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27(3).
摘要:培养和田间试验表明,有机物料(作物茎叶和有机肥)和氮肥对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影响有着显著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的大小与有机物料和氮肥的种类有关,因而也与有效碳源和矿质氮的比例有关。有机物料与硝态氮的交互作用大,而与铵态氮的交互作用小,前者是后者的2.7倍,这种差异与微生物对两种形态氮的固定不同有关。有机物料C/N比的影响表现为随着C/N比增大,交互作用增加,并且在有机物料分解前期的交互作用大于中、后期;有效碳源(葡萄糖碳)与土壤中矿质氮(包括肥料氮)比值为0.1时,交互作用最大,低于或高于这一比值时,交互作用减
2000, 27(3).
摘要:从受有机磷农药长期污染的土壤中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到一株降解乐果活性较高的曲霉Z_58菌株,研究了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培养温度30℃,培养起始pH7.0,培养时间96h;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5℃和7.2,在40℃以下及60~9.0范围内稳定,主要作用底物为有机磷农药。
2000, 27(3).
摘要:用RT-PCRA法扩增分别获得了中国猪瘟病毒强毒石门株和免化弱毒株糖蛋白E0基因cDNA,并克隆到pGEM T载体中测定其核着酸序列和推导出其对应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这两个毒株间的E0基因核着酸序列同源性为95.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有14个残基的差异;与几个代表毒株ALD株、GPE株、Brescia株、Alfort株和国外测得的免化弱毒C株相应序列进行比较,所测石门病毒核苷酸序列与上述各株对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0%、97.1%、92.7%、86.8%和95.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
2000, 27(3).
摘要: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LP1-G菌株在MBS培养基上能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位于芽孢孢外膜外的伴孢晶体。其产生的41.9和51.2kD二元毒素蛋白合成于芽孢形成期,另一分子量约为49kD蛋白和二元毒素同期合成,并随着芽孢的释放而被降解。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营养体生长阶段对致倦库蚊幼虫无毒,孢子囊初期毒力较高,并在整个芽孢形成期都维持较高的毒力水平。其全发酵液对敏感和抗性库蚊幼虫都具有中等的毒杀作用,对3~4龄幼虫48h的LC_50。值分别为0.113和0.1
2000, 27(3).
摘要:用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SCB412作为出发菌株,经能量50KeV、剂量1× 1011~5 ×1015 ions/cm2的N+离子注入诱变处理,以产生可遗传的诱变。 N+离子注入后,存活率与剂量呈指数衰减关系:log(存活率%)= 8.23- 0.604 × log(剂量),在培养过程中可观察到酵母菌菌落和细胞形态均发生了变化。经筛选,获得了一株能够利用
2000, 27(3).
摘要:PCR扩增了苏云金芽孢杆菌9个亚种的16S-235rRNA基因转录间隔(ITS)片段,它们的长度均为144碱基;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指出这9个亚种及其它亚种的ITS序列高度相似,说明16S-235 rRNA基因的ITS序列不适于苏云金芽抱杆菌亚种的分型。
2000, 27(3).
摘要:红菇与红锥的根共生形成的菌根属外生菌根,分叉形状为单轴状,颜色呈浅黄褐色,菌根表面呈波纹状突起。菌套的外表特征呈绒毛状,厚度26~40μm,具典型的哈蒂氏网、丰富的外延菌丝和菌素,无菌核。外延菌丝长度约45~100μm,直径约1.8~23μm,有分隔不分支,未见锁状联合。菌根菌的生态组合型为不规则垫簇型。
2000, 27(3).
摘要:报告了在非自然环境中培养选育青霉菌菌株的一些结论。实验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菌株的致死率也相应增加;当辐照剂量相同时,与自然环境相比其致死率有所提高,且随着非自然环境参数值的增加而增加。当电场强度为300kV/m、磁场强度为600Gs时,正变率有一极大值。
2000, 27(3).
