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23(2).
摘要:对毒蘑菇肥脚环柄菇(Lepiotacepaestipes)进行了组织分离,获得了菌丝体纯培养、采用三种栽培培养基作出菇比较试验,获得栽培成功,以麦麸、稻草、干牛粪组成的培养料最好。经组织学等观察,栽培出的子实体确认为该种毒蘑菇。
1996, 23(2).
摘要:通过观察几种食用菌原生质体的巨大化过程,发现含有细胞壁裂解酶的高渗营养液是比较理想的巨大化反应液;巨大化反应不同时间的原生质体再生率有“高→低→高”的起伏变化;巨大化后原生质体再生率普遍提高。最后测定了巨大化时间、渗透压稳定剂、培养基及其碳源等对巨大化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
1996, 23(2).
摘要:从云南植物上分离到92株冰核活性细菌,并进行了鉴定。其中菠萝欧文氏菌61株,占66.3%;草生欧文氏菌2株,占2.2%;丁香假单胞菌21株,占22.8%;黄瓜角斑病菌2株,占2.2%;菜豆荚斑假单胞菌6株,占6.5%。云南省冰核活性细菌的优势种类是菠萝欧文氏菌,其次是丁香假单胞菌类。
1996, 23(2).
摘要:在了解了产己酸细菌LII的发酵最适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己酸发酵过程中的生理及代谢特性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己酸发酵过程中除产生正常代谢产物己酸外,还产生丁酸、乙酸、戊酸等其它酸类和甲烷,氢气和CO2等气体。用1—13C-乙酸钠和未标记的乙醇作为底物发酵,用色质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表明:在己酸合成中碳的来源为乙醇和乙酸,中间代谢产物为丁酸。
1996, 23(2).
摘要:研究了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产生脲酶的条件及脲酶提取。结果表明,芽孢杆菌适宜的生长及产酶温度为35~37℃,产酶受底—尿素的诱导。静止培养有利于产酶,Ni2+对产酶没有影响,脲酶粗提物经硫酸铵盐析、热处理,Sephadex G-200及DEAE-纤维素柱层析提取步骤脲酶比活力提高了近70倍,回收率15.5%.
1996, 23(2).
摘要:采用含有稳定同位素15N-硫酸铵为主要氮源的专用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提取精制条件,在国内、外首次采用基因工程菌AA7(pTH2)(AHVrAECr,Thr-N-,Homr,Apr)直接发酵方法研制L-苏氨酸-N15高丰度精制产品。每mol15N-硫酸铵实际得到0.638m
1996, 23(2).
摘要:研究了培养基中氮源、盐、温度、pH对酵母合成麦角固醇的影响。当选择复合氮源,蔗糖浓度为10%~12%,温度为30℃,pH为5.5时,麦角固醇合成量相对于初始培养基提高了3倍。在2L发酵罐中探讨了蔗糖浓度、通气量对麦角固醇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蔗糖及大通气量对麦角固醇合成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流加蔗糖可显著地提高酵母麦角固醇合成量。
1996, 23(2).
摘要:采用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为絮凝剂,对谷氨酸发酵液中菌体的絮凝作用及絮体处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10001中间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pH、壳聚糖用量是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pH5.5~6.5,壳聚糖用量30×10-3g/l,温度30~35℃,搅拌转速20r/min,搅拌1~2min,可获得良好的絮凝效果。10001中试结果,除菌上清液低温等电点提取谷氨酸收率83%,谷氨酸纯度91.3%,谷氨酸总收率80.26%。壳聚糖对谷氨酸发酵液和等电点母液中的菌体均有良好的絮凝作用。
1996, 23(2).
摘要:
1996, 23(2).
摘要:
1996, 23(2).
摘要:介绍一种快速提取禽源性大肠埃希氏菌外膜蛋白的方法。该法是对Kapur等发表的方法的改进。全过程只需超速离心一次,比Kapur等的方法缩短了4h。所得样品可直接用于禽源性大肠埃希氏菌外膜蛋白模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