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3(6).
摘要:从云南禄丰县黑井古镇古盐矿采集30多个盐土样品,用6种极端嗜盐古菌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共挑选出425株嗜盐菌。经过盐浓度耐受等实验筛选并去除可能重复菌株后共有79株极端嗜盐菌,选出15株进行了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中11株为极端嗜盐古菌。对这11株菌进行初步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它们广泛分布在极端嗜盐古菌科至少4个不同属中,其中16SrRNA基因和已有效发表种间的序列相似性在97%以上的有6株,分布在Halorubrum,Natronococcus,Natrialba,Halalkali
2006, 33(6).
摘要:采用气-质联用法对银杏内生菌发酵液中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出18个峰,被确认为17种化合物。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含量较高的物质有苯乙醇(80.103%),4-乙基-2-甲氧基-酚(3.346%),十二烷(2.534%),邻苯二甲酸异辛酯(2.20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158%),4-乙基-酚(2.157%)。化合物的类型主要为醇类(80.341%),酚类(5.503%)和酯类化合物(4.844%)。该挥发油只在未加热的纤维蛋白平板上表现活性,说明其具有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作用
2006, 33(6).
摘要:通过对产纤维素酶真菌在纤维素刚果红液体培养基中刚果红染料移动情况研究,表明刚果红染料进入真菌的机制为纤维素分解真菌首先分解纤维素物质为含有葡聚糖等结构的多聚糖类物质,多聚糖与刚果红形成多聚糖-刚果红复合物,复合物不仅被吸附到产纤维素酶活的菌丝外表面,而且能被进一步转运吸收至该部分菌丝内部,使菌丝体和菌落呈现红色。所以,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可作为分离、筛选纤维素分解真菌的特异性培养基。
2006, 33(6).
摘要:为研究抗VacA+CagA+幽门螺杆菌(Hp)IgY的抗感染作用,以VacA+CagA+Hp为抗原免疫蛋鸡,聚乙二醇法和水稀释法从鸡卵黄中提取抗-VacA+CagA+Hp-IgY,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IgY抗体效价。建立胃腔感染VacA+CagAHp的昆明系小鼠模型,观察抗-VacA+CagA+
2006, 33(6).
摘要:选取两种细胞活性染色试剂二乙酸荧光素(fluoresceindiacetate,FDA)和碘化丙锭(propidiumiodide,PI),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毕赤酵母细胞活性。比较FDA/PI双染色与PI单染色的FCM图谱,后者能够很好地将死活细胞区分开来并得到正确的比例。利用PI单染色检测发酵过程细胞活性的变化,甘油补料阶段几乎没有细胞死亡,进入甲醇补料阶段后,随着细胞密度的增加,细胞的活性不断降低,发酵88h时细胞活性仅为73.8%。
2006, 33(6).
摘要:选取100个与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群感效应(quorum-sens-ing,QS)相关的基因,克隆这些基因片段于pMD-18T载体,测序鉴定,点样制备cDNA基因芯片。制备cy3-dCTP/cy5-dCTP标记的探针,与芯片杂交。初步研究了处于不同生长期的铜绿假单胞杆菌基因的表达差异。指数中期和平台初期相比,有9个QS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有6个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利用芯片做针对铜绿菌假单胞杆菌药物的筛选妥布霉素(Tobramycin)给药后细菌基因发生
2006, 33(6).
摘要:利福霉素SV脂肪链桥部分的合成是以乙酸单位(由丙二酰CoA提供)和丙酸单位(由甲基丙二酰CoA提供)为延伸单元经过缩合、环化和后修饰而形成的,一些短链碳前体对二碳或三碳延伸单位的合成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添加一定量的甘油对利福霉素SV的生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最适添加量为3%,添加时间以72h为宜,并且分批补加效果更好,最高提高效价21%以上。有机酸分析结果显示,甘油的加入导致乙酸和琥珀酸在胞外积累的增加,促进了EMP和TCA代谢途径,有利于利福霉素SV合成前体的积累。
2006, 33(6).
