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萍; 王春凤; 孙哲; 何召庆; 张莉; 黄瑜; 徐镔蕊; 秦泽荣;
2001, 28(3).
摘要:以纯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化卵囊为模板 ,根据已知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用RT PCR方法扩增出球虫的SO7基因 ,通过三亲接合转移、新霉素筛选、序列分析等方法得到了转球虫基因工程蓝藻。这为球虫基因在蓝藻中表达奠定了基础。
2001, 28(3).
摘要:基因工程菌pichiapastoris最佳种子培养基为添加 4mL/LPTMl的BMGY培养基 ;全合成高密度摇瓶培养基是甘油 4% ,(NH4) 2 SO41 0g/L ,CaSO40 .93g/L ,K2 SO41 8.2g/L ,MgSO4·7H2O 1 4.9g/L ,0 1mol/L磷酸缓冲液 (pH =6
2001, 28(3).
摘要:抗菌素是经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ls (Ehrenberg)CohnXM1 6拮抗菌株的发酵、提取制备的。室内测定 5%抗菌素可湿性粉剂的 2 0 0 0倍液 ,对Alternariaalternata、Trichotheciumroseum和FusariumSP .3种苹果霉心病主要病原的抑制效果分别为 92.8%、 88.5%和 88.3%。其抑菌机制主要是使病菌孢子和菌丝畸变 ,细胞壁溶解 ,原生质泄漏。 1 999年和 2 0 0 0年连
2001, 28(3).
摘要:研究了葡萄糖浓度和pH值调控对糖质溶液中发酵生产灰树花胞外多糖的影响。葡萄糖浓度为5%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 ;发酵液pH控制为 3 5~ 4 0时有利于胞外多糖的合成 ;并尝试了重复使用菌丝体在糖质溶液中发酵生产灰树花胞外多糖的新方法。
2001, 28(3).
摘要:用 91 μg/mL氨苄青霉素、 91 μg/mL硫酸链霉素混合液对黄金葛 (Scindapsusaureum) 叶片喷施 ,第 1 5d摘下叶片 ,于 1 9℃下冷冻 5min ,结果表明 :水处理叶片较未处理的对照叶片冻斑数目减少 75% ,冻斑厚度不变 ,冻斑均从叶片边缘开始。药品处理组冷冻 5min未见冻斑 ;冷冻 8min后 ,冻斑较对照减少 95% ,分布于叶片边缘。表明抗生素能明显减轻叶片的冻害。
2001, 28(3).
摘要:研究了蜜环菌激发子处理猪苓细胞后活性氧产生及相关酶的变化。结果表明 :蜜环菌激发子分别处理猪苓菌丝和菌核后 ,都能引起活性氧迸发 ,且出现两个迸发高峰 ,高峰期分别在加入激发子后约 1 0min和 90min。与此同时 ,猪苓菌丝酶活性也发生相应变化 ,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下降 ,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没有变化 ,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2001, 28(3).
摘要:纯黄白鬼伞是四川省的一个新记录种。此菌有毒 ,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赏菌类。其菌丝无锁状联合 ,能形成大量的菌核 ,这在伞菌目中是十分罕见的。报道了纯黄白鬼伞的子实体、菌丝体的形态特性、生理特点和栽培技术。这是一种中高温性蕈菌。适宜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培养料为草粉、牛粪粉、麸皮和食用菌出菇后的废科 ,瓶栽、盆栽、袋栽、床栽均可 ,不需要覆土即可出菇 ,子实体绝对生物学效率为 5%~ 7 5%。
2001, 28(3).
摘要:灰树花摇瓶发酵较佳条件 :QF培养基 ,2 5℃ ,pH4 5,装量 60mL/50 0mL三角瓶 ,转速 1 0 0r/min。在种子培养基中加 0 4%的CMC ,可增加种子液菌丝的生长点 ,从而提高菌丝量。在 1 0L气升式发酵罐上放大试验 ,菌丝量对初糖的生物转化率在 2 4 %以上 ,对耗糖的转化率达 435%。菌丝体中多糖含量达 1 0 2 % ,发酵液中多糖含量为 1 38%。
2001, 28(3).
摘要:在西藏拉萨进行了卵状鬼伞 (Coprinusovatus)俗称嘎夏蘑菇的生长温度、培养基酸碱度、培养料成分、栽培方法比较试验和中试。根据各项数据和当地资源情况 ,确定以青稞桔杆和牛粪为主要原料 ,pH值为 6.5~ 7.5,每年 5~ 11月间在当地用熟料分两个阶段栽培嘎夏磨菇 ,并筛选了高产优质菌株。该野生品种人工驯化成功 ,可在西藏地区推广生产。
2001, 28(3).
摘要:在本试验的条件下 ,PseudomonoassvringaeinaZ基因产生的蛋白的主要重复基元的编码区 :5’-GCCGGTTATGGCAGCACGCTGACC- 3’序列既在冰核真菌、细菌中存在 ,也在非冰核真菌、细菌中存在 ,即冰核细菌、真菌和非冰核细菌、真菌都有扩增产物 ,并且产物呈多态性 ,同一个种不同菌株间也呈多态性 ,说明该引物不适合用于鉴定真菌、细菌中冰核基因是否存在 ,也不能用于区分冰核真菌和非冰核真菌以及区分冰核细菌和非冰核细菌 ,更不能根据其扩增片段的量和大小说明冰核真
2001, 28(3).
