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2025年4月7日 周一
Home
本刊首页
期刊介绍
刊物概况
收录情况
栏目设置
发表周期
读者对象
联系我们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投稿方式
征稿范围与栏目介绍
书写要求
测序类论文要求
数据汇交
增强出版附加材料
实验伦理要求
文章的署名
关于版权
发表费及稿费
重复度检测
审稿程序及提前发表
Conflicts of interest
Ethics statement
Informed Consent
Statement of Human and Animal Rights
常见问题
文件下载
广告服务
期刊订阅
English
Email Alert
首页
>
过刊浏览
>
1976年第3卷第2期
>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从一只黄鼠狼体内分离出两型钩端螺旋体的报告
DOI:
CSTR:
作者: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期刊界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20]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从一只黄鼠狼体内分离出两型钩端螺旋体的报告
[J].微生物学通报
[2]
彭魁杰,.
一种新的钩端螺旋体保护液
[J].微生物学通报,1987,14(4).
[3]
秦进才,王岳竹,蒲丛,高吉元.
河南省分离发现纳姆型钩端螺旋体
[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7(4).
[4]
吴子贵 李群.
湖南省首次检出赛罗群棉兰型钩端螺旋体地方株的报告
[J].湖南微生物学通讯,1990(1):24-25.
[5]
温玉欣艾承绪,张永国李德荣徐在海,邱贵城李得友史志学,赵建华陈忠权.
从莱姆病患者血液分离出螺旋体
[J].微生物学报,1988,28(3).
[6]
郭晓奎.
钩端螺旋体的研究进展
[J].微生物与感染,2005,28(6):1-2,16.
[7]
张方正龙沛然,孟佩云王俊杰 胡孟周.
波摩那群昆明型钩端螺旋体的鉴定
[J].微生物学报,1987,27(1).
[8]
阿久泽 祁世英.
犬钩端螺旋体抗体的调查
[J].国外特种经济动植物,1990(4):30-32,44.
[9]
万成松 张文炳.
钩端螺旋体的几种检测方法
[J].生物学杂志,1998,15(3):24-25.
[10]
张方正周朝益,王秀英.
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的两个新血清型
[J].微生物学报,1988,28(2).
[11]
周邦靖.
天花粉对钩端螺旋体生长的促进作用
[J].微生物学杂志,1986(2).
[12]
于恩庶 吴熙仪.
两型钩端螺旋体在机体内外相互关系的研究II.两型同时感染的研究
[J].微生物学报,1965,5(1).
[13]
陈菊香,肖丽文,陈世洪,陈正煊.
从肝脓肿浓液分离出克柔氏念珠菌一例报告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0(2).
[14]
范薇,杨敬,隋丽华,战大伟,贺争鸣,孙岩松.
波摩那型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LipL32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
[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4,12(1):14-17.
[15]
陶涛,郭仁荣,金崇俭,卞茂红.
从婴儿泻便中分离出一株国内罕见的莱菜纳斯沙门氏菌的报告
[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1(3).
[16]
武素怀 姜淑贤.
钩端螺旋体内毒素的研究:Ⅴ,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钩端螺旋体...
[J].微生物学报,1989,29(5):390-393.
[17]
于恩庶吴熙仪,李德芬.
两型钧端螺旋体在机体内外相互关系的研究I.钧端螺旋体型间的拮抗现象
[J].微生物学报,1965,5(1).
[18]
武素怀姜淑贤,王焕芹聂第楷 朱桂风.
钩端螺旋体内毒素的研究V.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钧端螺旋体释放脂多糖的作用
[J].微生物学报,1989,29(5).
[19]
鲍行豪 顾全明.
钩端螺旋体炭凝集试验的研究V.炭凝集试验应用于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诊断
[J].微生物学报,1977,17(2).
[20]
鲍行豪 顾全明.
钩端螺旋体炭凝集试验的研究III.钩端螺旋体炭抗原制备方法
[J].微生物学报,1974,14(2).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 从一只黄鼠狼体内分离出两型钩端螺旋体的报告[J]. 微生物学通报, 1976, 3(2):
复制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下载次数:
HTML阅读次数:
引用次数: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