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31(6).
摘要:采用单一碳源回收菌群的方法与ERIC PCR方法相结合 ,检测水稻 (Oryzasativa L )根际施用转基因微生物E4(EnterobacteriacloacaeE4)后 ,其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 ,进而推测转基因微生物E4在田间施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 :转基因微生物E4施用到水稻根际后 ,水稻根际的代谢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都发生了改变 ,采用southernblot ting检测显示 :E4成为根际的优势菌 ,这对植物生长有利 ,应该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2004, 31(6).
摘要:用RT PCR方法对分离的TN野毒株H基因进行了扩增 ,并将其克隆到pGEM T载体上 ,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TN野毒株H基因ORF全长 1 ,81 5bp ,编码 60 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己报道的 7个CDV毒株相比 ,H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 92 %~ 99%之间 ,推导的H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 91 %~ 99%之间。TN株H蛋白潜在的N 联糖基化位点为 8个 ,而Onderstepoort弱毒株H蛋白为 4个 ;其中N端第 1 9~ 2 1、 30 9~ 31 1、 5 8
2004, 31(6).
摘要:从无花果曲霉 (Aspergillusficuum) 3.4322中用RT PCR方法扩增出一条约 1.4kb的特异性条带 ,DNA序列测定表明 ,目的片段为不含信号肽的植酸酶编码序列 ,全长 1.347bp。无花果曲霉 (Aspergillusficuum) 3.4322phyA基因序列已在GenBank注册 (注册号为 :AF5 37344)。将该基因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2中 ,构建成不带信号肽phyA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YPA2。用醋酸锂法将pYPA2转进Ura缺陷
2004, 31(6).
摘要:通过细菌培养液OD值测量和平板计数技术观察不同物质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对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动、植物激素、细菌提取物、真菌提取物、藻类提取物、植物提取物和动物提取物等13大类120余种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的促大肠杆菌生长作用进行了观察。海带水提液和酵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两者的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20g/L和 2% ,OD值最大可分别达到对照组的 2.93倍和 5.06倍 ;平板计数可达3.94倍和5.39倍。
2004, 31(6).
摘要:从华北油田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以联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该菌生长的最适联苯浓度为 0.2 %~0.4% ,在联苯浓度为 0.1 %的培养基中培养 36h后降解率达99.8%。该菌还可以降解苯甲酸钠、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和多氯联苯Aroclor1221、Aroclor1242等芳香族化合物。通过 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嗜吡啶红球菌 (Rhodo coccuspyridinovorans)。
2004, 31(6).
摘要:对大肠杆菌DH5α发酵培养表达人载脂蛋白ApoA I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将重组质粒pBV220-ApoA I转化不同的大肠杆菌宿主菌 ,筛选得高表达水平的E. coliDH5α pBV220-ApoA I表达系统 ,摇瓶发酵表达率为 22.2 % ,BL2 1 (DE3)的表达水平与其相当 ,而TG1的表达率只有11%。在FMG-5L发酵罐进行发酵条件优化 ,认为细胞生长培养的最适pH为70 ,重组ApoA I表达时的最适pH为74。分批发酵的初始糖浓度为 3 0g·L 1
2004, 31(6).
摘要:出发菌株AspergillusnigerM1经过紫外线诱变得到一株木聚糖酶活力提高 30 %的突变株A. nigerJ5 0 6。木聚糖酶谱带检测发现 ,突变株成熟发酵液中有 3种类型的木聚糖酶 ,而出发菌株中只有两种。经过正交试验得出突变株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 :主碳源浓度 4%、麸皮与玉米芯的比例为 5∶5、葡萄糖浓度 0.1 %、草酸铵浓度 20% ,培养基初始pH为 50.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 1 0 0mL。
2004, 31(6).
摘要:构建一个半合成抗体库 ,不经免疫制备人源抗Tie2Fab抗体。通过RT PCR方法 ,从人脐带血淋巴细胞总RNA扩增轻链基因及重链VH段基因 ,将轻链基因插入pCOMb3载体中 ,得人轻链质粒库 ;从HBsAb的Fd段基因制备含有不同长度随机化CDR3的FR3 CDR3 J CH1片段 ,然后将VH段基因与随机化的CDR3融合 ,得到Fd基因片段 ,再将其插入轻链质粒库中 ,得半合成人Fab质粒库。通过多次建库 ,获得总容量为 2×107的半合成抗体库。其Fd段和轻链基因的重组率为
2004, 31(6).
