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19(3).
摘要:从青海玉树洲巴塘山采集的野生冬虫夏草中分离到一株冬虫夏草菌,通过该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利用试验,筛出该菌菌丝液体培养的最优条件:葡萄糖1.5%、麦芽汁1%、蛋白胨1%、酵母膏0.5%、pH6.0,温度23℃,接种量5—10%,摇床转速80—90r/min。
1992, 19(3).
摘要:室内试验中测定了硝基丙烷化合物(药剂代号791224)对植物病原菌和镰刀菌的抗菌作用。791224对棉花枯萎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供试植物病原菌。791224对所有供试镰刀菌均显示了优异的抗菌活性。791224浓度为5 ppm时,对供试的12种镰刀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平均在54.2—100%,对砖红镰刀菌的抑菌活性为100%,而相同浓度的多菌灵抑菌活性前者为0—27.3%,后者为0%,即低2.7—100倍。791224对由腐皮镰刀菌引起的国槐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也极为显著。
1992, 19(3).
摘要:为了提高发酵终了时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 Fr.)CC-8810的菌丝浓度以获取高等真菌多糖,对CC-8810的深层培养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适发酵条件为:4%葡萄糖、3%黄豆饼粉、0.5%酵母浸出粉、3%麸皮、0.1%KH_2PO_4、0.05%MgSO_4·7H_2O,pH5.5—6,温度28℃,摇床转速140—160 r/min,摇瓶种子培养4天接种。当发酵液pH降至5.0—4.9、残糖量在1.2%以下,5—6天可终止发酵。发酵罐中放大试验表明,最终菌丝体浓度达4
1992, 19(3).
摘要:本文报道小核菌多糖产生菌株的筛选及一株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No.1产生胞外多糖的条件。在16升自控罐发酵试验中,多糖产量达14.14g/l,多糖对底物的转化率为47.52%。
1992, 19(3).
摘要:从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污染土壤中分离到12株能降解LAS的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属于青霉属(Pr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帚霉属(Scopulariopsis)和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研究了Aspergillus f-11降解LAS酶活诱导生成的条件及降解LAS的特点。还利用液相色谱对真菌和细菌降解LAS的产物进行了比较。
1992, 19(3).
摘要:在3.54m~3体积的制曲机中,进行了以蔗髓纤维为基质,用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P_2,菌株制备纤维素酶曲及其最适参数的研究。稳定试验结果表明,P_2菌株的CMC酶活可达2000 mg/g·30 min,FP酶活10 IU/g·min。
1992, 19(3).
摘要:从多抗毒素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出一种噬菌体PsA。该噬菌体在电镜下观察呈蝌蚪形;在琼脂平板上呈圆形,边齐,透明噬菌斑。噬菌体原液在60℃、30分钟完全失活;pH4.0—9.0范围内较稳定,pH 10.0—14.0范围内仍不完全失活,pH3.0以下均失活。该噬菌体噬菌斑的形成需要Ca2+,仅感染多抗霉素链霉菌。对该噬菌体杀灭效果较好的消毒剂有新洁尔灭、漂白粉、甲醛、高锰酸钾、生石灰、来苏尔等。噬菌体原液在4℃冰箱保存两个月效价基本不变。
1992, 19(3).
摘要:本文报道了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在复方明胶培养基中经过三年的传代培养,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肢电泳(PAGE)分析,同Korthof培养基的钩体抗原比较。结果证明:(1)钩体抗原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SDS-PAGE可显示20多条抗原带;(2)两种培养基所培养的钩体,未发现抗原性变异。说明钩体在复方明肢培养基中长期传代培养过程中,其抗原组成是相对稳定的。这对进一步探讨钩体长期在综合培养基中培养以后的抗原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1992, 19(3).
摘要:本文介绍了微量免疫酶染色(Micro-IP)检测斑疹伤寒IgM、IgG抗体的方法,Micro-IP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78.9%。IgM抗体早于第四病日阳性,第一周阳性率达76.2%,适于早期诊断。检测IgG抗体适于流行病学调查。Micro-IP检测免疫兔及患者血清抗体为群特异性(对普氏及莫氏立克次体均反应)。
1992, 19(3).
摘要:联合运用HSV-1和HSV-2型特异性核酸探针对28株HSV临床分离株做了鉴定分型,并与应用HSV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三种免疫学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核酸探针与单克隆抗体之间的符合率为100%,但分型率不同,核酸探针为100%,单克隆抗体为64—82%。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建立的HSV-McAb-APAAP桥联免疫酶染技术具有简便、敏感、实用的特点。
1992, 19(3).
摘要:将生物素标记的DNA探针用于菌落原位杂交,结合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和生物素碱性磷酸酶系统检测显示信号。结果证明该法快速方便,杂交信号清晰,高度特异,完全可以取代同位素用于细菌分析和克隆筛选。
1992, 19(3).
摘要:通过对白僵菌的微囊化试验,探索延长白僵菌液生孢子的保存时间,以利于白僵菌的工业化生产。结果表明,白僵菌液生孢子可贮藏10个月,发芽率仍达62.89—80.28%,活孢下降率为11.95—25.92%。贮藏12个月后,对马尾松毛虫进行毒力测定,其校正死亡率仍可达66.11—76.83%。白僵菌微囊化是贮存液生孢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992, 19(3).
摘要:此项研究成果第一部分在《科学》26卷2期发表时,适值抗日战争后期,桂林市遭逢日寇飞机轰炸和大火,全部刊物付之一炬。事隔近半个世纪,经一些老科学家推荐,认为我国这一早期科研记录如能重新予以发表,一则可以引起当今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对曾经指导、关心这一工作的科学前辈们的感念。这些科学家是:杨志农、凌立、任鸿隽、王善俭、杨允奎、胡莹堂、魏景超、卢迂道、秉志、方文培等诸先生。本研究工作其分两部分,第二部分已刊载于《科学》28卷3期;遭火焚而未面世的第一部分现于本刊“学史”栏目刊出,以飨读者,并以此表示对
1992, 19(3).
摘要:灵芝是大型真菌,我国古代就有用灵芝治疗某些疾病之记载。近年来由于中医药学的发展,灵芝的深入研究和开发迫在眉睫。本文是关于最早成功地实现了灵芝室内栽培的记实,经两次较大数量和一定规模试验证实,空气湿度在灵芝正型结盖中起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