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0(1).
摘要:假单胞菌XN 1对有机污染物硝基苯具有降解性 ,并且对氨苄青霉素具有抗性。检测和提取了假单胞菌XN 1细胞内的质粒 ,得到了一个约 2 2kb大小的质粒pXN 1。质粒消除实验证实这个质粒与硝基苯降解性有关 ,而与抗生素抗性无关。XN 1和其自发突变株XN 1 2和XN 1 3特性的差异和质粒检测的差异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并且得到了一个比 pXN 1小几个kb的衍生质粒 pXN 1 3。
2003, 30(1).
摘要:从化工厂污泥中分离到 4个对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有显著降解和脱色作用的菌株。经鉴定 ,4株菌均为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sp )。脱色效果最好的N1菌株能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源生长 ,其脱色效果受温度和 pH影响较大 ,最佳生长条件是 30℃ ,pH7 2。
2003, 30(1).
摘要: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 ,对姬松茸 (Agaricusblazei)富硒培养条件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富硒姬松茸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 30 g/L ,葡萄糖 2 0g/L ,硫酸铵 2 g/L ,酵母膏 3g/L ,KH2 PO4 2 g/L ,MgSO4 ·7H2 O 1 g/L ,维生素B11 0 0mg/L ;采用 1mg/L亚硒酸钠驯化菌种 ,2 5 0mL三角瓶装量 80mL ,p
2003, 30(1).
摘要:用PCR方法扩增变铅青链霉菌 (Streptomyceslividans)TK2 4氨肽酶N基因 ,体外插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进行失活 ,然后利用不含链霉菌复制起点的重组质粒 pPEPN KAN进行同源重组 ,获得了氨肽酶N缺失的菌株PEPN- 。突变株的胞外氨肽酶N活性与原株基本相同 ,而胞内氨肽酶N的活性明显低于原株 ,为原株的 42.5± 5.7%。
2003, 30(1).
摘要:在研究链霉菌Streptomyces<、I>sp SC120抗荔枝霜疫霉菌活性代谢产物的过程中 ,分离得到一对人鼻咽癌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抗生素。通过UV、IR、HR MS、 1H NMR、13C NMR、DEPT、1H 1HCOSY、HMQC、HMBC等波谱分析 ,鉴定其结构与Pimprinine相同。首次报道Pimprinine对人鼻咽癌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2003, 30(1).
摘要:探索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胶胨状芽孢杆菌拮抗菌株抗菌活性形成的影响。确定了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 :即以 1 %麦芽糖为碳源 ,以 0 1 % (NH4 ) 2 SO4 为氮源 ,32℃~ 37℃摇瓶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保持pH近中性有利于菌株生长和积累活性产物。从发酵液中获得抗生物质粗品 ,该物质对G+ 的蜡样芽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G- 的大肠杆菌等均有较强抗菌活性。经热处理、酶处理和生化定性分析 ,表明此活性产物为肽类化合物
2003, 30(1).
摘要:研究了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等对菌株 (Aspergillussp )XZ 1 31产原果胶酶的影响。果胶类物质是该菌株产原果胶酶所必需的诱导物。以 (NH4 )2 SO4 和(NH4 ) 2 HPO4 作为氮源时 ,产酶较高 ,达到 30 0U/mL。钙离子及Tween 2 0均能促进该酶的产生。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桔皮粉 1 g
2003, 30(1).
摘要:天花粉蛋白 (Trichosanthin ,TCS)全长基因通过PCR从 pCDNA3 1中获得 ,克隆至表达载体中。双向测序表明获得的天花粉蛋白全长基因序列正确。建立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 ,表达并纯化His TCS活性融合蛋白 ,鉴定出其具有RNAN 糖苷酶活性和与TCS特异性单克隆抗体TE1 (IgE)结合的抗原活性
2003, 30(1).
摘要:对自然表现典型黄化症的长春花植株总DNA进行植原体核糖体蛋白基因 (ribosomalproteingene ,rpgene)PCR扩增 ,得到约 1 3kb的特异片段。将此特异片段与pGEM 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 1 0 9感受态细胞中 ,通过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 (EcoRI)酶切分析、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 ,结果表明该株系核糖体蛋白基因片段长 1 ,2 4 4bp ,包含rpl2 2、rps3基因 ,分别编码 1 2 9和 2 5 2个氨基酸 ,且这两个基因为重叠基因。该植原体
2003, 30(1).
摘要:从土壤中分离到 2 8株产蛋白酶菌株 ,用其粗酶液水解多肽并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产物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 ,从中筛选到一株产羧肽酶的菌株。对该菌株的菌落和菌体形态进行观察 ,确定其属于曲霉菌属。该菌株在发酵至第 84h时 ,发酵液中羧肽酶活性达到最大。此时发酵液 pH值为 7 4 6 ,菌体已处于衰败期 ,说明该酶的合成方式为延迟合成型
2003, 30(1).
摘要:在随机引物建库的基础上 ,通过交叉设计引物及加单链DNA接头 ,应用RT PCR技术克隆了家蚕质多角体病毒dsRNA片段Ⅳ的全长cDNA ,并测定了它的全序列。该片段长 3,2 6 2bp ,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 ,编码一个长 1 ,0 5 8氨基酸的成熟多肽。序列分析表明 ,该片段与日本BmCPV片段Ⅳ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89%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5 %。
2003, 30(1).
摘要:蔗渣木聚糖经 1 4 丁二醇二环氧甘油醚与染料气巴蓝 3GA交联形成不溶性着色固体。这种着色蔗渣木聚糖在pH4~ 8范围内表现稳定 ,用于评价木聚糖酶活性及在平板上检测产酶微生物具有简捷而灵敏的效果
2003, 30(1).