摘要:筛选得到一株高产β-1,4-聚糖酶的耐碱性芽孢杆菌A-30,其固体发酵(Solid state fermentationSSF)时最适培养条件:起始pH为8.0、培养温度32℃、10%(v/w)接种量,含水量为66.6%(v/w),以0.5%的NaNO_3为无机氮源,发酵96h,木聚糖酶活可达6457IU/g(Dry bacterial bran),纤维素酶活(CMCase)可以达到18.66IU/g。氮源组成、温度、pH及发酵时间等对A-30所产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比例有较大影响。葡萄糖对A-30的阻遏效
2000, 27(3).
摘要:麦角菌原生质体用0.3mg/mL亚硝基胍(NTG)分别处理20,40,60和80min。随机挑取NTG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再生单菌落共80个,分别接种到50mL离心管(内装10mL液体培养基)中,在24℃、220r/min摇床上培养12d。在紫外灯(254um)下选出46株荧光相对较强的培养物在24孔板上作Van Urk蓝色反应分析。挑选9株呈深蓝色反应的菌株作HPLC分析,其结果与24孔板法有明显的相关性。在麦角隐亭产率上,No.45最佳(来自NTG 80min剂量组),No.18、 No.26次之(来自N
2000, 27(3).
摘要:利用实验室自制及购买的几种脂肪酶制剂催化的酯化反应来制备亚油酸油醇酯,其中本实验室制备的丝孢酵母脂肪酸酯化效果最好,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实验用酶。以正己烷为反应溶剂,在微水系统中对影响亚油酸油醉酯合成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酯化反应合成的最适温度为35℃,0~100℃反应10h的酯化率均可达到90%,最适酯化pH为8.0,最适底物浓度为0.25mol/L,最适水含量为0.05%,在选用的11种有机溶剂中,以环己烷的酯化率最高,二甲亚砜最低。
2000, 27(3).
摘要:研究雨生红球藻混合营养生长与异养生长对碳源及碳源浓度的需求,并对两种生长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乙酸钠较葡萄糖等其他碳源更能维持红球藻进行混合营养生长与异养生长。红球藻混合营养型生长与异养型生长的适宜乙酸钠浓度范围分别是0.5~1.0g/L和1~1.5g/L。混合营养型及异养型的平均生长速率分别是0.72d-1和0.53d-1,培养8d的细胞干重分别是0.65g/L和0.32g/L。与光养型(对照)相比,混养型的各种生长指标均明显提高,异养型则下降。
2000, 27(3).
摘要: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的16SrDNA基因。60例临床标本中,20例为阳性,与传统方法比较无差异。其中分型:18例为结核分枝杆菌,2例为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双重感染。20例阴性标本中,PCR-SSCP又检查出5例阳性。20例对照标本中,3种传统方法与PCR-SSCP法均检测为阴性。全部试验3d报告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卡介苗的图形相同以外,其它分枝杆菌的PCR-SSCP电泳图谱均有差异。所以,应用PCR-SSCP技术快速
2000, 27(3).
摘要:自行研制明胶碳粒用于细菌鉴定中的明胶液化试验。将明胶碳粒加入基质中,经37℃16~20h培养后,如细菌具有明胶酶,基质即变黑色,反之明胶碳粒在基质中沉淀,基质不变色。经接种标准菌株和临床常见菌203株,试验结果表明,该明胶碳粒使用简便,容易判定,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质量稳定,可以代替国外同类产品。有助于提高细菌鉴定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检测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2000, 27(3).
摘要:采用8种不同的菌种保藏方法,对18种常见病原菌的保藏时间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保藏菌种时间最长(本实验室已保存15年);肉浸汤琼脂平板法保藏菌种时间最短(2~3月)。保藏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冷冻干燥法>半固体冷冻法≥半固体斜面加液体石蜡覆盖法>半固体斜面法>肉浸汤加液体石蜡覆盖法>血琼脂平板法>肉浸汤法>肉浸汤琼脂平板法。且相同方法对不同菌种保藏时间不同。保藏时间在1年以内的菌种,其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变异;而经冷冻干燥法保藏时间较长的白喉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副伤寒沙
2000, 27(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