摘要:根据NCBI中报道的BrevibacteriumsterolicumATCC21387胆固醇氧化酶基因序列,采用PCR方法以Brevibacteriumsp.DGCDC-82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得到了编码胆固醇氧化酶的基因,该基因与来源于BrevibacteriumsterolicumATCC21387的胆固醇氧化酶基因(choB)同源性为98%。将得到的基因定向克隆到pET28a载体中,转化至含有编码argU和proL基因的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
2006, 33(6).
摘要:从青年人肠道中筛选分离,鉴定得到8株乳杆菌,进行胆固醇去除、耐酸和耐胆汁盐实验,发现两株植物乳杆菌Lp529和Lp501同时具有较高的体外去除胆固醇能力和耐胆汁盐及耐酸性能。通过对它们胆固醇去除过程和胆固醇在相应固液相中分布情况的实验分析,表明Lp501与Lp529去除胆固醇的机理有差别,存在菌株特异性。研究还发现,被菌株吸收的胆固醇没有被代谢为其他物质,并可在条件适合时重新释放出来。
2006, 33(6).
摘要:采用紫外线诱变和60Co-γ射线协同诱变的方法,对出发菌株Uco-3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通过正突变率与诱变剂量的相互关系,确定最佳诱变剂量。采用4min的紫外线照射和剂量为500Gy的γ射线对黑曲霉Uco-3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获得一株产高温乳糖酶的高产突变株,突变株产乳糖酶能力显著提高,产酶活力达44.37U/mL,是出发菌株Uco-3的2.73倍。
2006, 33(6).
摘要:采用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从经甘油富集培养的土样中提取出质量较好宏基因组DNA。然后以此DNA为模板,以扩增肺炎克雷伯氏菌、弗氏柠檬酸菌和丁酸梭菌甘油脱水酶基因的引物进行PCR,分别扩增出目的条带,并将其克隆至T载体中。进行测序分析显示,PCR扩增出来的片段与其引物相应的甘油脱水酶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99%,90%和99%。这表明克隆出来的这3个基因为相应的甘油脱水酶基因。
2006, 33(6).
摘要:在生物脱硫过程中,以焦碳为填料作为固定化载体,进行了氧化亚硫杆菌的固定化技术研究。在初始pH2、温度为30℃左右、通气量0.5m3/h、喷淋量1.0L/h条件下,挂膜后只需12h,Fe2+氧化率可达95.28%,其Fe2+平均氧化速率是游离细胞时的8倍。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化细胞经长期低pH值驯化后,仍能保持对Fe2+具有较高的氧化活性;只需20hFe2+氧化率就达95.05%,Fe2+平均氧化速率
2006, 33(6).
摘要:不同时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用石灰絮凝、吹脱后分别经磷酸、盐酸、硫酸调pH到7,在35℃条件下进行厌氧处理。试验表明,经磷酸或盐酸中和的早期垃圾渗滤液易于厌氧生物处理,38d后其COD、BOD5、VFA(挥发性脂肪酸)都有大幅度的降低。盐酸中和的早期垃圾渗滤液其厌氧产甲烷性能良好;但磷酸中和的其产甲烷性能被完全抑制。硫酸中和的早期垃圾渗滤液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硫化物,最高浓度达到1,241mg/L,对厌氧处理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但是在第38d硫化物浓度达到最高后抑制作用慢慢减弱,其COD
2006, 33(6).
摘要:利用RT-PCR的方法,以特异腐质霉(Humicolainsolens)H31-3总RNA为模板,克隆到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Ⅱ基因egl2的cDNA,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GAPZαA中,重组质粒经线性化,电击转化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菌株GS115,筛选到分泌表达重组EGⅡ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重组EGⅡ在酵母中得到了特异性表达,表达产物的表观分子量约为55kD,同时对工程菌株的发酵条件和重组EGⅡ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2006, 33(6).
