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2025年4月26日 周六
Home
本刊首页
期刊介绍
刊物概况
收录情况
栏目设置
发表周期
读者对象
联系我们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投稿方式
征稿范围与栏目介绍
书写要求
测序类论文要求
数据汇交
增强出版附加材料
实验伦理要求
文章的署名
关于版权
发表费及稿费
重复度检测
审稿程序及提前发表
Conflicts of interest
Ethics statement
Informed Consent
Statement of Human and Animal Rights
常见问题
文件下载
广告服务
期刊订阅
English
Email Alert
首页
>
过刊浏览
>
1978年第5卷第6期
>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土壤微生物学研究中的直接法
DOI:
CSTR:
作者:
丁鑑;
丁鑑;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20]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丁鑑,.
土壤微生物学研究中的直接法
[J].微生物学通报,1978,5(6).
[2]
李钦,.
电子计算机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J].微生物学通报,1979,6(1).
[3]
钱存柔,.
微生物学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J].微生物学通报,1981,8(2).
[4]
贺凤鹏,曾文静,王曌迪,曾辉,王娓.
温带草原退化对土壤剖面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3):702-711.
[5]
周宁一.
创新发展中的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研究
[J].微生物学通报,2017,44(7):1511-1512.
[6]
段君英,代祥鹏.
印度土壤微生物学研究概况
[J].微生物学杂志,1981(1).
[7]
许光辉.
英国土壤微生物学研究概况
[J].微生物学杂志,1981(2).
[8]
宋亚军,杨瑞馥.
微生物学研究中的软电离质谱技术
[J].生物技术通讯,2000,11(1):39-44,53.
[9]
饶志明,张荣珍,王正祥,方慧英,诸葛健.
基因芯片技术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23(8):61-65.
[10]
周世航,张卓然.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J].微生物与感染,2006,1(1):40-44.
[11]
宋亚军,杨瑞馥.
DNA芯片技术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J].生物技术通讯,2003,14(1):77-81.
[12]
王书锦,胡江春,张宪武.
新世纪中国土壤微生物学的展望
[J].微生物学杂志,2002,22(1):36-39.
[13]
杜琼,孔维宝,汪洋,李亚静.
微生物学研究中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
[J].生物学通报,2014(8):58-62.
[14]
周丽霞,丁明懋.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对土壤健康的指示作用
[J].生物多样性,2007,15(2):162-171.
[15]
桂芳,张卓然.
PCR-SSCP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J].微生物学杂志,2005,25(1):89-93.
[16]
王修垣,田新玉,王先极.
燃料油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学研究
[J].生态学报,1981,1(4):307-314.
[17]
徐一兰,唐海明,肖小平,郭立君,李微艳,孙继民.
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生态学报,2016,36(18):5847-5855.
[18]
范适,杨宁.
亚热带5个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学性质比较
[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6,24(6):635-641.
[19]
胡亚林,汪思龙,黄宇,于小军.
凋落物化学组成对土壤微生物学性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生态学报,2005,25(10):2662-2668.
[20]
杨喜田,宁国华,董惠英,李有.
太行山区不同植被群落土壤微生物学特征变化
[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761-1764.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丁鑑;. 土壤微生物学研究中的直接法[J]. 微生物学通报, 1978, 5(6):
复制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下载次数:
HTML阅读次数:
引用次数: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