摘要:三叶草根瘤菌H954在GMS培养基上 2 8℃培养 8d后 ,发酵液用无水乙醇分步沉淀法抽提 ,经过SephadexG 50、SephadexG 1 0、DEAE 纤维素柱层析纯化 ,并用气相色谱 (GC)、1 3C 核磁共振(NMR)和质谱分析 ,证明该菌产生环状 β( 1 ,2 ) 葡聚糖 ,该糖是一种以葡萄糖为单体 ,通过 β ( 1 ,2 ) 葡聚糖苷健连接而成的环状分子 ,且绝大部分为中性糖 ,聚合度从 1 7到 2 2 ,其中以 1 9为主 ,分子量为 30
2001, 28(3).
摘要:采集全中国 2 7个省、自治区及 4个直辖市昆虫孳生地粉尘、土壤等样品 1 0 80份 ,在其中的40 6份中分离到苏云金芽孢杆菌 965株。镜检可观察到大菱形、小菱形、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镶嵌形和不规则形等 8种主要形态的伴孢晶体 ;采用cryⅠ、cryⅡ、cryⅢ、cryⅣ和cryⅤ基因的通用引物对 2 2 1株Bt分离株进行的PCR检测结果表明 :各类基因的含量依次为cryⅠ >cryⅡ >
2001, 28(3).
摘要:抗菌肽CM4能抑制酿酒酵母原生质体的再生 ,随着加入抗菌肽浓度的增大 ,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下降。用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菌肽处理原生质体 ,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观察 ,抗菌肽分子覆盖于膜 ,破坏了原生质体的膜结构 ,改变了原生质体的膜渗透性。最终原生质体无法恢复细胞壁而死亡。
2001, 28(3).
摘要:以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 1 31 6为出发菌株 ,通过紫外线和高能电子束分别诱变分生孢子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的方法 ,经 3轮诱变 ,筛选到 5株高产突变株。其中一株最高产的定名为Beauveriabassiana 131 6-V1 ,其壳聚糖酶活力是原始菌株的 1 6倍 ;而且经传代培养 ,其高产特性能够稳定遗传。
2001, 28(3).
摘要:通过对鼻炎片中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短小芽孢杆菌的存活数与辐照剂量关系的研究 ,建立了在鼻炎片中 3种微生物的存活数与辐照剂量的数学模型 ,确定了 3种微生物的D1 0 值 ,并对影响辐照灭菌剂量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在鼻炎片中 ,大肠杆菌对γ射线敏感性较高 ,白色念珠菌对γ射线敏感性次之 ,短小芽孢杆菌对γ射线敏感性较低。
2001, 28(3).
摘要:研究了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p .)GX4 1利用鱼粉废水产生絮凝剂的条件 ,结果表明 ,适宜条件为废水COD浓度为 1 0g/L左右、初始pH为 7~ 9、培养温度为 30℃、摇床转速为 1 0 0~ 2 50r/min ,此时的絮凝率可高达 99 5%。同时发现在废水培养基不灭菌的条件下 ,该菌仍能产生高效的絮凝剂。该菌利用鱼粉废水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土壤悬液和细活性炭粉末悬液和电瓷厂污水均有较好的絮凝作用。
2001, 28(3).
摘要:Sephacryl凝胶经过碘酸盐氧化将产生醛基 ,非目的蛋白通过氨基与醛基反应结合到凝胶上制备固相载体。装柱后 ,抗体经过长时间循环上样 ,抗非目的蛋白的抗体被吸收 ,抗体得到了纯化。用经本法处理过的抗体做免疫印迹 ,特异性大大提高。
2001, 28(3).
摘要:报道了趋磁细菌WD 1的超微结构 ,菌株WD 1的超薄切片清楚地显示了细胞壁 (CW )、细胞膜 (CM)、细胞内部的聚-β-羟基丁酸 (poly β hydroxybutyrate)和磁小体 (MagnetosomesMS)。建立了菌体和磁小体批量培养和收集的方法 ,经培养每升培养基可获得 1 35mg干菌体。经SEM能谱分析菌体和磁小都含有Fe、Al、Si、P、S、Ca、Zn等元素成分 ;菌体和磁小体中铁的含量分别为 3.07%和84.57%。
2001, 28(3).
摘要:简要介绍了发根土壤杆菌的致病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综述了发根土壤杆菌在用于获得转基因植物、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和促使植物生根等方面的应用。
2001, 28(3).
摘要:病毒对植物的侵染及植物对病毒侵染的抵抗实际上是病毒与寄主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病毒和寄主植物共同参与调控植物的亲和反应及防卫反应。
2001, 28(3).
摘要:虫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自开展以来 ,有 2 0多种与杀虫毒力相关的蛋白酶得到纯化 ,而与之相对应的基因也分别得到克隆、测序。陆续的基因克隆表明 ,虫生具菌中的重要毒力基因以基因族的形式存在 ,在精确的表达调控下以适应不同的寄主种类和不同的环境条件。基因工程研究表明 ,以增加毒力基因拷贝的方式可显著提高虫生真菌的杀虫速率 ,带有外源基因标记的菌株也是环境释放示综研究的良好材料及方法。
2001, 28(3).
摘要:简述了混合培养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在长期的实验和生产实践中 ,人们发现很多生物过程是微生物纯培养不能完成或只能微弱进行的 ,必须依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共同培养完成。对于很多工业污染物、生物农药、纤维素、几丁质的生物降解 ,微生物混合培养是必要的 ;微生物混合培养可用于维生素C、维生素B1 2 、组氨酸、缬氨酸、L 苹果酸等发酵生产 ,还可用于药物的甾体转化、沼气发酵、湿法冶金等。混合培养的微生物资源应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
2001, 28(3).
摘要:拟南芥基因组全序列在 2 0 0 0年底已完全测定并公开发表 ,这是第一个经完全测序的开花植物。序列的获得为进行大规模高等植物基因的鉴定、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并将改进和发展一系列进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方法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