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腋毛杆菌与微小棒状杆菌和微小诺卡氏菌的鉴别研究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报告腋毛癣病原菌在我国首次分离成功。从487例腋毛癣患者病毛中检出病原菌489株,检出率为38.8%。从形态学、生长条件、生化反应、免疫试验和菌体成份等方面,将该菌与微小棒状杆菌和微小诺卡氏菌进行了鉴别研究。三种细菌有明显差别,将腋毛癣病原菌暂命名为腋毛杆菌。目前,国际上对腋毛癣(感染)的病原菌报道不一致,较多学者认为是微小棒状杆菌或微小诺卡氏菌。我们根据初步的研究认为,我国南方人所感染的腋毛杆菌不属于这两种菌,而是另一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马复先; 蔡瑞康; 高继台; 周方; 李俐;. 腋毛杆菌与微小棒状杆菌和微小诺卡氏菌的鉴别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1988, 15(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886
  • 下载次数: 2153
  • HTML阅读次数: 7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