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2025年4月16日 周三
Home
本刊首页
期刊介绍
刊物概况
收录情况
栏目设置
发表周期
读者对象
联系我们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投稿方式
征稿范围与栏目介绍
书写要求
测序类论文要求
数据汇交
增强出版附加材料
实验伦理要求
文章的署名
关于版权
发表费及稿费
重复度检测
审稿程序及提前发表
Conflicts of interest
Ethics statement
Informed Consent
Statement of Human and Animal Rights
常见问题
文件下载
广告服务
期刊订阅
English
Email Alert
首页
>
过刊浏览
>
1994年第21卷第1期
>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毒蘑菇毒素及其毒性机理
DOI:
CSTR:
作者:
丁彦怀;
丁彦怀;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20]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丁彦怀,.
毒蘑菇毒素及其毒性机理
[J].微生物学通报,1994,21(1):62-63,57.
[2]
廖祥儒.
植物光毒素作用机理
[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5,22(5):420-422.
[3]
张杭君,吴玉环,赵晶,邵建忠.
节球藻毒素对草鱼淋巴细胞凋亡毒性效应及机理
[J].生态学杂志,2013,24(10):2977-2982.
[4]
包海鹰.
毒蘑菇家族
[J].人与生物圈,2003(6):76-80.
[5]
张鹏,李海霞,刘艳成,王文锋.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光化学性质及其光敏毒性机理
[J].生物物理学报,2010(11).
[6]
图力古尔,包海鹰,李玉.
中国毒蘑菇名录
[J].菌物学报,2014,33(3):517-548.
[7]
徐立红 陈国胜.
微囊藻毒素对鱼肝的毒性效应
[J].水生生物学报,1998,22(4):378-379.
[8]
隗黎丽.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毒性效应
[J].生态学报,2010,30(12):3304-3310.
[9]
郑吉宏.
野生毒蘑菇识别法
[J].生物学杂志,1994(6).
[10]
赵友春.
毒蘑菇的经济价值
[J].生物学杂志,1991(3).
[11]
毒蘑菇的组学研究
[J].菌物学报
[12]
孟锐奇,朱平,姚湘燕,马丛林,郭学军,冯书章,刘仔.
LRH-PE40重组毒素的高效表达及其特异性细胞毒性
[J].生物技术通讯,1997(Z1).
[13]
焦永军,曾晓燕,郭喜玲,史智扬,冯振卿,汪华.
单克隆抗体S2C4对2型志贺毒素及其亚型毒性的中和作用
[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36(6):736-742.
[14]
邓旺秋,李泰辉,宋斌,何洁仪,毛新武.
广东已知毒蘑菇种类
[J].菌物研究,2005,3(1):7-12.
[15]
刘淑艳,孙晓飞,周宇晨,万超,丁健,蒋丹.
贝类毒素体外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10).
[16]
主歌风,程书钧,李铭新.
T-2毒素遗传毒性作用的初步研究
[J].分子细胞生物学报,1987(2).
[17]
金丽娜,徐小清.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J].水生生物学报,2003,27(6):644-647.
[18]
任荆蕾,图力古尔.
吉林省毒蘑菇资源调查
[J].菌物研究,2016(2):86-95.
[19]
叶冠琛,王一如,徐立红.
微囊藻毒素对多种靶器官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9(6).
[20]
李效宇,刘永定,宋立荣,乔志刚.
鲤肝细胞抗氧化系统对微囊藻毒素毒性的反应
[J].水生生物学报,2003,27(5):472-475.
引证文献
引证文献 [0]
[1]
祁金玉 宋瑞清.
毒蘑菇菌株及毒素粗提液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生长的影响
[J].林业科技,2006,31(3):20-23.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丁彦怀;. 毒蘑菇毒素及其毒性机理[J]. 微生物学通报, 1994, 21(1):
复制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1743
下载次数:
2361
HTML阅读次数:
7
引用次数:
0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