摘要:中性纤维素酶在纺织、食品、饲料和制药行业均具有广泛的应用。采用离子束注入技术对中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特异腐质霉(Humicolainsolens)H31-3进行诱变,经发酵筛选获得较高酶活力且传代稳定的正突变菌株H14,制备其原生质体后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后得到正突变菌株H14-2,最终CMC酶、滤纸酶活力分别达82.56IU/mL和5.77IU/m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78.57%和106.81%。
2006, 33(6).
摘要:哈茨木霉是一类重要的植病生防因子。哈茨木霉TH-1分别在PDA培养基、麦芽糖培养基、查氏培养基和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均能产孢,其中PDA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7.5℃~35℃,最适温度32.5℃,产孢最适温度27.5℃。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3~7,产孢适宜pH值为5~9,生长与产孢最适pH值为5。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但明显影响菌株的产孢数量,光照时间越长产孢量越大。对峙培养试验表明TH-1明显抑制疫霉菌的生长速率,其无菌滤液明显抑制烟草疫霉菌游动孢子的萌发,并抑制游动孢子芽管
2006, 33(6).
摘要:对人β-防御素3基因工程菌株BL21-pET-hBD3的乳糖诱导条件进行了研究。乳糖浓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对菌株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试验结果显示,高浓度乳糖对菌株生长有抑制作用(P<0.01),对目的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延长诱导时间对菌株生长有利(P<0.01),但对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以0.5%乳糖在37℃诱导4h对目的蛋白的表达有利,目的蛋白的含量可达28.1%。控制好诱导条件,乳糖与IPTG的
2006, 33(6).
摘要:根据沙门菌invA基因、大肠杆菌pho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3对引物能特异地扩增出284bp、622bp、484bp的目的条带;最佳反应条件为沙门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引物浓度分别为40nmol/L、40nmol/L、80nmol/L,Mg2+浓度2.4mmol/L,dNTP浓度200μmol/L,TaqDNA聚合酶1.5U,退火温度55.0℃~57.4℃之间;在此条件下多重PCR同时检测DNA的敏
2006, 33(6).
摘要:采用pH6.8的磷酸缓冲液代替通用CAS固体检测培养基中的MM9缓冲体系,不加哌嗪二乙醇磺酸,得到颜色稳定、检测效果明显、配制方便,适合高产铁载体细菌筛选与检测的新型检测平板。根据CAS检测液连续吸收光谱比较分析结果,将CAS液体定量检测体系中的检测波长由630nm改为680nm,可以克服OD630读数偏高、易受干扰的问题,而且OD680与铁载体浓度线性关系不变,但采用OD680检测不同细菌产铁载体能力的差异更为明显,因此提高了CAS
2006, 33(6).
摘要: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sakazakii)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的条件性肠道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致死性小肠结肠炎以及菌血症等,具有产生α-葡萄糖苷酶和吐温80脂酶、不发酵三梨醇以及无磷酸胺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特征,并且对干燥、渗透压和抗生素等有很强的抗性。该菌自然来源非常广泛,在水、土壤、植物根茎、动物肠道甚至加工食品都可存在,其中婴儿配方奶粉是婴儿感染阪崎肠杆菌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基于α-葡萄糖苷酶反应的特异性生化检测和PCR扩增的分子检测技术已取得重要进展,但是目前还缺乏一
2006, 33(6).
摘要:地花菌属(AlbatrellusGray)是多孔菌类中具有突出特征和特殊地位的一个属,有极高的系统学和分类学研究价值,但专门的针对性研究很少。综述了地花菌属在分类学、系统学、生态习性、经济价值、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和进展,并对该属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2006, 33(6).
摘要:用显色培养基鉴定微生物是一种新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该技术以生化反应为基础,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菌特异性酶的显色底物直接根据菌落颜色对菌种作出鉴定。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BCMTMListeriamonocytogenes,Rapid’LMONOagar,CHROMagarTMListeria)、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TMEcoli)、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Rambachagar)、金黄色葡萄球菌显
2006, 33(6).