摘要:在Plackett Burman实验设计结果基础上 ,采用响应曲面法 (ResponseSurfaceMethodolo gy,RSM)对影响翅鳞伞 (Pholiotasquarrosa)AS 5.2 45发酵胞外多糖与菌丝生长的关键影响因子最佳水平范围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对胞外多糖曲面方程以及菌丝干重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 ,在自变量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和装液量分别为 28.07℃、8.79d和 68.51mL时 ,翅鳞伞胞外多糖的最大预测值为1062.69μg·mL 1发酵醪 ;27
2004, 31(6).
摘要:为更好地防治鲍鱼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对分离自广东汕尾健生鲍鱼养殖场九孔鲍养殖环境及其肠道中不同细菌菌群的耐药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四环素、青霉素G、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新生霉素均对绝大多数异养菌和弧菌菌株都不敏感或无作用 ;相反 ,氟哌酸、红霉素、氯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等则均对它们比较敏感 ;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多粘霉素B对弧菌菌株均有作用 ,而且多粘霉素B也对水体中的异养菌群相当有效。
2004, 31(6).
摘要:以补料 分批发酵方式在 3.7L发酵罐上实现了人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活性域多肽(OCIFAD)的高密度发酵融合表达。通过参数控制。发酵液最终OD600 达12.5 (相当于 35g湿菌体 L)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 40 %左右 ,含量超过 0.6g L ,并且 90 %呈可溶性而直接具有生物学活性。直链淀粉树脂亲和层析法一步纯化 ,纯度达 90 %以上。
2004, 31(6).
摘要:添加α 亚麻酸作为底物 ,经半乳糖诱导 ,在含有少根根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酿酒酵母总脂肪酸中检测到十八碳四烯酸的生成 ;同时添加亚油酸和α-亚麻酸时 ,检测到γ 亚麻酸和十八碳四烯酸生成 ,而且十八碳四烯酸的含量是γ 亚麻酸含量的3.81倍 ,表明在酿酒酵母中少根根霉Δ6-脂肪酸脱氢酶不仅能催化α-亚麻酸生成十八碳四烯酸 ,而且偏好n 3途径中的底物α 亚麻酸。同样 ,在改变少根根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转译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后所构
2004, 31(6).
摘要:室内模拟研究了长春市伊通河天然水环境中优势细菌胞壁多糖对Pb2+ 和Cd2+ 吸附 ,结果发现 :胞壁多糖对Pb2+ 和Cd2+ 的吸附量分别在pH为 4 5、 5 0时最大 ;且均分为两个阶段 ,即当pH <4 5 ,对Pb2+ 的吸附量与pH呈正相关 ,当pH >4 5时 ,对Pb2+ 的吸附量与pH呈负相关 ;对Cd2+ 的吸附量在pH <5 0时
2004, 31(6).
摘要:假单胞菌TS-1138的细胞浆液通过硫铵沉淀、SephadexG-75凝胶过滤、DEAE-Cellulose52离子交换、SephadexG 100凝胶过滤等分离纯化手段分别将从L-ATC合成L 半胱氨酸的两个酶——L-ATC水解酶和L-SCC水解酶纯化了 83.9和 90.3倍。SDS-PAGE鉴定均为单一条带 ,两种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7.5和 42.8kD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均为 35℃ ,最适pH分别为 7.0和 8.0 ;酶的米氏常数分别为 0.67mmol L和 0.15mmol L ,
2004, 31(6).
摘要:通过对福建省沿海海水养殖场沉积物中参与氮循环的各生理群细菌数量分析 ,发现氨化和硝酸盐还原细菌是优势生理菌群 ,同时 ,表层泥样中的硝酸盐还原菌数量明显高于深层泥样。从该环境中分离获得 106株细菌 ,其中 58株具有硝酸盐还原能力 ,初步鉴定表明它们主要为芽孢杆菌属 (Bacillus)、盐芽孢杆菌属 (Halobacillus)、短芽孢杆菌属 (Brevibacil lus)、动性球菌属 (Planococcus)和动性杆菌属 (Plano
2004, 31(6).
