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新时代下的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研究
作者:
作者简介:

马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环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功能发酵制品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天津市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天津市生物基材料绿色制造工程技术中心主任,Petroleum Science和《微生物学杂志》编委,长期从事环境微生物功能生态,石油资源的绿色开发和油田污染生物治理等研究,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科技成果转化20余项;蒋建东,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微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农药微生物代谢机制及污染修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资助,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项,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杂志Associate Editor,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编委。


New Era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research in China
Autho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7]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环境微生物学作为微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已经在环境污染物质降解、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学通报》本期推出的“环境微生物学主题刊”报道了研究报告11篇、专论与综述12篇,内容涵盖环境微生物与环境工程、环境微生物生理学及生物制剂、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环境微生物学方法学、环境微生物遗传与生理、环境污染修复与微生物多样性、环境微生物与环境健康、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等应用领域,期望该主题刊的出版有助于加强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环境微生物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Madsen EL.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from Genomes to Biogeochemistry[M]. New Jersey, USA:Blackwell Publishing Press, 2008.
    [2] 王杏, 王革娇, 史凯祥. 微生物镉解毒机制及微生物-植物互作修复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50(4):1666-1680.WANG X, WANG GJ, SHI KX. Research progress in microbial detoxification of cadmium and bioremediation based on microorganism-plant interaction[J]. Microbiology China, 2023, 50(4):1666-1680 (in Chinese).
    [3] 罗庆, 张截流, 吴中平, 王聪聪, 李瑜婕. 磷酸三(1-
    氯-2-丙基)酯降解菌筛选及其降解特性[J].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50(4):1481-1490.LUO Q, ZHANG JL, WU ZP, WANG CC, LI YJ. Screening of tris-(1-chloro-2-propyl) phosphate-degrading bacteria and its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J]. Microbiology China, 2023, 50(4):1481-1490 (in Chinese).
    [4] 刘晓林, 崔庆锋, 杨正明, 魏士平, 张群. 石油中长链烷烃微生物降解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50(4):1559-1575.LIU XL, CUI QF, YANG ZM, WEI SP, ZHANG Q. Microbial degradation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edium and long-chain alkanes in petroleum:a review[J]. Microbiology China, 2023, 50(4):1559-1575 (in Chinese).
    [5] 关紫微, 符波, 钱庆庆, 张衍, 刘宏波, 刘和. 硝酸盐对牛粪梭菌甲酸脱氢酶缺失型Wood-Ljungdahl途径固碳的影响[J].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50(4):1396-1406.GUAN ZW, FU B, QIAN QQ, ZHANG Y, LIU HB, LIU H. Nitrate affects carbon fixation by formate dehydrogenase-lacking Wood-Ljungdahl pathway in Clostridium bovifaecis[J]. Microbiology China, 2023, 50(5):1396-1406 (in Chinese).
    [6] 苏志国, 陈吕军, 温东辉. 环境耐药组及其健康风险的宏基因组学研究策略和方法[J].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50(4):1538-1558.SU ZG, CHEN LJ, WEN DH. Metagenomic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studying environmental resistome and its health risk[J]. Microbiology China, 2023, 50(4):1538-1558 (in Chinese).
    [7] 张圣海, 喻婵, 韩一凡, 汤漾, 侍浏洋, 赵维, 王兴彪, 张小霞, 黄志勇, 胡琳珍. 微生物处理高盐工业有机废水工艺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50(4):1720-1733.ZHANG SH, YU C, HAN YF, TANG Y, SHI LY, ZHAO W, WANG XB, ZHANG XX, HUANG ZY, HU LZ. Research progress in microbial treatment of high-salinity industrial organic wastewater[J]. Microbiology China, 2023, 50(4):1720-1733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马挺,蒋建东. 新时代下的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50(4): 1371-137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04-10
  • 出版日期: 2023-04-20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