(5):0772-0776.
摘要:以高效吸附Cu2+的酵母菌Y17为材料, 对其吸附Cu2+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包括溶液pH、Cu2+初始浓度、菌体添加量、吸附时间和温度以及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对吸附过程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吸附液pH值、Cu2+初始浓度、菌体添加量和吸附时间。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吸附条件为溶液pH5.0, 吸附时间40 min, 加菌量5.0 g湿菌/L时, 对初始浓度为8 mmol/L的Cu2+达到最佳吸附率为82.7%。通过对Y17菌体不同处理及解吸实验, 初步确定Y17吸附Cu2+的位点在细胞壁, 细胞壁表面的-NH2, -COOH基团在其吸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008, 35(5):0777-0781.
摘要:为了确定脱色希瓦氏菌S12的电化学活性, 采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ograms, CV)对厌氧培养的菌株S12进行曲线扫描, 所得曲线表明S12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 可以用来进行产电实验。研究了不同电子供体和供体浓度对菌株S12产电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浓度为10 mmol/L 的不同有机酸(甲酸钠、乳酸钠和丙酮酸钠)分别作为电子供体时, 乳酸钠产电量最大, 其最大功率密度Pmax为21.93 mW/m2, 增加乳酸钠的浓度, 菌株S12的产电量也相应增加, 当乳酸钠的浓度为20 mmol/L时, 所产生的最大功率密度达55.72 mW/m2。
2008, 35(5):0788-0797.
摘要:设计细菌adh基因和L-ldh基因简并引物, 采用降落PCR并结合Cassette PCR方法从高效产氢菌B49中扩增全长基因。共获得两段基因组DNA片段。其中一段序列长1902 bp, 包括adh基因开放阅读框1101 bp, 共编码366个氨基酸, 编码产物分子量为39.71 kD, 理论等电点为pH 5.93。该基因与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ATCC 27405的adh位点序列一致性为73%。另一段序列长2490 bp, 包括L-ldh基因开放阅读框951 bp, 共编码316个氨基酸, 编码产物分子量为34.23 kD, 理论等电点为pH 6.09。该基因与Bacillus megaterium的L-ldh位点一致性为74%。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CodeHop和Genefisher程序化设计的简并引物可信性强, 阳性率高, CodeHop设计简并引物效果要好于Genefisher。adh和L-ldh的成功克隆为通过代谢工程手段敲除adh和L-ldh基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而为进一步提高B49产氢能力的代谢工程研究奠定基础。
2008, 35(5):0651-0652.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环境治理工作日趋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在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 我国在环境微生物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使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展现国内环境微生物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微生物学通报》针对“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 组织出版了这期“环境微生物专刊”, 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2008, 35(5):0798-0802.
摘要:细菌的“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 处于此状态的细菌不但丧失了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能力, 而且具有与原菌相似的致病性, 成为可以逃避检测的“隐性”传染源, 对周围的环境及人类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作为公认的未可培养微生物, 它一直是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生态学以及公共卫生检验检疫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 为开发环境中的未可培养微生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机遇。其中遗传指纹图谱技术、宏基因组技术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同时, 随着各种细菌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实验室模型已日臻成熟, 这为开发和利用未可培养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2008, 35(5):0803-0808.
摘要:油藏微生物是一类宝贵的资源, 在油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传统上, 主要依赖纯培养技术, 使得大部分油藏微生物都没能得到充分认识。分子方法克服了纯培养方法中遇到的问题, 能更好地了解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近年来, 在油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迅速, 对油藏微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中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油藏微生物分子生态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2008, 35(5):0809-0814.
摘要:每年有大量来自工业、农业、养殖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被排入到水环境中, 因此, 地球上的水环境面临大量来自生活废水、工农业废水、非法排放的废水及其它废水的污染物质(如抗生素、杀虫剂、除草剂、烃等)的严重挑战,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 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并且随着分析手段的进步, 能够检测到被排入水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质也越来越多, 这些化学污染物对水环境中的生物产生有害影响。但是, 微生物在污染控制上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因此, 本文对微生物在水环境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论。结果表明微生物主要是应用在水产养殖水中, 而在其它的水体系(如河、湖、海)的应用较少。
2008, 35(5):0815-0819.
摘要:大量施用化肥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 而且也是一个能源消耗的问题。在生态农业中, 通过向土壤中接种有益微生物部分替代化肥已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微生物通过活化土壤养分、抑制病原菌、降解有毒污染物等方式发挥作用, 然而, 微生物要发挥功效必须在土壤中能够定殖。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在影响微生物根际定殖的因素以及影响引入微生物活性的因素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同时强调对接种剂引入所引起的生物种群及生态环境变化应予以重视。
2008, 35(5):0820-0824.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其中的Cr(VI)具有强烈的毒性。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以将Cr(VI)还原为Cr(III), 有效降低Cr(VI)的毒性。本文从可还原Cr(VI)的微生物、微生物还原Cr(VI)的机理、还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2008, 35(5):0825-0829.
摘要: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目前已成为我国出口的蔬菜、水果中主要的3类农药残留之一, 引起急慢性中毒事件也越来越多, 对人类、水生生物和自然环境造成很大危险。而农药生物降解作为去除农药污染的有效手段, 逐渐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重点综述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的分离、降解酶的提取、纯化、降解机理、固定化研究, 并对以后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2008, 35(5):0830-0835.
摘要:紫细菌是研究细菌光合作用的重要生物。介绍了紫细菌光合机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Ⅰ(light-harvesting I)、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Ⅱ(light-harvesting II)和光化学反应中心(reaction center)的结构, 并探讨了其光合作用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 重点阐述了PpsR/AppA系统对紫细菌光合作用基因的转录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