摘要:假单胞菌WBC 3的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mph在大肠杆菌系统AD494(DE3) pET32a ( + )中实现了高效可溶性融合表达。表达的重组酶能够有效地被亲合层析纯化。酶学性质分析表明 ,重组酶对底物乙基对硫磷水解能力较野生酶相比有近 4倍的提高 ,对甲基对硫磷和杀螟松的水解活力无明显变化。以融合蛋白形式存在的重组酶在室温及 4℃下的贮存稳定性明显优于野生型酶。
2004, 31(6).
摘要:以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为唯一碳源 ,从土壤中筛选出 4个菌株 ,纯化后进行菌种鉴定。经过表面观察和理化实验 ,初步鉴定出它们分别为两类放线菌 (放线菌科 ,Actino mycetaceaes和固氮菌科 ,Azotobacteraceae)、酵母菌 (隐球酵母科 ,红酵母属 ,Rhodotorula)和霉菌 (毛霉科 ,根霉属 ,Rhizopussp ) ,为深入研究高吸水树脂的降解性能提供参考。
2004, 31(6).
摘要:基于硝基硫代苯甲酸 ( 2 nitro 5 thiobenzoate,NTB)与硫代亚磺酸脂 (Thiosulfinates)反应 ,对蒜素 (allicin)进行检测。一分子allicin与两分子NTB进行反应 ,形成NTB二硫键衍生物 ,通过吸光值 (A412 )的测定来计算蒜素 (allicin)含量。
2004, 31(6).
摘要:T RFLP是建立在PCR基础之上一种新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的限制、应用快速、灵敏度高且输出定量的数据结果 ,被广泛应用到菌种鉴定、群落对比分析、群落中系统发育种群多样性的评估等领域。目前我国仍没有关于此方法应用的相关报道 ,但作为一种研究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理想方法 ,T RFLP已经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该文主要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该方法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现状。
2004, 31(6).
摘要:简要介绍了烟草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生防资源收集、菌株筛选、制剂研制、生防菌相关生态学及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2004, 31(6).
摘要:芜菁花叶病毒 (TuMV)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病毒。从生物学和理化特性、基因组结构、侵染和繁殖、变异及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病毒抗性等方面对TuMV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2004, 31(6).
摘要:对长白山区松口蘑的分布、生态、纯培养菌种、驯化栽培、人工促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专题论述。
2004, 31(6).
摘要:群体感应是指细菌中依赖于细胞密度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 ,参与这种调节的系统被称为群体感应系统。N 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是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信号分子。这种系统调节细菌各种生理学反应和某些特定功能。在根瘤菌与宿主豆科植物成功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详细的综述了根瘤菌中已发现的群体感应系统 ,并阐述了这种系统的调节功能和对实际应用的指导意义。
2004, 31(6).
摘要:简要介绍羊肚菌属系统学研究现状 ,概述了当前国内外羊肚菌属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2004, 31(6).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对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学习活动、教育模式、教学目标都带来变革 ,我们对当前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遗传学的教学进行改革探索 ,使之适应目前信息社会教育的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3个方面介绍我们的改革内容 ,供同行指正。
方海红; 余莉; 姚娟; 金晶; 吴建军; 宗琴珍; 王明丽;
2004, 31(6).
摘要: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部分课程的教学模式一直处于探索和实践之中。教研室针对 99级学生在《发酵工程》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采用个案教学法 ,并且部分学生有进一步的实践机会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要就相关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2004, 31(6).
摘要:为了提高微生物新分类单元描述的质量 ,便于撰稿和编审 ,IJSEM编辑部对新分类单元的描述提出了要求。对论文写作格式 ,使用的实验方法 ,分子分析 ,新物种的确定及描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 ,供国内同行撰文时参考。
2004, 31(6).
摘要:该文为论文 [1 ]的继续 ,主要介绍具有时间滞后的微生物连续培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