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2025年4月27日 周日
Home
本刊首页
期刊介绍
刊物概况
收录情况
栏目设置
发表周期
读者对象
联系我们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投稿方式
征稿范围与栏目介绍
书写要求
测序类论文要求
数据汇交
增强出版附加材料
实验伦理要求
文章的署名
关于版权
发表费及稿费
重复度检测
审稿程序及提前发表
Conflicts of interest
Ethics statement
Informed Consent
Statement of Human and Animal Rights
常见问题
文件下载
广告服务
期刊订阅
English
Email Alert
首页
>
过刊浏览
>
1996年第23卷第5期
>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酵母菌絮凝机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DOI:
CSTR:
作者:
张博润; 任健; 刘玉方;
张博润; 任健; 刘玉方;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20]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张博润, 任健, 刘玉方,.
酵母菌絮凝机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J].微生物学通报,1996,23(5):307-311.
[2]
段小果,李博,贺银凤.
乳酸菌与酵母菌共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J].微生物学通报,2017,44(8):1988-1995.
[3]
蔡金科, 刘玉芳, 张博润,.
酵母菌质粒遗传研究进展
[J].微生物学通报,1981,8(2).
[4]
张博润,.
酵母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进展
[J].微生物学通报,1984,11(4).
[5]
安文涛,杨迪,尹亚辉,刘宝祥,曲晶,董亮,赵长新.
酵母菌复制衰老过程中絮凝机理分析
[J].微生物学通报,2013,40(12):2189-2195.
[6]
崔晓江,刘枝俏,田颖川,彭学贤.
杀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5,22(1):5-8.
[7]
郭雪娜,何秀萍,傅秀辉,张博润.
工业酵母菌的遗传修饰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23(10):47-51.
[8]
吴甜甜,杨洁.
天然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J].生物技术通报,2009(1).
[9]
张前军,李敏.
蛛丝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1,21(6):19-21.
[10]
张前军 李敏.
蛛丝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J].生物工程进展,2001,21(6):19-21.
[11]
周启升,于奇,刘庆信.
转基因家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J].昆虫学报,2011,54(2):197-210.
[12]
Zhang Z,Wang FS.
肝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J].生理科学进展,2003,34(3):235-237.
[13]
Li LS,Zhu YQ,Du YQ.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
[J].生理科学进展,2001,32(2):138-140.
[14]
田曙光,高红伟,宫锋.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
[J].生物技术通讯,2011,22(6):879-882.
[15]
徐飞.
交替氧化酶抑制剂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J].生命科学,2018(6).
[16]
毕春明,陈大元.
哺乳动物胚胎分割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J].生理科学进展,2002,33(3):205-208.
[17]
初振辉 秦鹏春.
哺乳动物嵌合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J].生物技术,1994,4(2):1-6.
[18]
尤放,王美莲.
疟疾疫苗研究进展及前景
[J].微生物学杂志,2019(1):101-108.
[19]
陈静雯,张丽.
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及应用前景
[J].生物学通报,2008,43(11).
[20]
岳峰,郭雪娜,何秀萍,张博润.
絮凝基因内衔接重复序列与酵母菌絮凝特性多样性及遗传稳定性
[J].生物工程学报,2013,29(7):871-879.
引证文献
引证文献 [0]
[1]
王进 刘慧霞 杨洋.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前景
[J].酿酒,2004,31(5):35-38.
[2]
胡维胜 汪东风 于丽娜 罗凯 钱盛烽 李伟.
用于准确评价酵母絮凝性能的新方法研究
[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3):64-67.
[3]
张通 秦培勇 等.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机理的研究概况
[J].生物技术,2001,11(3):37-41.
[4]
毛艳丽,闫永胜,刘瑞群,罗世田,邓月华,张育北.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产生菌的研究新进展
[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10):1616-1620.
[5]
康茹 张通 等.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2,21(2):98-102.
[6]
栾静,赵长新.
酵母提前絮凝的研究进展
[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2).
[7]
尚红岩.
甘蔗糖蜜酒精发酵过程酵母凝聚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J].甘蔗糖业,2005(3):43-45,51.
[8]
马放 张金凤 远立江 王微 王琴 王爱杰.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成分分析及其絮凝机理的研究
[J].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1491-1496.
[9]
吕宪峰 毛得奖.
啤酒酵母絮凝机理研究进展
[J].酿酒科技,2006(4):87-90.
[10]
刘洋,王浩绮,胡永红.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22(2):75-79.
[11]
张博润 陈蔚.
酵线菌絮凝的分型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J].微生物学报,1999,39(6):527-532.
[12]
黄晓东 李辉 李友明.
酵母菌在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应用
[J].净水技术,2004,23(4):32-34.
[13]
薛闯,赵心清,葛旭萌,袁文杰,白凤武.
锌离子对自絮凝酵母乙醇耐性和絮凝颗粒大小的影响
[J].化工学报,2008,59(10):2582-2588.
[14]
韩志新,赵晓祥,周正慧.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及应用
[J].环境科技,2006,19(Z2):149-151.
[15]
秦培勇,张通,陈翠仙.
微生物絮凝剂MBFTRJ21的絮凝机理
[J].环境科学,2004,25(3):69-72.
[16]
吴嘉,贾东晨,李小冬,万永虎,乔敏.
一株耐酒精酿酒酵母的絮凝性研究
[J].中国酿造,2012,31(3):25-27.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张博润; 任健; 刘玉方;. 酵母菌絮凝机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微生物学通报, 1996, 23(5):
复制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1991
下载次数:
2909
HTML阅读次数:
7
引用次数:
0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