摘要: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MP)是污水生物处理中有机物质的主要成分,对出水水质有着重要影响。对污水生物处理中SMP的产生、分子质量分布、生物可降解性、毒性、离子螯合性、吸附性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影响SMP产生的因子。分析表明,SRT、HRT、进水浓度、基质性质、有毒物质的存在以及温度都会对SMP的产生及浓度产生影响,控制系统运行的这些参数,可使出水中SMP量降到最少,从而提高出水质量。
2006, 33(6).
摘要:细胞壁的屏障作用是微生物降低对消毒剂敏感性的普遍机制。消毒剂对细胞膜的作用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加,胞内物质泄漏,呼吸链被破坏等。一些消毒剂能直接改变、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但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可能比结构本身对消毒剂更加敏感。流式细胞仪、单细胞凝胶电泳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消毒剂的作用机理。
2006, 33(6).
摘要:腐殖质物质在地球的生态环境中大量存在,它不仅可以在有毒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过程中起到氧化还原中间体的作用,加速有毒物质的降解和转化。也可以作为唯一末端电子受体,接受来自一些有机酸或者甲苯等环境中有毒物质提供的电子,偶联能量的产生,支持菌体的生长,形成一种新的细菌厌氧呼吸形式——腐殖质呼吸。因此,对腐殖质在环境有毒物质的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不仅对于深入理解细菌呼吸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环境有毒物质的降解和转化以及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同时对地球表面
2006, 33(6).
摘要:微生物培养基的酸碱度、凝胶强度和选择性等直接影响到培养基的质量,在理化试验方法中采用连接可渗透陶器型液体接头的电极和平头电极或者连接微型探头的电极可分别测定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的pH值,而采用Gelometer和theLFRATextureAnalyser可测定固体培养基的凝胶强度。在微生物学方法中固体培养基采用倾注平板法、涂布法、划线法(半定量法)、改良的Miles-Misra法等测定生长情况,液体培养基采用稀释法测定生长率,用目标菌和杂菌的混合菌株评价选择性增菌培养基的选择性,利用OD值评价液体培养基生长
2006, 33(6).
摘要:异常球菌属的菌株是一类对引起细胞致死效应的辐射有极强抵抗能力的细菌,这类菌株不形成内生孢子,细胞呈球形或杆状,不具运动性。1956年,Anderson从经过射线灭菌处理后的肉罐头中发现了第一个异常球菌属的菌株(Deinococcusradiodurans)R1,该菌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以期阐明其抗辐射机制。伴随着微生物分类技术的发展,异常球菌属菌株的分类地位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目前,该属已涵盖了20个有效发表种。也由于异常球菌属菌株耐受辐射的能力是大肠杆菌忍耐辐射能力的千倍之上,而使其应用
2006, 33(6).
摘要:自克隆技术由于具有生物安全的优点,已成为对工业微生物、尤其是食品微生物进行遗传修饰的首选技术,简要介绍了自克隆技术在工业啤酒酵母菌种改良中的研究概况。
2006, 33(6).
摘要:甾体激素类药物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药物。雄甾-4-烯-3,17-二酮是甾体激素类药物不可替代的中间体,对机体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说几乎所有甾体激素类药物都是以其作为起始原料进行生产的。近年来研究表明,通过微生物转化技术,将甾醇边链选择性切除,可得到甾体药物的这一关键中间体.综述了该项技术近期的研究进展,指出该领域工业化生产尚待解决的问题。
2006, 33(6).
摘要: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微生物实验教学新体系,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2006, 33(6).
摘要:为了培养本科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参考MIT的微生物遗传学实验课程,并结合微生物学的前沿研究成果,设计研究性综合实验。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实验技能,锻炼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此外,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具备认真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2006, 33(6).
摘要:海洋放线菌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介绍了样品采集及预处理,海水使用,培养基组成,抑制剂使用及微囊化方法分离海洋放线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