摘要:将来源于球形芽孢杆菌SSII 1的mtx1毒素基因克隆至穿梭载体 pBU4上 ,得到mtx1插入方向相反的重组质粒 pMT9和pMT4。含有 pMT9和 pMT4的大肠杆菌转化子能表达产生Mtx1毒素 ,发酵液对敏感和抗性致倦库蚊幼虫具有中度毒杀作用 ;含有pMT9和pMT4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转化子B pMT9和B pMT4在营养体生长阶段对敏感蚊幼和抗性幼虫也具有毒性 ,毒力与野生型SSII 1相当 ,而不同转化子在芽孢形成期的毒力因插入的mtx1基因转录方向不同而表现出差异 ,其中B pM
2003, 30(1).
摘要:以深黄被孢霉 (Mortierellaisabellina)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诱变处理 ,采用抗性筛选法 ,直接在梯度平板上挑取抗脂肪酸脱氢酶抑制物抑芽丹 (maleichydrazide)的菌株进行初筛 ,然后经摇瓶发酵法测定相关性能指标进行复筛 ,获得一株生产性能比出发菌株显著提高的突变株M80 ,其菌体收率达 25.10 g/L、油脂产率达 12.35g/L、γ 亚麻酸 (GLA)产率达771.88mg/L。
2003, 30(1).
摘要:采用沙土管保藏方法对部分抗生素产生菌进行保藏 ,36~ 38年后检查保藏效果 ,结果表明 36年总存活率高达 83%以上 ,对其中部分真菌测活 ,存活菌株都保持原活性。
2003, 30(1).
摘要:尽管可采用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粮食或饲料中污染的真菌毒素 ,然而 ,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却很少。最新研究认为最佳的脱毒方法是通过筛选微生物 ,在温和条件下降解真菌毒素 ,无须使用有害的化学试剂、不影响适口性且无营养价值的重大流失。文中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2003, 30(1).
摘要:琼胶酶是一种多糖水解酶 ,根据降解琼脂糖的作用方式不同 ,可以分为α 琼胶酶(EC3 2 1 )和 β 琼胶酶 (EC3 2 1 81 )。文中从琼胶酶的分类及酶活测定 ,酶的来源 ,产酶微生物的酶系及酶学性质 ,琼胶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酶的应用几个方面综述了琼胶酶的研究进展。
2003, 30(1).
摘要:生物表面活性剂 (Biosurfactant)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生物分子。相对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生态系统的毒性较低 ,且可生物降解。因此 ,生物表面活性剂开始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各个方面。文中从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的筛选、培养基的优化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等方面对近年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2003, 30(1).
摘要:碱性环境中存在有一些嗜碱放线菌 (Alkalophilicactinomycetes) ,这些放线菌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及代谢途径 ,可产生多种碱性酶及生物活性物质。综述了近 2 0年来嗜碱放线菌的分类学研究 ,嗜碱菌的嗜碱机理 ,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嗜碱放线菌的应用前景
2003, 30(1).
摘要:刺糖菌素是由土壤放线菌多刺糖多孢菌 (Saccharopolysporaspinosa)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是一种具有触杀及摄食毒性的广谱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而言 ,刺糖菌素是目前已发现的杀虫剂中选择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文中就刺糖菌素的结构、生物合成、性质以及生产方法进行了综述。
2003, 30(1).
摘要:根据一些病毒基因、宿主因子的功能 ,对杆状病毒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在分子水平上作了简要综述。
2003, 30(1).
摘要:丙酮酸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有机酸 ,酶法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由于具有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得率高的优点而成为目前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丙酮酸生产方法。常规的酶转化法是通过乳酸脱氢酶催化乳酸转化为丙酮酸 ,但此酶需要NAD+ /NADP+ 作电子受体 ,NAD+ /NADP+ 价格昂贵 ,且不易重复使用 ,使乳酸脱氢酶不能广泛和大规模使用 ,乳酸氧化酶则克服了这一缺点 ,它不需要辅助因子即可催化乳酸 ,从而成为制备丙酮酸的理想的酶。迄今为止 ,人们已经找到了数种能合成乳酸氧化酶的微生物 ,并对该酶进行
2003, 30(1).
摘要:在分析微生物发酵生产二元酸的代谢机理和相关酶系的基础上 ,对基因工程、代谢调控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长链二元酸发酵菌种改良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对如何将传统的微生物发酵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作了简要讨论。
2003, 30(1).
摘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考试 ,采用 1 2~ 1 5人一组 ,考核本学期全部内容的方法 ,能够使学生在同一学期中二次接触到同一知识点 ,加深学生对整个知识系统的学习和理解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 ,可促进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考试方法对其它实验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03, 30(1).
摘要:纠正几个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容易读错的字 ,阐明了几个微生物学教材及教师教学中容易混淆的概念。
2003, 30(1).
摘要:针对传统的教学法造成学生的学习被动、依赖、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尝试了“三结合”教学法 ,即授课与自学相结合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理论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果表明 :同学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活跃了学习气氛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3, 30(1).
摘要: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基因 ,研究细胞的基因表达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同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决定了生命活动的多样性 ,如发育与分化、内环境稳定、细胞周期调节等。近年来 ,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发展 ,已有数万个人类基因被克隆分析 ,要从如此众多的表达基因中找出引起细胞生理或病理变化的基因并非易事。应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将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关键的作用。以总RNA为模板 ,采用荧光标记的锚定引物 ,通过逆转录、差异显示PCR反应 ,经 5 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差异条带
徐丽华; 李文均; 崔晓龙; 文孟良; 李铭刚; 李一青; 姜成林; 刘志恒;
2003, 30(1).
摘要:对微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特点 ,未知微生物资源 ,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 ,微生物基因资源 ,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几项新技术做了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