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赤霉素及竹红菌甲素荧光量子产率的常量化区域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通过对赤毒素、竹红菌甲素及苯酚量子产率的测定与比较发现,这三种荧光化合物都具有一个相对于激发波长的量子产率的稳定区域。尽管它们具有多个激发峰,但不同激发峰所激发的荧光量子产率差别较小。竹红菌甲素在室温放置一个月,690nm荧光光谱有明显的改变。以上结果提示在测定未知荧光化合物的量子产率时,被测溶液的散射较强,同时荧光物的激发与发射波长彼此相接近。量子产率较弱时,可以在最大激发峰的蓝移方向上选择激发波长来避免散射光的干扰,提高量子产率测定的准确度。竹红菌甲素在690nm的荧光肩峰,可能是分子空间结构上容易发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徐军; 赫荣乔;. 赤霉素及竹红菌甲素荧光量子产率的常量化区域[J]. 微生物学通报, 1992, 19(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2040
  • 下载次数: 2913
  • HTML阅读次数: 8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