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 14(6).
摘要:作者对水稻根表固氮细菌的生态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水稻田里采集水稻根系样品。研究了水稻根系固氮活性与作物生育期的关系。检测到水稻在抽穗期根系固氮活性最高,同时在此期间分离到的固氮菌株最多。不同碳源对同一根系的固氮活性也有影响。所分离获得的20株固氮细菌的纯培养经过鉴定分别属于Azospirillum brasilense和Klebsiella pneumoniae两个种。分别以R_(39)和R_(20)为代表株。
1987, 14(6).
摘要:作者从水稻根表分离获得一批固氮细菌,对其中固氮活性较高的菌株R38(固氮活性为429.02n·mol·C2H4/ml·hr.)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鉴定,确定R38属于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
1987, 14(6).
摘要:从199株细菌中筛选出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高产菌株2株。产物对葡萄糖的克分子转化率达85.93%、87.56%以上。经生物学鉴定,菌株E301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E54为产碱菌属的一个新种,为产酮产碱菌(Alcaligenes ketogenes nov.sp.)。将发酵产物及其转化成的D-异抗坏血酸钠样品经红外吸收光谱比较,结果均与标准品相同。可确定这两株菌的发酵产物确系2-酮基-D-葡萄糖酸钙。
1987, 14(6).
摘要:葡萄糖异构酶产生菌链霉菌B6经紫外线、亚硝基胍等诱变处理,经反复筛选获得T208变异株。测定了该菌产酶的适宜生长条件。该菌株比出发菌株酶活力提高2.75倍,可达550u/mol.该菌菌丝粗壮,易培养,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1987, 14(6).
摘要:用32P标记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感染Vero细胞,抽提病毒DNA,然后以核酸内切酶BamHI酶切,电泳结果2个型别的病毒DNA的电泳图谱均不相同。用非同位素标记的疱疹病毒感染细胞DNA酶切,电泳与32P-标记的病毒DNA图谱相比较,显示相同的结果。实验表明简单受染细胞DNA进行核酸酶切及电泳可用来进行疱疹病毒的分型。实验说明选择核酸内切酶进行酶切有重要的影响。
于玺华; 黄上缓; 魏燕玲; 徐国洲; 王丽; 夏光明; 周方; 马清钧; 梁士哲; 江怡;
1987, 14(6).
摘要:本文对我院从急性腹泻患者分离的N-1菌株进行了一系列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用LT编码的基因分子探针测定无产CT基因,亦无LT和ST。但菌体确有毒力,致病性较强。电镜观察到该菌体表面有粘液层,并新发现有纤毛。N-1菌生化和生物学特性极似O-1群霍乱弧菌,但血清学否定了。气相色谱等试验证实为罕见的非O-1群霍乱弧菌。
1987, 14(6).
摘要:本文采用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EIA试验证明,18.8%(24/128)的鸡和43.1%(25/58)的鸭血清中存在有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虽然该抗体在RPHA法中无中和作用,但在EIA法中可被已知的HBsAg所阻断。
1987, 14(6).
摘要:利用气相色谱法,选用国产聚合物固定相GDX-104,在3m的柱子上成功地分离和测定了反硝化作用中产生的N2O,从而可得出反硝化作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对于研究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的动态有直接意义。
1987, 14(6).
摘要:以乳酸链球菌为材料,使用对二氯苯干燥法制备扫描电镜样品。照片表明,本方法所得细胞丰满、不变形,形态正常,无凹陷、断裂现象。本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1987, 14(6).
摘要:
1987, 14(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